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波




摘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發展,建筑設計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幼兒園作為中國幼兒教育的第一個服務平臺,在當代中國幼兒心理教育和技能訓練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目前,不少房地產開發商在住宅小區規劃幼兒園設計。因此,幼兒園建筑設計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為嬰幼兒提供了一個舒適、良好的學習環境。它既是家長和幼兒園工作者的需求,也是建筑設計工作者的重點研究課題。本文主要介紹了幼兒園建筑設計的理念,并根據幼兒園在建筑設計方面的要求,提出了更加科學合理的建議,從而更好地體現建筑設計在當代幼兒園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幼兒園;規劃布局;建筑設計;立面造型
1幼兒園建筑設計理念
近年來,兒童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教育的發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幼兒園課堂建筑設計環境教育是引導幼兒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活動場所。也是引導幼兒在幼兒園生活的主要部分。因此,對于家庭幼兒園的建筑設計師來說,有必要將科學的建筑設計理念與實際發展相結合,設計開發一套符合我國現代家庭兒童早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建筑設計方案。
2幼兒園建筑設計研究
2.1幼兒園概況
某幼兒園位于一個城市的商務中心區。共分9個班,共3層,建筑高度12.5米,總建筑面積2491.08平方米。項目用地為“刀柄”型。結合周邊環境,幼兒園整體布局采用中心布局模式。建筑主體占據項目用地的中心位置。建筑主體被具有不同功能的戶外活動空間所包圍,如輪班活動空間和公共活動空間。建筑主體采用分散組合的兒童生活單元。建筑的最佳朝向(主體南側)是分配各階層的居住單元。大樓東側設有服務管理室和主樓出入口大廳。供應室位于主樓北側。這種布局方式能使兒童客廳獲得充足的日照(冬至3小時),良好的通風條件,形成活潑動感的建筑形式和無干擾的戶外活動場所。業主的要求是建設一個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外形美觀的幼兒園,接納更多的孩子。
2.2規劃設計
2.2.1總體規劃
幼兒園總體布局的基本構成包括:建筑、室外操場用地、綠地、道路用地、場地主要出入口。
幼兒園布局模式如下:
1)探索中央布局新格局。幼兒園的主體建筑占據了整個活動場地的全部核心,不同的多功能戶外活動空間環繞著整個建筑的主體。
2)環繞布局模式。建筑圍繞場地布置,中心構成幼兒園室外活動場地。
3)南北軸布局管理模式。幼兒園建筑主要占據活動場地北面,戶外活動中心建筑占據活動場地南面。
4)完善東西軸布局管理模式。幼兒園建筑一般布置在活動場地的東側或西側,戶外兒童活動中心建筑布置在活動場地的另一側。
5)對角線布局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主建筑應以“L”形布置在土地的西北角,而室外運動場應布置在土地的東南角。見圖1
2.2.2交通規劃
由于幼兒的生理特點,幼兒園建筑與其他建筑有著不同的交通流線和人員流線。如何分配這些流線之間的關系,使它們之間不相互干擾,已成為幼兒園建筑交通規劃的重點研究方向。
幼兒園的交通流線主要包括:員工流線、家長接送流線和物流流線。其中,家長接送流線和物流流線是幼兒園交通規劃要考慮的主要內容。
在實際情況中,場地一側僅面向市政道路,幼兒園只能在東側城市支部四路設置主出入口。幼兒園可充分利用建設后道紅線的規劃控制條件,在出入口附近設置接送空間,為等候接送的家長提供接送等候區,同時,緩解高峰期兒童轉移對城市道路交通造成的壓力,同時作為城市交通與城市交通之間的緩沖空間,也能為兒童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幼兒園正門與畢節師范學院新校區東側正門分開設置,避免了流線混亂,便于獨立管理。幼兒園用地西側緊鄰畢節幼兒園師范學院新校區主干道。為便于與全校后勤統一調配,縮短后勤流線,避免對全校交通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在場地西側設置幼兒園后勤服務進出口。
2.2.3活動場地規劃
