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 郭業才 沙石 劉家臣 王晨
摘要:在各大高校中,教工黨組織作為基層存在,發揮了核心作用,是黨與各大高校之間的聯系樞紐。在高校中,教師的科研能力以及黨組織的宣傳也是教師黨員體現自身價值的重要表現。本文的中心是以教師的科研工作為主體,來分析與探討如何將科研與黨建進行優質的融合,使黨組織發揮應有的領導作用,促進基層教師開展積極的科研工作,這樣才能夠建設一個具有明確目的的,以黨的領導為主要思想的教師黨支部。
關鍵詞:教工黨支部;科研;黨的領導
科技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也是最基本的動力,是全面推進黨的偉大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科研單位來說,應該積極響應黨的領導,以黨的領導作為核心來開展科研工作,不能夠脫離黨的領導,使黨的發展失去了科技的支撐。黨組織也應該明確自身與科研組織之間的關系,積極開展與科研組織之間的交流活動,積極宣傳黨的領導。必須把黨的建設與科研業務融會貫通,讓黨組織帶領科研組織進行科研活動,這樣才能良好的促進兩方面的發展。
一、黨支部建設與科研相結合的方式
(一)黨支部運作的方式
有利于使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科研團隊的工作規律得到應有的完善,積極的使黨的建設與科研工作相結合,要發揮出黨領導的凝聚力作用,讓黨支部成為團隊中的核心力量,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質量。
(二)建設黨支部的文化特色
有利于培養出電子信息科學、集成電路以及人工智能等特色學科的文化底蘊,使團隊文化逐漸深化為團魂,這樣就擁有了團隊凝聚力,才能有效發揮出黨組織在科研工作的作用。
(三)激起黨組織的領導活力
有利于使科研項目的發展與黨組織的領導更為有效的融合,以黨來促進科技創新以及科研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群眾中號召力,讓我們在面對科研難題時迎頭而上。這樣才能讓黨組織擁有更好的凝聚力。
二、黨支部建設的具體實施辦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點在于如何將科研建設與黨組織建設進行有機融合。而想要達到此目的,則需要以下幾點:完善組織保障體系,建設完整的黨與科研的制度,所有人員積極配合,完善對相關人員的考核以及評價體系。
(一)明確黨支部在組織中的引領作用
黨的方針中有一條是科教興國,這明確了黨對于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黨支部也應該積極將黨的思想方針貫徹到各科研工作中,讓教師團隊擁有對黨的信念,在日常工作中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與黨組織積極協作,擁有更高的工作質量,讓自己成為促進黨與科研工作相結合的一份子。黨組織也需要適時對科研工作進行思想方針上的明確指示,提高人員對黨得指導思想理解,在具體的工作中,起到調節矛盾,促進和諧發展的作用。最大限度上調動出各科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為培養科研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貫徹落實人才隊伍的組建
首先要充分意識到并重視組織隊伍的發展,要以黨管人才原則為發展目標,要充分利用黨在政治上的指導作用,以黨的思想的先進性,對科研人才進行引導管理和選拔,并積極接納與吸收那些高素質,高水平以及各項科研的骨干人員,從而始終保持團隊充滿活力和創造性。
(三)貫徹組織保證
建立起教工黨支部,以基礎的科研團隊或者科研組為最基本的單位,并選拔那些優秀干部為支部書記或支部委員。對于黨支部書記的要求,是能夠將隊伍的建設與隊伍的發展有效結合起來,能夠正確指出隊伍前進的方向,為其他人樹立良好的榜樣,與此同時,更應該具有良好的素質和道德品質,有較高的思想覺悟,以及較深的學術造詣等,對于黨支部書記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這是因為支部書記不僅在團隊中起著榜樣的作用,更是隊伍的主干力量,決定著科研的方向與科研的成功與否。與此同時,正確選拔出那些優秀干部和工作能力較強的干部為支部委員,從而使得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更強,讓團隊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之中。在隊伍中,支部黨員起著榜樣和表率的作用,這樣的榜樣作用通常是老黨員帶領新黨員,新黨員帶領人民群眾,這種模式可以很好的幫助那些剛工作不久的教師,更好的適應周圍的環境和更快的融入到隊伍中。
(四)優化制度體系
要嚴格按照黨的基層建設目標來建立一系列的制度,從而保證團隊有序有效的開展各項工作。為有效的增加黨員的責任意識與服務意識,應當及時建立黨員責任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貫徹落實各項法律法規,建立良好的學習風氣,以及保證教學過程中盡量不出現其他一些意外情況。在完善各項制度和規則時,黨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必須認真負責起來,要認真的參與到各項目標的制定,目標的分配以及人員的調配等,從而使得團隊能夠更快更好更高質量的完成科研成果。
(五)保證全體參與
把團隊黨支部的工作具體細致到科研和教育中來,使得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都有黨的領導。對于那些基層黨員干部,應定期開展會議計劃,安排后續工作以及交流可能遇到的困難,避免錯誤意識和思想的產生。科研隊伍在黨的科學領導下,應充分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優勢互補等,從而進一步增強團隊的合作能力,使團隊能夠獲得更好的科研成果。
(六)考核標準要明確
要科學有效的建立起考核評價機制,以團隊的最終科研成果為評估的重點,以團隊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為考核的重點目標。在考核機制之中,考核形式包括團隊成果匯報,對團隊人員進行訪談,召開專題會議等,并建立專人考核小組,對整個科研過程的不同時期進行考核。考核最終所得到的結果要在學院內進行公布,這也是學校給予經費和政策上支持的重要參考。
(七)貫徹落實評價
要根據團隊的實際建設情況,團隊的合作精神黨在團隊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等,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與此同時,將教工黨支部實際情況與之前的情況進行對比,從而得到一個綜合的評價,根據最終所得的結果對實施的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國良;宋曉龍;胡梅.科研單位黨建科研互融互促的探索研究[J].農業科技管理.2020(02)
[2]林連升;李著偉;黃保順;李祎瑤;李如.加強黨建與科研互融互促的實踐初探[J].農業科技管理.2020(06)
作者簡介
趙東,性別:男,民族:滿族,出生年月:1989年11月,籍貫: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工作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歷:博士研究生,職稱:講師,單位所在地: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錫山大道333號,郵編:214105。
本文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2021年黨建創新項目《“黨建+科研”黨支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