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妮
摘要:從自然、社會和企業管理三個方面探討了10kV配電網運行事故的成因,從自然災害預防、施工影響降低和企業日常監管三個方面探討了10kV配電網運行事故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10kV配電網;事故原因;預防措施
1 10千伏配電網運行事故原因分析
1.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對10kV配電網的影響包括雷擊、暴雨、暴雪、冰凍等。特別是強對流天氣,容易發生雷擊。正常情況下,10kV配電網運行路徑會比較長,部分地區環境比較空曠,更容易發生雷擊。閃電云中有很多負電荷。如果雷云長時間停留在運行線路上,導體中的正電荷會被雷擊傳遞到地面,對供電設備造成損壞。而10kV配電網的運行線路一旦遭受雷擊,就會損壞10kV配電網的運行設備,進而出現故障現象。雷擊對10kV配電網危害很大,損失也很嚴重。供電企業必須對此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減少雷擊造成的損害,維護供電設備的正常運行。暴雨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10kV配電網。當外界溫度較低時,冰雪覆蓋電箱和線路表面,將直接造成10kV配電網冰凍災害,造成10kV配電網運行事故。而且10kV配電網運行線路長,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潮濕的自然環境會加速腐敗,進而造成線路老化。因此,供電企業應加強設備和線路管理,確保線路正常運行。
1.2社會因素
目前,城市發展速度加快,城市和郊區的建設項目越來越多。許多建設項目會對10kV配電網造成一定的破壞,威脅10kV配電網的安全,影響供電質量。比如某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未能與供電企業協調,關鍵崗位未做標識,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未對關鍵崗位進行保護。項目建設會對10kV電纜造成一定的損壞,導致10kV配電網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影響整體供電質量。同時,事故會對工程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僅會耽誤工期,還會增加施工成本。據統計,約10%的10kV配電網受到社會和環境因素的威脅。此外,近年來,外力對電力設備造成的損壞不斷增加。供電企業要足夠重視社會因素,降低配電事故發生的概率。此外,城市人口相對密集,因車輛事故、廣告橫幅掉落、外墻脫落等原因造成的供電設備損耗逐年增加。還有一些盜竊、人為破壞等行為,不僅破壞供電設備,引發事故,還破壞了穩定的社會秩序。對此,供電企業應與相關部門建立聯系,相互配合,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1.3管理因素
企業經營管理的缺失也是導致10kV配電網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是企業檢查力度不夠,工作人員積極性不夠,檢查不規范,更有甚者只是敷衍了事。因此,檢查人員無法及時發現設備或線路的異常情況,無法將事故扼殺在萌芽狀態。此外,企業沒有規范員工管理。企業員工沒有明確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和工作規范流程,沒有建立完善的員工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因此,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沒有認真的態度和規范的操作,一旦發生事故,找不到相關負責人。另一方面,企業沒有對供電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一旦設備出現質量問題,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因此,企業應加強對設備采購、檢驗、維護和監控的監督。在一些企業,采購人員和管理人員工作能力較低,未能定期對設備進行管理,不僅會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還會導致事故的發生,影響供電系統的穩定運行。
2 10千伏配電網運行事故的預防措施
2.1預防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是造成10kV配電網運行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供電企業要做好自然災害的防范工作,工人需要定期檢查接地網,確保接地網的電阻值穩定保持在規定范圍內。一旦工人發現接地網電阻有問題,應采取合理措施進行調整。另外,10kV配電網運行時,一旦接地網運行不穩定,會影響礦井排水通道的暢通。因此,工作人員應每兩年檢查一次接地網的運行狀況,以確保接地網的正常運行。一旦10kV配電網長期使用,為了降低設備老化到正常運行的風險,工作人員需要將監測頻率提高到每年一次。為減少雷擊造成的危害,應及時在10kV配電網中安裝相應的避雷器,特別是在10kV配電網的關鍵部位,必須安裝避雷針,以保證10kV配電網運行時雷電泄放通道的穩定運行。雷雨天氣時,可通過雷電釋放通道將雷電引入大地,從而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在氣候條件惡劣的地區,為了充分發揮避雷器的作用,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高絕緣子的耐雷性,減少10kV配電網運行故障的發生。比如避雷器應選用金屬氧化物復合絕緣子,安裝在相對開闊的路段,附近不能有高樓,才能充分發揮其最大價值。此外,在暴雨、降雪、冰凍等惡劣天氣下,工作人員需要及時埋設裸露線路,盡可能避免拉線,完成避雷針的安裝,確保低溫環境下10kV配電網的正常運行。
2.2預防社會因素
電力設施配電網系統運行環境復雜,受建筑工程施工、交通道路工程施工等多種因素制約。因此,在項目實際施工前,施工企業必須與施工單位協調,確保各單位正常施工,減少外部施工對電力設施運行的影響。部分地區地下管線密集,被樹根環繞,應加強保護措施的落實,定期清理電力線路所在區域,確保線路運行安全。工人需要在線路所在區域設置警示標志,減少施工對配電網造成的危害。施工前,供電企業可與施工企業協調,了解施工現場配電線路分布情況,并在關鍵位置設置標志,提醒施工人員注意防護。供電企業可每隔20米在電纜設備上涂抹反光漆,確保夜間施工時施工人員能注意電纜設施的保護。此外,供電企業應加強對電纜設施的監控,嚴防被盜。工人可以在建筑設備中安裝防盜螺栓和報警器。一旦發生盜竊,設備會立即發出聲控警報。供電公司和相關部門也可以根據報警的具體位置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維護設備安全和企業經濟效益。國家需要加強對民眾的宣傳,在為偏遠地區的居民鋪設電力設備、提供電力服務的同時,打造供電、公安、居民三者之間的新型關系,為偏遠地區的民眾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國家和供電企業可以組織宣傳活動,幫助人們充分認識用電安全和配電系統的作用。也可安排專業維修人員定期對電源標識和線路進行檢查維修,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
2.3運行管理預防
供電企業應成立專業管理團隊,建立明確的檢查制度。管理者需要明確管理的內容、流程、要求、目標和頻次,按照規劃的路線對企業內部的設備和線路進行檢查和管理。在檢查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管理人員應在第一時間知道問題的原因,并判斷是否可以處理。如無法處理,應在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并申請技術援助,將事故影響降到最低。為保證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企業應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體系,將員工的日常工作分類納入評分標準。在日常工作中,員工必須嚴格遵守企業制定的工作標準,規范操作。員工操作不規范或工作失誤造成安全事故的,應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企業對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獎勵。此外,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幫助他們了解最新的技術創新,并定期對員工進行思想教育,幫助他們了解供電的意義,增強工作熱情。企業應組織員工定期對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員工應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工作。維護工作所需的維護模式和周期應根據設備的類型、頻率和使用說明書來確定。工人需要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消除設備運行中的安全隱患,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
3 結論
10kV配電網在運行過程中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供電企業應采取相應措施,減少不利因素對供電設施的危害。而且供電企業要對自己的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護,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促進設備的正常運行,提高配電網的運行能力和水平,從而保證行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賢磊,胡鵬.分析10kV配網運行事故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電氣技術與經濟,2020(05):38-39+52.
[2]馬強.10kV配網運行事件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企業技術開發,2019,38(08):103-104+113.
[3]佟明全.10kV配網運行事故事件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探討[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07):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