幼兒園建筑是一座獨特的幼兒園建筑,適合3-6歲的孩子。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嚴格的空間面積限制。必須有足夠的空間為孩子們的“活躍”天性提供戶外活動。根據《托兒所和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本項目每班幼兒園之間應設置一個專為整個幼兒園設計的戶外活動訓練場地。場地面積不小于60平方米。活動訓練場地之間的圍擋應及時隔離;每班幼兒園應設置一個完整的幼兒園戶外活動訓練場,面積不少于990平方米。
在本案例中,部分活動場地位于項目用地南側,背靠擋土墻,阻隔城市噪音,有效利用地形高差進行戶外活動空間設計。幼兒園采取將建筑內部延伸到室外空間的方式,模糊室內外空間的界限,將位于一樓的班級每個班級的活動場地布置在一樓每個班級活動單元的南側,形成一個連續的空間。其余類別位于項目用地北部。
2.3幼兒園建筑設計平面布局與空間
幼兒園建筑的整體內部空間可分為兒童起居室和衛生服務室。幼兒園客廳主要包括兒童活動室、宿舍、衛生間、衣帽間、音響、健身房、活動室等。供應室的功能包括:客廳、廚房、洗衣房等,作為一種新型的建筑設計,內部空間的整體布局和裝修工藝設計是最重要的問題。無論是內部平面空間布局都可以平滑無干涉。客廳和客房服務室應完全分開,并設置單獨的出入口。
活動室、宿舍和衣帽間應連接在一起。同時,廁所應靠近活動室和宿舍。活動室應靠近客廳。服務室應將醫務室、晨檢室、隔離室放在一起,辦公室、員工衛生間、會議室放在一起。供應室應形成一個單元,廚房、食品加工室和儲藏室應形成一個單元,以方便服務人員就近獲取材料。
例如,圖2顯示了幼兒園環境的更合理設計。一般來說,由于室內照明要求好,兒童戶外活動室和學生宿舍需布置在南部或西北東南部;對于室內日照時間需求較小的能源供應室,可布置朝北,同時應滿足室內通風良好的要求。這種幼兒園式設計將各種活動功能與室內走廊連接起來,中間兩側設置室內活動庭院。這種整體空間布局,能讓主人有自然流暢的整體感受,豐富其室內空間,改善客廳走廊等空間的自然照明,使整個幼兒園的生活環境更加寬敞舒適。
2.3.1生活單元
(1)生活用房
活動室和單人房的使用面積一般要求為50平方米,但臥室綜合廚房的使用面積可按臥室總面積的80%計算。全日制民辦幼兒園的學生活動室、宿舍、診所、衣帽間等設施,應當由獨立的公共生活服務單位設計組成。圖3顯示了常見的生活用房設計模式。
(2)衛生間
區域內不嚴格要求但需滿足規范要求的衛生潔具數量。
(3)語音活動室
按幼兒園規模,分為大150米、中120米、小90m。活動室應該靠近客廳。
(4)服務室
服務室包括門診、晨檢室、隔離室、教職員室工作廁所,值班室。在人口主要區域設置值班室,設置值班室的門應該設置為一個大玻璃窗。診所應設置在晨檢室附近,與兒童室有適當距離。
(5)廚房
幼兒園廚房設計時大多不合理,主要因為不滿足廚房使用流程及缺少必要的房間。廚房內流程應為人口→更衣→粗加工→倉庫→加工間→配餐→洗消間。幼兒園為樓房時宜設小型垂直食品提升機。廚房區域應為完整相對獨立區域,和生活用房分開,應有單獨出入口并設坡道方便卸貨。圖4為布置合理的廚房設計模式。
2.4幼兒園立面造型設計
眾所周知,幼兒園的建筑設計明顯不同于其他社會建筑。幼兒園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場所,所以我們要充分關注孩子的成長和心靈,充滿樂趣和想象力。在幼兒園立面結構的規劃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周邊環境、外部光線和環境色彩的協調,從幼兒園立面造型方面看,幼兒園的整體建筑造型需要符合幼兒的特點,盡量避免設計風格呈現陳舊僵化的視覺感。更應該考慮的是,目前幼兒園建筑對空間印象有著獨特的理解和理解。孩子一進幼兒園,馬上就能看到這里是他們活動的地方。幼兒園室內照明的規劃也有一定的規定。比如《細則》明確提出音樂活動教室內窗建筑面積比例不應小于1:5,因此,今后幼兒園建筑設計和園區設計結構中,需要充分注意以上兩個方面。
2.5建筑安全設計
首先,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設計走廊、樓梯扶手、欄桿、臺階的凈寬,增加兒童專用扶手,代替門檻和彈簧門;其次,室內墻面應采用光滑易清潔的材料,所有有棱角的部位必須做成小圓角;設備的電氣安裝應高出地面一定高度,避免兒童接觸,特別是不上人屋頂的樓梯管理應加強。
3結論
孩子是祖國下一代的希望。幼兒園建筑在規劃布局上不僅要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還要注重室內外空間的營造、交往空間的構成和立面造型的雕琢,將幼兒園設計成真實的環境以兒童為本,舒適、安全、童心的建筑。
參考文獻
[1]李婷.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19)
[2]張計芳.幼兒園環境設計的益智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7
[3]李曉鷗.基于心理學的農村留守兒童幼兒園室內設計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