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瀟 趙霞
摘要:在生產實踐中應用“人本管理、風險管理、系統管理”三大核心理念,著力提升“現場作業風險管控、安全隱患排查防控、安全事件雙重預控、科技興安技術管控”,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
關鍵詞:人本管理;風險管理;系統管理;科技興安
1.安全風險在線管理的必要性
隨著“三型兩網”建設不斷推進,各類工程建設、檢修作業任務繁重,作業現場仍存在理解不深、執行不夠、管控不足的情況,制度執行不規范、現場管控不到位,部分生產崗位人員安全技能水平與現場安全要求仍存在差距。基建安全、集體企業和外包隊伍安全管理制度與實際執行“兩張皮”,安全督察力量承載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人身傷亡風險仍廣泛存在。
2.安全風險在線管理的目標
以智能安全監控中心為平臺,以作業風險評估辨識、策劃預防糾正措施、強化現場安全監督、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強化安全教育培訓、落實各級安全責任、深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為抓手,在生產實踐中應用“人本管理、風險管理、系統管理”三大核心理念,以市縣一體化管理為基礎,實行市縣公司、集體企業、外委隊伍同質化管理,圍繞“人員、責任、設備、現場”四大要素,著力提升“現場作業風險管控、安全隱患排查防控、安全事件雙重預控、科技興安技術管控”,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確保公司安全快速發展。
3.安全風險在線管理的策略
3.1應用系統思維,構建安全風險在線管控體系
國網日照供電公司依托“市縣一體”安全管控機制,市縣公司安全工作同部署、同標準、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開展市縣聯合安全督察,應用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信息化技術,督促保證體系肩負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做好人身、設備、電網風險管控,推動“科技興安”應用落地,解放人力、質效并提,更好的牢守安全紅線。以“四個督察”為著力點,拓展風險管控監督手段,以“防治結合”為立足點,助力風險管控基礎夯實,以“三全監控”為支撐點,強化風險管控技術應用。
3.2安全管理“五個化”,有力管控人身安全風險
以“分級預警、分層管控”為原則,創新“評估→預控→培訓→演練”一體化預控型安全風險管理模式,分專業辨識作業風險,推行全員查禁違章工作機制,實行外委隊伍量化積分管理,做實集體企業和施工單位“兩級管控”。安全措施“模板化”,使每位作業人員對作業現場、作業任務、作業程序、現場危險源(點)及風險預控措施“心中有數”。
現場管控“公開化”,推行導向型安全監督。查禁違章“指標化”,鞏固反違章高壓態勢,充分調控安全保證體系安全管理積極性。計劃管控“剛性化”,周密制定設備停電檢修計劃,逐條開展現場工作承載力分析。考評管理“積分化”,提升外委人員規范性,實施安全積分量化考評和“紅黃牌”晾曬制度。
3.3隱患防控“四個有”,有力管控設備安全風險
樹立“隱患不除事故終將發生”的理念,堅持“全覆蓋、勤排查、早發現、快治理”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突出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和過程管控,狠抓重點領域問題隱患整治,加快推進新版十八項反措隱患排查,暢通危急隱患“綠色通道”,確保高危隱患快治理。堅持“全覆蓋、勤排查、早發現、快治理”工作機制,建立完善班組日常巡視排查、專業部門協同會商、安委會重點決策、專業部門擬定方案、班組落實整改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治理責任“有”效壓實,各類專業覆蓋到位;專項行動“有”效結合,高危領域管控到位;治理流程“有”效運轉,重點隱患治理到位;高危客戶“有”效管理,客戶隱患防控到位,有效防范各類安全事件。
3.4事故預控“三個嚴”,有力管控電網安全風險
按照《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相關規定,在開展N-1靜態分析、靜態功角分析、時域穩定分析、動態穩定頻域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并落實公司電網風險管理“十八項”硬措施,提高系統穩定性和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措施及控制要求。建立風險雙重預防機制。停電前,對需要防護的設備、線路進行專業巡視、監測,及早排查治理隱患缺陷。變電運維單位在設備停電操作前告知調控部門排查情況,輸電、配電運維單位在停電前一天告知調控部門排查情況,并在安監部門微信群報備,并做好全過程督查管控工作。統籌協調各專業計劃。推動規劃、設計、基建、檢修、運行設備停電計劃安排關口前移,提高停電窗口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綜合平衡、一停多用”,杜絕四級以上電網風險停電安排,嚴控五級、六級電網風險停電,嚴控導致清潔能源受限的停電檢修。降等級、減數量,事前預防措施要“嚴”,防范電網源頭風險。控時長、縮范圍,事中管控措施要“嚴”,積極協同各類作業。強監督、重提升,事后分析考評要“嚴”,構建風險雙重預防機制。
3.5科技興安“一中心”,線上管控現場安全風險
推行科技興安舉措,建成智能安全監控中心并不斷深化使用,拓展關鍵風險點APP、安全督察APP、現場作業微信管控群、變電站可視監控、輸電線路智能監拍等“互聯網+”應用落地。在全省首家試點應用“一鍵順控”智能運檢、智能防誤等新技術,發揮科技興安對安全生產的前導性和基礎支撐作用。安全監控中心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依托安全管控平臺、視頻監控設備,開展監控中心聯合值班和線上現場視頻督察,全面覆蓋運檢、營銷、建設、通信、后勤、集體企業六大專業生產現場,堅持1個目標(實現本質安全),健全2個體系(安全監督體系、安全保證體系),突出3個責任(領導責任、管理責任、基層人員責任),保障4個安全(人身安全、電網安全、設備安全、網絡安全),實現5個促進(促進管理責任落實、促進規章制度執行、促進安全基礎夯實,促進隊伍意識養成、促進安全工作創優)實現作業全程有監督、關鍵節點有許可,為公司加快推進本質安全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要始終堅持把人身、電網、設備安全放在首位,應用智能安全監控中心開展安全風險防控“市縣一體化”管理,落實安全責任,排查整治隱患,通過打造“六到位一規范”標準化作業現場、深化現場作業安全管控平臺應用,規范生產作業現場的安全管控標準,形成嚴謹、嚴肅的作業氛圍,提升作業現場安全管控能力水平,提升設備健康水平,提升全員安全素質,確保公司安全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濤.電力工程生產中安全隱患的預見及預防措施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52)
[2]曲晉春.電力工程安全管理之我見[C]//2018年6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