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瑜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社會觀念的發展,傳統的家庭結構發生了變化。養老院和各種養老機構已成為老年人養老的主要場所。這種地方的建筑設計不是獨立的。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老年人居住的舒適性,方便老年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保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中。現代住宅的設計不僅要考慮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和日常生活功能的保護,還要考慮老年人的環境因素和心理發展特點。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智能家居可以實現老年人的自理。
關鍵詞:住宅建筑;適老化設計;居家養老
0引言
近年來,在建筑業現代化的進程中,傳統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需要,尤其是隨著住宅建筑的逐年增多。要使住宅建筑滿足各種使用需求,設計師應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住宅建筑的老化設計,使其在整個使用壽命周期內具有良好的適用性。目前,許多住宅建筑在老化設計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在發展過程中,要采用先進的設計理念,不斷提高老齡化設計水平。
1住宅建筑適老化的設計理念
居家養老是20世紀90年代在德國提出的一種非常典型的居家養老模式。它是以居住功能為主,醫療等功能為輔的居住模式。首先,它注重普通老年人在居住區可以獨立生活的理念,非常注重老年人生活的舒適性,在設計上致力于幫助老年人健康自由地生活。以無障礙設計和小規模設計為基本準則。同時,要注重環境協調的理念。注重城市設計規劃與社區的協調,將社區與社會網絡相結合,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設施和服務。
無障礙設計是指公共設計中,專門為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提供安全通道和方便使用的服務設施。它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公共空間既能滿足行為和活動不便人群的使用需求,又能保證他們的安全和便利,使他們享受到人性化、舒適的公共環境。這種設計理念也被用于住宅建筑的建造或改造中,以使其適合老化。
2住宅建筑適老化的設計原則
2.1安全原則
養老建筑的設計要嚴格按照安全的原則進行,建設項目的安全性和實用性將是首要目標。在設計老年建筑時,設計者應充分考慮安全性和安全性問題。例如,浴室設計應采用優質防滑材料,并根據
老年人群體的特點是在室內設置安全扶手,方便老年人正常使用。
2.2減少障礙的原則
老年人受自身年齡和身體狀況的影響,難免會出現行動不便、不能自理的問題。此外,老年人往往喜歡獨立的空間。因此,設計師應充分發揮老齡化設計理念的優勢,減少住宅設計中的障礙,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行動能力設計臺階的數量,合理控制臺階的坡度,為老年人的日常活動和娛樂種植多樣化的綠色植物。
2.3尊重老年人需要的原則
設計師在進行老建筑設計工作時,必須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利益和建筑物的安全,嚴格遵循老齡化原則的要求,把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的活動區作為首要目標。
3住宅建筑適老化設計的相關思考
3.1交通空間通用優化
在居住建筑的老齡化設計中,要滿足無障礙設計的實際需要,就需要優化居住建筑的交通空間。交通系統是居住建筑的主要功能空間,其設計效果直接影響到人們出行的便利性。在對老年人進行無障礙設計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計:(1)無障礙性,這就要求老年人在交通空間的規劃上具有無障礙性(2)實用性,保證老年人在交通空間使用上的便利性。在傳統的無障礙設計的概念下,重點是無障礙性,缺乏可用性設計。在住宅建筑交通空間設計中,設計師往往注重無障礙性,而沒有考慮老年人出行的方便性和靈活性。在交通空間優化設計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在高端住宅交通空間設計過程中,必須結合老年人的活動,加強人性化設施的設計,如入口臺階、樓梯坡度的設計,我們需要適當地整合設計坡度減緩,兩側應設計扶手,為老年人提供方便(2)在優化一般居住建筑的交通空間時,應遵循開放式設計要求,并預留安裝養老設施的空間。
3.2公共傳播空間的開放延伸
公共交往空間的科學設置可以極大地提高居住建筑的居住質量,是重要的功能區。如果能科學地在每棟住宅樓中設置公共交往空間,就能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使老年人能夠利用公共交往空間開展各種休閑娛樂活動,保持身心健康,通過參與各種活動,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歸屬感,形成和諧友好的鄰里關系。在公共交往空間中,通常存在隱私性與開放性的差異,包括居住區、交通區和集中開放區。附近的住宅區主要是入口空間和私人庭院。這些區域是住宅建筑的延伸區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從開放空間到私人空間的過渡區域,可以作為鄰里交往的場所。(2)交通區域屬于公共區域。在這個地區,鄰居之間的交流非常頻繁。因此,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擴大這一領域的范圍。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還可以設置通訊區和休息區,為老年人提供方便。(3)集中開放區有很多活動。在老化設計過程中,專業設計師可以直接使用住宅的首層門廳或架空層。當然,他們也可以設計在室外空間,如庭院和天井。他們可以通過安裝座椅、健身器材和其他設施來改善公共基礎設施。
在滿足老年人日常活動的需要后,設計也應考慮到社區老年人的休息、放松、娛樂和健身的需要。在社區公共活動場地的設計上,最好將場地規劃成一個大的規則形狀,方便老年人進行斷路和舞蹈活動。四周設有帶靠背的長凳,方便老人休息和交流。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配置一些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器材。如果社區有游泳池或噴泉,最好在周圍設置護欄,方便老人安全觀賞。
3.3居住空間密集,適應性強
室內空間是居住建筑的核心組成部分。如果能在老齡化設計中全面提高設計效果,可以使居住建筑更加方便靈活。老年人在各種生活活動中往往依靠不同的輔助工具,其中有些輔助工具比較大。因此,如果居住空間條件足夠大,可以在居住空間設計中盡可能擴大其空間尺度。但在拓展其空間尺度的過程中,不應過分追求長寬的延伸,而應根據老年人的需求
現實生活中,要進行相應的設計優化:首先,根據居住空間的功能特點,設計師需要協調好每個居住空間的比例,通過這一份昂視來進行套內空間的優化,例如,可以適當縮小二居室、書房的空間尺寸,其次,加強設計的一體化,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需要遵循集約化設計的要求,在這一理念下繼續進行合理的結構選型,使之有相關的空間比如客廳、廚房、餐廳等,都可以建一體化的空間。最后,空間優化應始終保持靈活性和適應性的設計要求,老齡化設計應注重為老年人提供方便舒適的居住環境。
在客廳設計上,為方便老人的日常接待、休閑娛樂,客廳短邊寬度應為3.6米或以上,以保證通風順暢。在臥室設計中,考慮到老年人睡眠質量差,應保證良好的外部環境,并制定降噪措施。同時,為方便老人夜間起床,應在臥室內設置獨立浴室或安排衛生間旁邊的老年臥室。衛生間是老年人意外傷害的高發部位,因此衛生間的設計是住宅老化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衛生間的地面受潮概率很大,必須有防滑設計,比如用防滑地板,鋪防滑墊等。同時,扶手設計在一些重要位置,如浴室和衛生間旁。為方便老人在廁所跌倒受傷后的搶救行動,應將衛生間門設置為向外打開,以確保緊急情況下,門能以最快的速度打開。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行為特點進行設計。
4結論
總之,住宅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工作時,必須將適宜老齡化的設計理念融入到建筑住宅的設計工作中,深入分析和研究老年人的生活和生活需求,進而設計出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住宅建筑設計方案,從而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養老環境和良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張鋒 . 現代住宅的適老化設計及改造 [J]. 住宅與房地產,2019(15):26–27.
[2] 萬偉 . 淺談住宅建筑適老化設計 [J]. 建材與裝飾,2019(5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