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現銘
摘要:伴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發展,5G被廣泛應用在通信系統中。5G通信基站耗電量較大,引入分布式供電(DG)單元能對其進行一定的電能補充,但DG單元易受氣象條件的影響,導致通信基站節能供電系統運行不穩定。為提高通信基站節能供電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提出了一種基于直流母線電壓信息自動切換的控制策略,所提控制策略能夠維持通信基站節能供電系統穩定運行,實現不間斷供電,為未來設計節能型5G通信基站供電系統提供了一定理論依據。
關鍵詞:5G;通信基站;節能;供電系統;控制策略
引言
5G具有“高帶寬、低延時、大接入”等特點和優勢,可在不同行業及領域進行應用,5G網絡更是實現將智能化建設向縱深推進的動力。但5G天線因高載波頻率與小覆蓋半徑等短板,要到達4G同等網絡覆蓋的目標,需大量增加站點密度。從能源的角度看,在5G時代運營商面臨的問題主要有:5G單站點的功耗大相比4G將大幅增長,例如多數商家運營商共享BBU宏站總功耗逼近30KW,據分析比較4G基站功耗增加約90%。其次,在5G大功率AAU拉遠供電場景中,線纜壓降過大導致線纜損耗過大,甚至部分遠端電壓低于設備工作電壓,導致AAU無法工作。為了滿足電力需求,市電擴容成本高、周期長。將嚴重影響5G部署節奏且大幅增加投資,大部分存量站址的開關電源、蓄電池、空調等需擴容改造,對現網基站改造要求高,投入高,改造難度大,改造工期不可控。同時大量的末梢站點將會被部署,整個網絡的功耗將呈倍數增長,建設成本大幅增加。運營商耗電量大,勢必要增加運維成本。由此可見,能源也是制約5G發展的關鍵之一,要進行迅速的部署5G網絡,就必須先解決能源供給問題。這對于供電系統的部署難度、能耗、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及運營等帶來新的挑戰。由于基站所在場景不同,現存量站資源均有差異,若要做到5G電能在部署上做到能源智能化,節能高效化,供電更高效,供電方案也需“一站一案”。
1基站電源系統及5G設備功耗
1.1基站電源系統組成
基站電源系統主要包含交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和接地系統三個部分。交流供電系統包含市電引入、移動油機、浪涌保護器、交流配電箱等。直流配電系統包含高頻開關組合電源,蓄電池等。
1.2典型5G設備功耗需求
5G設備功耗大幅度提高,對基站電力配套帶來了更大的挑戰。5G部署初期,設備形態以CU(集中單元)/DU(分布單元)合設方式進行建設,根據設備供應商提供的設備功耗,5G設備標稱功耗約是LTE(長期演進)標稱功耗的3倍。
2通信基站節能供電系統控制策略
2.1基站設備節能方案
針對移動通信基站中的設備,在節能過程中可以從如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對移動通信基站中的無線網絡進行規劃,盡量減少基站的數量,選擇的設備需要具有容量大、設備能耗量低的特點,降低擴容成本。第二,將功放技術的應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提高整個移動通信基站中的功放效率。第三,使用分布式的建設方法,減少設備中的饋線損耗情況。
目前,在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系統中,應用的節能技術主要包括如下兩種。第一,高效功放技術,其中包括Doherty技術、包絡跟蹤技術以及包絡消除技術等。在實際設備節能工作中應用范圍最廣的技術為Doherty技術,該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具有負載牽引力,保證均值放大器和峰值放大器在飽和狀態下,提升整個移動通信基站的功放效率。而將該技術與數字預失真技術相互結合,與傳統功放技術相比,能夠提升功放效率27%以上,生產難度較低,所占體積較小,可靠性高,使用成本低,因此該技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第二,分布式基站技術。該技術主要將基站分為兩部分,分別為基帶和射頻。這種方式能夠降低射頻產生的饋線損耗量。此外,該技術對使用環境的要求不高,不需要空調控制溫度,也不需要建設機房,因此應用成本也較低。在基站近端,可以將電源、傳輸系統以及監控系統安裝在一個機房內,保證移動通信基站中集中供電質量。這種方式能夠實現整個基站的集中供電,降低維護管理難度,適合大范圍應用。
2.2電源設備節能
2.2.1開關電源節能
采用開關電源智能休眠技術,通過基站高頻開關電源智能化控制技術,自動關閉冗余模塊使系統工作在最佳效率點,從而實現節能降耗。
2.2.2蓄電池節能
(1)蓄電池溫控柜。a.室內型恒溫電池柜。主要由柜體、電池架和空調構成,可控制柜內溫度在15-25℃范圍內。b.室外型恒溫電池柜。室外一體化電源蓄電池倉采用獨立溫控設計,使用TEC半導體空調進行溫度調節,為蓄電池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2)蓄電池地埋。蓄電池采用地埋方式可以防盜,也可減小室外高溫對電池壽命的影響,延長電池壽命。但電池地埋必須解決好防水、通風散熱、排氣等問題。
(3)鐵鋰電池。鐵鋰電池具有以下優點:循環壽命長;體積小重量輕;對環境無污染;適用于室外環境,工作環境溫度范圍要求較寬;安全性高;充電速度快。
2.3基站供電系統節能方案
移動通信基站中的供電系統主要負責給基站中的所有用電設備供電,為了降低其存在的能量損耗,可以將電源智能休眠技術應用其中,保證整流模式處于最佳狀態,減少其存在的帶載損耗以及空載損耗,從根本上實現供電系統的節能環保。此外,還可以將太陽能和風能等能源應用其中,替代原有的能源。這種方式能夠拓展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范圍,使其能夠在我國偏遠地區建設。
目前,移動通信基站供電系統中應用的節能技術為開關電源休眠技術,根據供電系統中電流的負荷情況,對整流模塊的工作進行有效調整,同時采用軟開關技術,實現工作整流模塊數量的自動調整。例如,整個供電系統的負荷量較小,則該部分模塊能夠處于休眠狀態,保證其他模塊的運行狀態,降低系統中出現的空載損耗情況,進而實現供電系統的有效節能。
在移動通信基站節能方案應用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方案設計的安全性,將機房溫度控制在10~35℃,空氣質量保持在B級以上。節能技術的應用需要保證多樣性和可行性,根據基站建設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節能技術,進而將節能技術的應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此外,經濟性也是節能措施制定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充分考慮網絡發展能力以及經濟情況,確定方案實施的投資回報,避免出現回報收益小于投資的情況。針對使用的技術展開評價,確定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有效性,保證最終節能措施在移動通信基站中的應用效果。
結語
由于5G在2020年以前以存量站點系統疊加為主,后期逐漸向桿站過渡做深覆蓋。因而5G電源部署,要充分考慮現網站點電源的擴容和改造場景,最大限度地利舊現網資源,簡化部署流程,降低能源投入。基于5G應用場景、網絡架構、設備演進、業務發展以及客戶需求,5G電源應具有取電多樣化、供電升壓化、配電精細化和智能運維化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 張寧,楊經緯,王毅,等.面向泛在電力物聯網的5G通信:技術原理與典型應用[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9,39(14):4015-4025.
[2] 吳華勇,王安林,顧華.5G供電解決方案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增刊1):1-3.
[3] 梁暉,姚利民.面向5G現網電源配套系統改造方案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6):181-184.
[4] 李杰.5G站點電源面臨的挑戰及解決方案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8):245-247.
[5] 支娜,張輝.直流微電網改進分級控制策略研究[J].高電壓技術,2016,42(4):1316-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