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莎
摘要:二十一世紀之后,我國在國家未來局勢發展的布局進入更加詳細的階段,力求通過各方面執政能力的提高,促進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之后,國家對有關部門或者事業單位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進行了多次強調,以期通過各種途徑或者手段,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政治能力。本文主要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內涵出發,對現階段我國政治能力提高作出思考。
關鍵詞:政治紀律;政治規矩;作用發揮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指出,要重視政治標準,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這一點便是國家工作人員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首要明確的要點。其次,目前我國的公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疫情期間出現的“懶政”問題、農村改造過程中的強制性工作等,均表現出我國公務人員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中未嚴格執行的問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說明作為民眾的代表以及為人民做事的公務人員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牢牢把握其要點。
1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內涵
從最基礎的內容來講,國家公務人員遵從黨和國家制定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從遵守國家法律的角度出發。其次,作為人民的公仆,國家公務人員遵從的政治紀律和政治內涵是不能做任何對民眾產生傷害的事情。從國家與國外關系來講,國家公務人員屬于本國公民,需要遵循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核心價值觀。規矩和紀律是兩個不同程度的詞匯,例如我國由傳統文化沿襲的規矩是可變的,其變化趨勢主要以社會發展趨勢為主進行變化,但是其內涵離不開我國的基本文化。另外,規矩的可變性還在于其存在一定的活動范圍,即它是柔性的。例如,可根據事實情況作出相應的改變。紀律與規矩不同,但存在很強的聯系,即紀律是規矩的成文規定,如同法律條文會有明確的規定一樣,政治紀律需要公務人員嚴格按照其規定進行執行。總體來看,政治紀律相當于黨的路線和方向,而政治規矩是我國事業發展的關鍵。因此,對于公務人員來講,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都是需要重點學習并嚴格執行的要點。
2公務人員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中出現的問題
2.1政治立場的不堅定
公務人員政治立場不堅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信念不堅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關人員未在內心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核心價值觀和以為人民服務為主的工作意識。因此,在面對嚴峻的政治問題時,會出現搖擺不定的現象。從我國國家發展以及民眾需求角度來講,需要公務人員務必以黨為中心進行工作,深信黨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各種經驗總結。一旦國家公務人員出現在大是大非的問題前,出現搖擺不定的現象,會直接向外界傳輸信念不堅定的理念,進而國家機關的公信力就會下降,公民對公務人員選拔機制也會出現疑問。
2.2思想言論不明確
信息化的時代,國家公務機關中的任何工作變得透明化,因此相應地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都會被放大到網絡中引發多種猜測。在不了解事實情況的前提下,民眾因擁有自由言論的權利,在網絡上就會掀起一陣輿論風波。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對國家自身利益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面對如今的信息化發展趨勢,一些政治公務人員未起到平息輿論的作用,反而任由輿論發展,或者在輿論面前未起到基本的分辨作用。
2.3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懶政”
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懶政”主要是指相關執政人員對于政策的執行過于嚴苛,而未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政策的相應調整。在這一問題中的關鍵點就在于“懶”,即文件下發之后,僅僅完成了文件的最終結果,而在不評判結果的前提下,過程中可能涉及到民眾利益、實際環境等問題均未考慮。例如,在農村建設中的廁所改建政策中,主要以“土廁所”改建為更利于環境美化的廁所。但是,在廁所改建中僅僅重視到村民改建所需要提供的一定優惠政策,而對廁所環境是否符合當地環境則欠考慮。其中,最典型的是北方的農村廁所改建中因為蓄水池或馬桶在冬天常常出現凍結的問題為主,這直接對民眾的生活造成了影響。
2.4工作作風問題
工作作風問題主要分為兩方面。第一方面是選人問題,這樣的問題屬于我國的典型問題,如在進行公務員考試或者人才選拔中出現包庇的問題,或者拉幫結派問題,最終造成沒有按照真實實力而通過人際關系去選擇人才的現象。這樣的問題是嚴重的,從本質上來講,如果沒有按照真實才能甄選人才,而選擇了未能達標的人,在國家政策的推行時可能會出現未按照目標推行的現象。從國家公務人員服務目標來講,可能有關人員會出現未真正起到服務人民作用的問題。第二方面是政策的推行問題。相關人員在推行政策,或者真正實施政策時,出現了降低要求的問題。例如,以現如今最常出現的書面文件為例,進行思想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真正愛國的人才,但是在思想教育的結束后常常以開會、寫心得體會結尾,這并不能真正起到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
3對提高公務人員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思考
3.1提高公務人員的信念
提高公務人員的信念主要從提高其對國家的忠誠程度為主。公務人員首先應該明確愛國主義的信念,其次要牢記為人民服務的使命。其次,在黨內也要進行頻繁的黨性修養課程。針對我國各方面的發展、以及國內外共同發展問題上會進行頻繁的會議討論。一旦在會議中形成思想學習理論,或者政策實施計劃,為了達到上行下效的實際情況,在下一級機關也同樣需要安排相關的會議或者課程進行學習。最后,公務人員在面對大是大非面前,要堅決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人民的利益。所以進行頻繁的思想教育也是重要的,但是思想教育不能僅僅做表面功夫,應該從實事處著手。
3.2提高國家的公信力
國家機關的公信力是維持社會問題,進而提高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因為一些國家公務人員的作風問題,導致公民對國家政府機關的公信力下降。第二,莫須有的言論也讓公民對國家政策的執行和優惠政策的發放產生了聯系。在信息化社會的如今,國家在保證公民具有言論自由的權利時,也要注意控制公民可能產生的誹謗或者虛假言論,設置相關的法律對其進行抵制。最后,產生輿論的大部分情況還是基于一些條例不清楚的政策,或者通過惡意剪輯的視頻。針對一些莫須有的事件,相關部門應該在第一時間對事件進行徹查,并擺出明確的事實證據讓公眾信服。針對一些條例不清楚的政策,首先應該收集公眾的建議,在對條例進行重新更正的同時,對不明確的條例進行詳細的解釋。除此之外,政策的實施往往是緩慢的,中間甚至會出現重重阻礙,所以需要下一級單位深入民眾對政策進行詳細的講解。
3.3強化公務人員的政治擔當
公務人員的作風問題中政治擔當問題是主要問題之一。針對公務人員的政治擔當問題,首先應該建立一定的檢查部門,主要針對公務人員的服務、工作結果進行評估,提高其工作的專注力。其次,建立透明監察機制,即通過大眾角度來實現有效監督。但是,目前關于透明監察機制中公眾往往做不到“說實話”這一步,因此同樣需要設立相應的機制,讓公民敢于說話。其次,在篩選公務人員的考試中,應該盡力避免可能會出現的“徇私舞弊”的現象,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性的同時,選拔出真正適合該崗位的人才。
結束語
當前國內外局勢復雜,為從復雜的局勢中獲得發展,凸顯出我國的大國實力,需要從自身出發,對公務人員進行約束,制定更加嚴格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使各項工作可以有序進行的同時,也能夠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陸長路.建立國企紀律審查三維管控機制[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7 (10):64-65.
[2]王浩.國企如何架設組織紀律的“帶電高壓線”[J].中國石油和化工,2017(04):76-77.
[3]張東明.論國企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的重要性[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0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