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甜甜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科技水平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我國加強了對于地質災害預測技術的有效提升,同時在進行技術提升的過程中,是可以有效對于災害進行明確預測,并且采用應急的措施來解決我國災害危害等問題,因此本文主要是針對我國地質災害的預測和應急措施的提出為主要探究內容,并且對我國當前關于此類工作的相關理論進行分析,以其能夠論述我國地質災害的預測工作和評估工作的側重內容,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與此同時可以為我國的地質災害防治事業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地質災害;應急措施
前言
由于我國地域廣闊無垠,地勢西低東高,構造活動頻繁,導致地形和地質的條件復雜多樣,在一些山區較容易發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影響,因此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型規模的工程也在逐漸建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為了更好地保障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就需要加強對于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和防治體系,同時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來解決災害問題,科學的提高我國的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一、分析地質災害的影響因素及相關理論
通過分析了解到,在地質災害的形成過程中,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起著主要作用。具體來談就是指地質地貌的條件和相應的氣候條件也是我國自然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我國地質災害的形成過程之中起著主導作用,并且人為因素主要是地質災害的形成因素,進一步加深了我國地質災害的致災效應。
并且據調查了解到我國地質地貌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地質災害造成一定的惡劣影響,在我國眾多地區,由于山川較多,從而當地的水流量較大,產生一些山體滑坡現象較為常見,并且當地強降雨的條件下泥石流的爆發率又比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容易產生一些滑坡災害,造成惡劣影響。不僅如此,我國氣象氣候條件也對當地的地質災害產生一些影響,我國重災區多位于降水較為充沛的地區,其主要的原因就是降雨條件為地質災害的發生產生了必要的條件,并且強降雨對于泥石流災害的爆發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國的干旱地區,泥石流災害就不會很容易形成。
不僅如此,人為活動的因素對于地質災害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人類工程活動,對于地質災害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并且在地質災害頻繁發生的地方修建公路鐵路等交通通道,大面積的開挖和切坡,人為因素越來越大的干預坡面的應變應力狀態[1]。再進行泥石流工作預防時如果不能有效改善此類狀況就會導致產生大量的地震和一些地震類的災害,從而造成人員傷亡等重大安全問題。
二、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和危險性評估工作
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我國地質災害的防治和危險性評估工作,可以分為評估準備階段和評估階段等兩大階段,在進行評估的準備,階段規劃時,首先工程項目的規劃和建設單位要挑選較為合格的評估資質的單位,對于地質災害的危險性進行合理性的評估工作開展,以期能夠針對當地的災害危險性相關條例制定較為合理的評估準備工作,與此同時,在進行收集和分析相關資料的基礎之上,為明確評估任務和范圍,制定明確的工作大綱。為后期進行評估的實踐階段提供較為充足的理論支撐。
在進行地質災害的預測及評估的實施階段工程開展時,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預測評估現狀,評估地質災害類型的確定等多個方面內容,其中又要將預測評估現狀,評估兩項工作作為核心工作,以預測評估工作為例,首先是要考慮人為的工程建設活動,會改變周邊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故在工程建設之前,就需要根據建設規模方式手段來進行地質災害概率預測,同時對于危險性進行預測評估而現狀評估工作是在對于災區評估區地質基礎之上進行有效評估。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于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特征進行工程勘察,同時對災害地危險性和穩定性的初步評估,并在基礎之上可以給工程建設造成的財產損失進行評估[2]。
三、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置及防治措施
①地質災害監控
這類方法主要是對于地質災害進行專業的監測,指相關技術人員在專業的調查基礎之上,借助相應的儀器設備來進行地質災害變動動態監測。首先是對于崩塌滑坡監測技術方法的分析,在進行地表變形監測時,主要的方法有機械測縫法、伸縮技法等多種方法。地表絕對位移監測,主要運用大地形變測量法和激光掃描法等多種方法,這些方法都主要是進行細致的各部位進行動態監測,以及能夠通過對于崩塌滑坡監測計數方法的有效應用來對于地質災害進行有效監管。
②危巖災害的應急處置及防治措施
通過調查了解到這類災害具有較為高強度的特性,并且在道路沿線和民用建筑周圍較容易發生一些崩塌落石,從而造成交通中斷等問題,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因此需要進行應急處置和防治措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
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可以利用灌漿及噴射混凝土的方法來進行有效防護,這類方式在進行封填技術安排時,可以確保整個巖體的整體性,從而利用這類技術進而更好地保護危巖。
不僅可以用上述措施,當陡崖和山坡上的危石數量較多時,還可以利用攔石墻和攔石柵欄等措施來進行被動的應急處置方式,采用這類措施能有效避免產生重大安全事故,當事故發生時,這個攔石墻就會起到應有的效果,從而減少巖石的沖擊范圍[3]。
③滑坡災害的應急措施及防治技術
工作人員需要找出滑坡的因素,并且在它的基礎之上進行全面規劃,以致能夠促進相應應急處置措施和防治技術措施達到最佳效果,主要采用以下幾類方法進行。首先是要提高滑坡的整體穩定性就要及時有效的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且通過合理的對策來進行地表水的有效節流,減少由于地表水量過大滑坡而產生一些滑體現象。
不僅如此,滑坡坡面的加固處理可以采用護坡工程來實現,在我國工程開展時,主要是利用混凝土方格骨架和漿砌片石護等多種方式來進行對于潑面的加工處理工作安排,減少由于水量大量滲入而產生的一些滑坡現象,這類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于我國地質災害防護工作人員更好地進行坡面維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對于我國建筑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健康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我國相關工作人員予以高度重視。注重在技術和管理上進行細節細化,同時針對問題進行有效改善,并且大量應用科學技術進行完善我國相關地質災害預測技術方法,與此同時促進我國地質災害的預測工作可以順利推進,為我國地質災害有效預測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劉現春,田中鋒,王新元.實例分析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的意義及防治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4,(33):84-85.
[2]駱剛,曾斌,尤誠.礦山地質災害危險性預測評估方法探析[J].地球,2014,(3):246-246,154.
[3]張慧潔,裴景銀.地質災害危險性的綜合評估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