王芳 李國浩
1研究背景
商業信用是企業之間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由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的企業(供應商)向購買產品或接受服務的企業(客戶)提供的信用,是購買方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通過使用商業信用,企業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資金循環與周轉更加流暢,資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廣泛使用商業信用既能夠幫助微觀企業發展,還能夠促進市場的繁榮。商業信用的使用記錄可以追溯到中世紀乃至先秦時期,足以說明商業信用在企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對于企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同樣也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在1960年開始對其進行系統的探索和研究。商業信用融資是以購銷關系和供應鏈上下游的信任為基礎,通過無抵押的債務契約帶來的自由現金流量。目前,我國資本市場較西方國家不甚發達,但是發展較快,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導,企業融資方式主要是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很多企業存在較強的融資約束,無法從正式渠道獲得所需的資金,轉而依靠供應商的商業信用融資謀求發展。商業信用融資作為一種短期外部融資來源,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現有研究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和信號傳遞理論,從企業規模、成長性、遺產流動性等特點、供應商關系、內部控制治理環境、企業財務狀況、外部市場環境等多個視角揭示了公司商業信用融資能力的影響因素,但是卻忽視了公司經營戰略選擇對于商業信用融資的影響。近年來,會計與戰略結合研究趨勢上升,為商業信用融資影響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多元化經營作為企業增收和擴張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備受矚目和爭議,學術界對于它的研究沒有一致的結論。多元化溢價觀認為,多元化經營可以分散企業的經營風險以及形成有效的內部市場。另一方面,多元化折價觀認為,多元化經營的復雜程度高,會增加企業管理上的難度,各個細分板塊的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代理沖突會增多,信息不對稱程度也會加大,那么企業多元化經營程度對于商業信用融資會有具有怎樣的影響呢?本文認為多元化程度的提高會降低企業的商業信用融資,即多元化經營對商業信用融資產生的負面效應高于正面效應,整體表現為商業信用融資的下降。
2研究內容
多元化企業涉足多個行業,不同行業的生產要素配置、組織管理架構、發展戰略之間存在差異,企業組織結構和運營過程的復雜性和不透明程度增加,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也會受到影響,導致了企業運營效率的下降和管理成本的提高,非相關多元化的情況尤甚。投資者了解和掌握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將變得更加困難,增加了信息不對稱程度,影響信息傳遞的效率。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通常有著更為復雜的組織結構,加劇了企業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與專業化經營的企業相比,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存在著更大的預測偏差(Qian,2002)。一方面,多元化經營增加了管理者收集分析信息的難度成本,以及總部與各分部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得企業真實的經營和財務狀況難以被準確地評估;另一方面,多元化經營會降低管理者與外部市場參與者溝通的數量和質量,加劇管理者與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Lien&Li,2013)。由于多元化經營增加了外部利益相關者獲取各部門信息的難度,使其無法準確把握各單位的經營狀況,商業信用提供方不敢輕易提出寬松的信貸決策,這無疑會影響企業獲取更多的商業信用融資。
與專一化經營相比,多元化經營企業由于組織復雜性導致更多內部成本和代理問題(張宏亮,2012),基于委托代理理論的觀點,經理人往往通過過度投資的方式擴大企業規模和經營領域以改善自身權力威望、提高薪酬水平、穩固內部地位,這種過度投資的行為自然會誘發高昂的代理成本,損害股東權益并降低公司價值。換言之,多元化戰略是管理層代理問題的直接體現(曹向等,2019),企業代理問題引致“尋租”、濫用自由現金流、過度投資等(王峰娟和鄒存良,2009),致使企業代理成本增加和會計信息質量失真,張俊生和曾亞敏(2010)認為由于多元化經營的復雜程度較高,更有動機實施應急盈余管理,造成較低市場價值與較高報告業績背離的“矛盾”現象。因此從折價角度來看,企業多元化經營會增加代理成本和經營成本,增加經營風險,降低企業價值。
綜上,公司多元化經營導致了公司經營業務及其環境更為復雜,復雜的經營業務環境又拉高了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信息不對稱程度,誘升了管理層道德風險,加深了公司的代理問題,進而給企業業績和會計信息質量造成負面影響。商業信用提供方會充分利用商業信用需求方提供的財務報告信息,對其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做出合理判斷,進而決定不授予或者少授予商業信用融資規模。
俗話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面”,多元化經營就是企業踐行風險防范的一種戰略,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涉足不同行業,多元化經營的興起也引發了學者的研究興趣,其中大量的研究成果大多與多元化與公司績效、公司融資難度、公司投資效率以及公司治理等會計研究的熱點有關,而且研究的視角總體上來說聚焦于公司多元化經營效率對公司自身價值的影響這一核心問題。目前關于多元化經營的研究仍有爭議,雖然多元化經營涉及多個行業,減少了單一行業的經營風險,對于企業擴張、規模化生產等具有促進作用;但是也不能忽略多元化經營戰略因涉足多個行業,其組織結構以及業務復雜度勢必也會增加,增加了企業的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對稱。由于多元化經營的不確定性,可見其對于商業信用融資可能具有負向效應大于正向效應。
3研究意義
(1)有助于全面認識多元化經營的積極意義:多元化經營戰略已經成為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經營戰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戰略都是完美無缺的,在梳理現有文獻時發現對于多元化經營存在兩種聲音,多元化戰略對于企業存在折價效益和溢價效應。結合中國資本市場,探討企業多元化經營對商業信用融資有怎樣的影響,可以更加深入、全面的認識到多元化經營的影響,減少多元化經營復雜度,找準自己的定位,提高公司的資源運營效率,對于公司的發展具有實踐意義。
(2)有助于從公司戰略角度促進商業信用融資的管理:商業信用不僅是企業擴大銷售,實現利潤最大化的行為,更是企業替代性融資方式的一種,充分認識商業信用融資的影響因素,合理規劃企業商業信用融資行為,滿足企業短期融資需求,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3)豐富了多元化經營和商業信用融資的研究視角
前關于多元化經營的研究仍有爭議,本文認為,多元化經營戰略因涉足多個行業,其組織結構以及業務復雜度勢必也會增加,增加了企業的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對稱。這一領域的研究少有關于多元化經營對于企業商業信用融資的影響,由于多元化經營的不確定性,可見其對于商業信用融資可能具有正向或者負向的效應,值得進一步研究。
商業信用融資是指企業之間在買賣商品時,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借貸活動,是經濟活動中最普遍的債權債務關系。基于我國獨特的制度背景,以及當前資本市場發展較不完善,雖然銀行信貸成為主要的融資方式之一,但是仍然存在企業融資難,渠道少的問題,商業信用融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并且促進經濟發展。商業信用融資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目前關于該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部宏觀政策和內部微觀因素,缺乏從企業多元化經營出發去考量對于商業信用的影響。
作者簡介
王芳,1995,女,漢族,內蒙古正鑲白旗,碩士研究生,東北財經大學,資本市場財務會計研究。
李國浩,1996,漢族,河北省黃驊市,碩士研究生,內蒙古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