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范
摘要:目前,玉米制種面積不斷擴大的同時,因此在自交系的繁殖過程中,堅持“防雜重于去雜,保純重于提純”的原則。可見玉米是一種適應性強,經濟價值高的作物。
關鍵詞:雜交玉米;制種技術;
雜交玉米制種是利用親本自交系雜交配制而成。自交系的純度決定著雜交種的產量和質量。
1.選地
玉米制種對地塊要求比較嚴格,除了有良好的隔離條件外,還要求氣候適宜、土壤肥沃、水肥充足等。一些制種單位常常為了保證前2個條件而放寬了對土壤、水肥的要求,從而造成部分地塊水肥不均,玉米苗大小不一,苗齡差別較大,生長不整齊,導致花期不協調,給去雄工作帶來難度,直接影響種子產量和純度,甚至造成種子質量不合格。建議制種單位在安排基地時一定要仔細選好地塊,土壤、水肥條件較差、澆灌條件不好的地塊不宜制種。
2.安全隔離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異花授粉作物,雜交制種主要靠人工對母本去雄后父本授粉雜交生產種子,但其花粉粒小而輕,能借風力傳播,易發生串花混雜,影響雜交種純度。故制種田與其他玉米田或不同組合之間要保持安全間隔。在實際生產中,常把時間、距離、屏障等綜合隔離方法結合起來使用。距離隔離要求在制種區的一定范圍內不種非父本品種,制種區與其他玉米田塊空間距離不少于250~300 m。時間隔離時制種區母本出苗50 d后才能播種其他玉米,保證母本吐絲期與鄰近玉米的散粉期時間間隔30 d以上。屏障隔離是利用柳樹、制種組合的父本、高層建筑等天然屏障隔離。總之制種區的安全隔離是保證雜交種純度的前提。
3.選擇最佳播種期
對玉米的生長而言,其生長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很大,即使是同一組合,在不同地區的錯期時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雜交玉米制種過程中,相關人員需不斷積累種植經驗,結合區域內的氣候、生態環境等條件,進行播種時間的科學確定。播種期的選擇上,要始終遵循“晚熟先播,早熟后播;寧可母本等父本,不要父本等母本”的原則,保障播種期選擇的科學性,從而保障后期的產量。同期播種與錯期播種時,均需要根據父本花粉量、植株高度、株型情況來選用最佳的父本與母本行比。在雜交玉米制種基地內,要嚴格進行父本行與母本行的區分,安排專人進行管理,減少播錯的情況。
4.規格播種,合理密植
在母本的播種過程中,需滿足出苗以后植株整齊、均勻與強壯的要求。如果雜交玉米制種基地條件允許,可適當應用機器播種的方式,有效保障播種深度的一致性。母本播種過程中需始終堅持“寧愿間苗不可補苗”的原則,從而在制種基地內保證良好的生長狀態。而父本播種過程中,需分2期或者3期播種的方式,每期播種的時間控制在5~7天,這種播種間隔時間的確定使得父本種子存在大概一周的錯期,有效延長了種子花期,使得父本與母本保持良好的生態態勢。播種過程中,株行距的確定極為重要,專業的種植人員需結合玉米的品種、生長特性來確定。
5.及時間苗與定苗
玉米植株長出3~4片真葉時應及時間苗和定苗,每穴留一株壯苗。間苗與定苗要遵循以下原則:母本保留均勻壯苗,父本則留大、中、小三級苗,這樣做的目的是盡量延長父本散粉時間。同時,發現雜株必須立即拔除。一般進行2~3次中耕,深度16cm~18cm,注意蹲苗和適當灌水,遇澇及時排水。
6.母本去雄
當母本的雄穗剛露出頂葉、尚未散粉前可開始進行去雄工作,不可使母本的雄穗出現散粉情況,期間應確保將母本植株上雄穗全部去除,同時將制種田中母本的雄穗全部去除,當母本即將抽穗時,應按時到制種田進行檢查,如發現有一些母本植株雄穗露出頂葉還未散粉,可開始進行去雄工作,每天最少去雄一次,露水干后即可開始。
7.預測和調節花期,做好人工輔助授粉
7.1采用少量的父母本在大面積播種前20天播種觀察花期是否相遇。
7.2在大面積制種地選擇有代表性的父母本植株,采用葉片觀測法預測花期。若先播的父母本中出現花期不遇,就應及早對大面積制種地偏早的親本采取節肥水或斷根控制生長,對偏晚的親本噴施磷酸二氫鉀促生長。如花期不遇,可采取剪苞葉或剪花絲來確保授粉。
7.3雙親的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父本早1~3天,父母本可同期播種;如雙親花期相差4天以上,要先播花期較晚的親本,隔一定天數再播另一親本。如果是父本早、母本遲,母本必須提前6~7天播種。調節播期寧可母等父,不可父等母,但也不能使母等父時間過長。為了保證花期相遇,授粉期有足夠的花粉,父本可采取分期(2~3期)播種。
7.4花期相遇的地塊,每天上午9~12時為授粉時間,其中以9~10點為最佳授粉時間,順著父本行用竹竿輕推父本植株借風力傳粉。如遇雨天,一旦天晴,不論何時都要進行趕粉。人工授粉不在于授粉次數和數量,關鍵是掌握好在父本散粉量最大和母本吐絲集中時進行,將父本采粉園內的花粉采集到干燥的容器(紙袋)內,用毛筆或海綿球蘸花粉涂抹母本雌穗花絲。先吐絲先授,一般每一株授2~3次即可。
8.追肥與灌水
在種植當中,要按照適時的原則進行追肥,在定苗完成后,每公頃需要追施120-150kg的尿素,追肥方面,要按照輕小型管理機械以及高地隙施肥機械方式進行處理,一次完成施肥、鎮壓以及培土等作業,保證所使用的追肥機在不同排肥口方面具有一致的施肥量。同時,要保證所使用的追肥機具在行間通過性能方面具有較好的表現,保證在作業當中不具有明顯的傷根情況,將傷苗率控制在3%以內,深度則需要控制在6-10cm之間。灌水方面,在整個種植生育期內,需要進行5-6次的灌水,分別在定苗后、拔節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前、授粉期以及灌漿期進行灌水,在蠟熟期則需要停止灌水。需要注意的是,揚花授粉期不得過旱,要保證地表的濕潤性。
9.適時收獲
在玉米收獲之前,還要需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清除田間生長的病株和劣株以及可疑株,為保證種子純度奠定基礎。收獲后對玉米穗進行選擇,保證達到相應的質量要求。然后將玉米均勻晾曬,水分合適后及時脫粒。將脫粒好的種子均勻晾曬,當含水量達到13%以下時,方可精選加工、包裝、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