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峰
摘要:林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基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積極實施合理科學的林業造林方法,采取有效的營林生產管理,可以降低社會經濟發展對林業資源的消耗。森林除了自身的經濟價值外,還有許多造福人類的功能。然而,對于森林來說,火災就是其天敵,對林業有毀滅性影響。對于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在根本上是對我們生態家園的保護,所以,做好森林火災的防治至關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常見的林業造林方法及森林防火措施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林業;造林方法;森林;防火措施
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對于造林技術、育林方法的實踐應用經驗較為豐富,并且在植樹造林的過程當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但是,傳統的育林造林技術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必須對造林技術和育林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梳理,對造林技術和育林方法當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系統性分析,并且依據造林技術與育林方法當中的技術細節問題進行整體優化構建。
1林業造林的意義
(1)發掘造林資源。林業造林工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環境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造林管理不僅能提高工程造林項目的整體質量,還能促使林業資源得到高效發掘與利用。在良好管理措施的幫助下,管理人員可對不同區域的林業資源進行合理管理及高效運用,還可發掘出林業資源的附加價值,提高土地林業資源的利用率。此外,對林業工程造林進行科學管理,有利于造林工程的個性化建設,達到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本目的??茖W合理的造林管理措施能對林業工程造林項目產生系統化約束,為林業資源所在地人員帶來更多經濟收益,如當地人們可通過種植經濟作物獲取經濟效益。(2)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在林業造林全過程中,工程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重視工程造林管理的基礎上,完善管理制度及體系是保證林業造林工程走向健康持續發展道路的首要條件。在林業工程項目正式開展前,管理人員可通過完善管理體系,制定管理制度,規范項目信息收集及監督獎懲機制,促使林業造林工程項目實現可持續發展。
2常見的林業造林方法
2.1播種造林
播種法是適合大規模林業造林活動的最常用的種植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不需要經過復雜的育苗環節,但對造林面積要求也比較嚴格。在進行播種后需要嚴格把控后期的管理過程。播種法要對播種作業的地區進行土質以及降水等自然條件的勘察,播種時應當選擇自然適應能力較強的樹種,播種的地區應當選擇較為偏僻的地區,避免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
2.2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法應用范圍較小,操作方式相對簡單,在造林中得到廣泛應用。對于絕大多數樹種來說,植苗造林方法的效果更為顯著。雖然植苗造林法的操作方式較為簡單,但是植苗造林的育苗程序有著嚴格的技術要求和標準。所以這就造成植苗造林法的前期準備工作耗時較長,而且經濟成本較高。如果要對植苗造林法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就必須在培苗育種的環節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培苗育種的效率,縮短育種周期。才能再進一步降低植苗造林法經濟成本的前提之下,提升植苗造林的效率。相比于多種造林技術而言,植苗造林的成活率更高,而且更易于對林木的規模以及種類進行控制。這種方法,對自然條件的依賴較少,因此要將治療導引法進行更加廣泛的應用,就必須改進治療治療造林法,技術應用模式,進而提升植苗造林法的效率和價值。
2.3撫育管理
最有效和可行的撫育管理方式是農林間作,以此可以實現土地利用率的提升,同時還可以輔助幼林的健康成長,可以對幼林形成良好的撫育作用。間作植物的選擇多為豆科植物,不可選擇種植高粱等高稈類的植物。這是因為高稈類的植物通風透光的性能較差。同時,需要注意保證間作植物之間的距離,間距不能太短,同時還要及時追肥與基肥,待幼林生長一段時間之后,適當配合施以水與氮磷鉀。完成施肥之后,技術人員還要定期進行除草與松土的工作,以此改善土壤理化,緩解病蟲害的發生,保證成林健康的成長。伴隨著成林的生長,還需要結合樹木具體的習性與特征在必要時開展修剪工作。
3森林防火措施
3.1制定火災應急計劃
根據對森林火災特點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使管理得當也可能發生緊急情況。林業管理部門應當制定火災應急預案,通過先進的監測森林設備,及時發現火災風險并進行管理,防止火勢蔓延。當第一次火災發生時,需要啟動應急預案,并根據消防預案整合消防部門。在制定應急預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各種情況進行調整或補充,以最大限度發揮預案的作用,保護森林的安全。森林資源保護是影響森林生態經濟價值的重要途徑,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途徑。森林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公共關系,調動群眾的防火積極性,加大處罰力度,落實個人森林火災責任,通過森林防火教育和應急預案,制定森林防火目標,保護森林資源的可持續開發。
3.2建立森林防火帶
森林防火帶的建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生物防火帶,就是在森林容易發生火災的地方種植一些不易點燃的植物。這些植物耐火性強,并且生長速度快,可以有效起到防止火災擴大的作用。另一種方式是構建防火線,在不適合種植防火樹木的地方將植物鏟除。這樣在火災發生之后,可以有效渠道火災隔離的作用。防火帶一般寬度為30m左右,樹木高度不低于普通樹木的1.5倍。達到這一標準的防火帶,普遍能夠起到防控森林火災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森林資源在生態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積極開展林業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就當前我國基本情況而言,森林防火工作形勢非常嚴峻,有關部門需要重視環保理念的更新,并利用相應技術和手段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從而提升對資源的保護力度,提升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郝曉靜.常見的林業造林方法及森林防火措施[J].種子科技,20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