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措
中國農村面積巨大,農民數量較多,很多農民文化程度相對較低,思想觀念守舊,仍在使用傳統落后的種植方法,同時,由于農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導致農民無法及時接受先進的農業栽培技術。
1高產高效農業栽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農民種植思想和技術落后
農民無法學習并引進高效的農業栽培技術,就會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生產質量,部分地區的幼苗出苗率相對較低,致使農作物的產量直線下降。因此,相關農業生產部門應對農業生產者進行專業指導,改變他們落后的農業栽培和生產技術模式,積極引進高產高效的農業栽培和生產技術,促進農業經濟不斷發展。
1.2農業機械老化
農村閉塞的環境以及農民的守舊觀念,導致很多農民使用機械設備的積極性不高。除此之外,農村的大多數機械設備體積較大,在運輸生產過程中相對困難,加上很多農民在后期使用過程中,沒有對農業機械設備進行專業的維修保養,最后造成了農業機械設備無法正常使用,直接影響了高產高效農業栽培技術工作的有效開展。在實際耕種時,沒有使用農機設備來提高栽培速度,導致大量農業機械設備的重要零部件開始老化,嚴重制約了高產高效農業栽培技術的發展。
2加強高產高效農業栽培技術的措施
2.1促進傳統栽培理念更新
首先,傳統種植理念比較重視病蟲害防治,同時對施肥也十分重視。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田間管理,這不利于為農作物營造最佳的生長環境。同時,雖然目前的種植技術已經十分先進,但很多農民為節省種植成本很少使用現代化的種植設備,這也使得栽培技術和土壤分析技術比較落后,不利于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其次,雖然政府會不斷宣傳先進的種植理念,但勇于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不多,這也導致先進的栽培理念遲遲無法徹底落實,農民也無法意識到落戶栽培理念,對農作物的影響。政府必須不斷加強宣傳,提升農民的栽培理念,才能促進先進技術在田間管理的應用,并有效促進農作物產量的提升。例如政府和高校可以加強培養先進的技術傳播人才,技術傳播人才不僅要宣傳先進的栽培理念,也要有較強的實踐知識,深入田間和地頭,與農民進行溝通和交流。只有具有較強的實踐經驗,才能獲得農民的認可,使先進的栽培理念和栽培技術有效推廣到農民中。
2.2選擇合適的植物種子
種子是這一切工作的先決條件,因此合理的選種就顯得尤為重要。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幫助農民選購優質種子,并對一些不法商販進行打擊。不僅如此,還要幫助農民選擇適宜當地氣候、土壤的作物種子。相關部門開發部分試驗田培育能適應環境的新型作物,并為農民提供種子。
2.3對農業機械設備進行及時更新與改造
首先,當地部門及有關農業單位應投入大量的農業生產建設資金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并在農村地區進行普遍宣傳,以合理的價格倡導農民購買并使用機械設備,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其次,可以結合當地的農業發展政策,積極鼓勵農業生產者使用農業生產設備,采用招商引資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進程,進而來幫助農民購買先進的農業生產機械設備;最后,農業機械設備的廠家還可以與農業生產者簽訂長期的租賃協議,這樣農業生產者無需投入大量的購買資金就可使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可提高農業栽培技術應用水平。另外,農業機械設備的廠家及相關管理部門還應深入到農村,為農民普及機械設備使用方法和重要的維修保養知識,延長農業機械設備使用周期。
2.3加強田間管理
只有遵循科學的栽培管理理念才能夠實現增產增收,因此,栽培人員在選擇種植環境與地塊的時候應該提前進行歷史數據的收集與整理,進而確定最佳的播種時間與栽培環境。成功播種之后,栽培人員還應該定期進行除草與施肥管理,優化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栽培人員還應該注意控制農作物的種植密度,開展合理密植,這樣才能夠保證農作物的養分供給,實現高產。合理密植的目的就是保證不同植株的養分獲取,尤其是在農作物的生長期,如果種植密度不合理,就會導致植株難以獲得充足的養分與光照,最終難以達到生長預期。針對不同地區存在的氣候差異,栽培人員也應該將其考慮在內,如果當地的水分供給能力較強,那么栽培人員可以適當增加種植密度,如果當地的灌溉能力不足,則應該適當降低種植密度。種植密度的合理把控才是保障農作物生長的關鍵。
2.4擴大高產高效農業栽培技術推廣渠道
首先,有關部門可根據當地的具體農業發展政策,依靠媒體的力量來傳播高產高效農業技術。電視臺等媒體可每天準時向農民推送高產高效農業栽培技術,提高其主要影響力;其次,為了普及高產高效農業栽培知識,有關部門還可利用微信公眾號來普及農業栽培知識;最后,當地政府部門還可在官方網站上及時更新農業栽培技術知識和相關信息,對當地先進的農業生產人員事跡進行表彰并報道。為了提高農業栽培技術水平,可開辟試驗田,邀請工作經驗豐富的農業專家進行實地講解。例如,可以設立兩組不同類型的試驗田,一組為傳統的農業栽培技術模式,另一組采用高產高效的農業栽培技術模式,對兩組農作物不同階段的幼苗狀況、幼苗生長速度及農作物產量進行對比,宣傳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種植優勢,在實踐中提高農作物產量。
3結語
由此可見,在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還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讓大眾接受這項技術,對于機械化要加大力度,也要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如果這項技術可以很好的開展應用,會緩解人與土地的矛盾,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