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開標
摘要:“暗箱裝置”是一個在西方美術史上畫家常用的繪畫工具,這個工具只在把豐富繁雜的三維空間轉換為二維平面的一個裝置。維米爾是他同時代畫家運用“暗箱裝置”達到最好的藝術家之一。在維米爾藝術中他精確的空間設計、細致入微的描繪、和諧單純的色彩和珍珠般的光輝都在“暗箱裝置”中體現。當然,僅僅依賴一個工具還不足以說明維米爾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更重要的還是由于他具有一個偉大藝術家所必備的素質、能力以及素養,這樣才能造就出燦爛獨特的維米爾藝術,從而維米爾在荷蘭畫派中是最著名的畫家之一。
關鍵詞:維米爾;“暗箱裝置”;光線;色彩
引言
本文以“暗箱裝置“為題通過探討維米爾的生活方式和時代背景,結合維米爾的繪畫著作,分析研究維米爾繪畫中對藝術的表現方式,進一步探討“暗箱裝置”在維米爾油畫中的應用。
一、維米爾油畫藝術概述
在藝術史上被稱為“荷蘭的《蒙娜麗莎》”,他的創造者是被后人稱為“荷蘭繪畫三大師”中的維米爾。在維米爾所處的時期他的的生活經歷鮮為人知,聲譽也僅限于他的家鄉德爾夫特及其周圍的一小圈子贊助商之間,他去世后名字逐漸被人們所遺忘。在荷蘭以外,甚至人們有時會把他的繪畫錯誤地認為是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到了19世紀中葉,照相技術的出現使維米爾受到世界各地藝術家的關注,人們開始重新解讀和研究維米爾的作品。他那細致入微的描繪、精巧細致的敘事、精致一抹的光線都成為藝術史上光彩奪目的珍珠。他在作品中對畫面寓意的解讀與暗箱技術的運用,他的藝術貢布里希曾經這樣描述:“像一位攝影師有意要緩和畫面的強烈對比卻不使形狀模糊一樣,維米爾使輪廓線柔和了,然而卻無損其堅實、穩定的效果。”可以看出,維米爾的繪畫在他的表達中是獨一無二的。運用這種“暗箱裝置”來進行繪畫的方式在那時的荷蘭十分盛行,當時著名的繪畫史學家維斯蒂特曼如此寫到:“盡管大多數畫家只是通過他們的老師或書本間接地獲得了科學知識,但有少數幾個荷蘭藝術家親自進行科學實驗,并將其成果表現在他們的繪畫作品中。”這些反映出光學儀器的運用在維米爾繪畫中有著重要地位。
(一)維米爾的藝術特征
在當時,荷蘭的許多城市中各類繪畫都非常的興盛,其中還應運而生了哈爾斯、倫勃朗、維米爾這樣的震驚世界的繪畫巨匠。他們的繪畫藝術都有著自身獨特的藝術特征,而維米爾的作品與他們相比之下作品不大,但每每在觀瞻他精巧的“小畫”時總是能讓你怦然心動。精確的設計、細致入微的描繪、和諧單純的色彩、柔和漫射的光線、真實質樸的物象都是維米爾藝術中獨特的藝術特征。維米爾藝術特征的形成不是一撮而就的也不是他本來就有的,而是在當時濃郁的文化環境和自身對新的藝術語言的尋求所形成的。
(二)繪畫中“暗箱裝置”的作用
簡單來講“暗箱裝置”就是一處封閉沒有光的盒子或者是沒有光線的黑暗房間,在箱壁鑿一個類似瞳孔一樣的圓形小孔,讓箱外景物的光影通過小孔倒射在箱內壁上,作者把畫布放在倒影處,就可以描繪圖像。在“暗箱裝置”的鏡頭中,他的畫作中前景帶有一些虛景,就宛如照片中未聚焦的前景,畫家把油畫中的空間變得更大、焦點更遙遠,就像今天攝影上的專業術語“景深”一樣。如此美輪美奐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而作品中的前景虛化和現代意義上的“景深”無不證明了維米爾繪畫是通過“暗箱裝置”的鏡頭呈現出來的。類似維米爾“暗箱裝置”在很久以前就有雛形,,在文藝復興后期開始就有很多畫家開始借助簡單的投影裝置來提升他們對透視光影的理解,并增加他們畫作的寫實感在藝術研究者的反復探討下讓我們從《睡覺的女孩》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維米爾運用暗箱作畫的痕跡,并指出在作畫中暗箱裝置運用不是一處而成是經過反復完善和不斷創新,最終才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最真誠的藝術”。
二、維米爾繪畫中的“暗箱裝置”
維米爾的“暗箱裝置”是無比深奧的。他的這些畫一般都不是很大,但“暗箱裝置”滲透到繪畫藝術中的每一個表現形式中。從中認識到“暗箱裝置”在維米爾繪畫的表現形式讓人受益匪淺。這樣獨特的藝術表現技法把維米爾藝術推向了更遠。
(一)秩序的空間
在《繪畫藝術》中可以看到維米爾繪畫空間布局上有著優雅而又富有秩序感。他把人們拉進了一棟普通的荷蘭民居,左側的窗簾似乎是被觀眾拉開,以便窺視畫家作畫。就如同畫中畫一樣,建立了一種視覺和空間的秩序,這種空間秩序不僅使繪畫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而且加強了物體之間的聯系使畫面有很強的縱深感。通過應用“暗箱裝置”使物象更加生動,使維米爾繪畫更具可讀性。
(二)柔和的輪廓線和精確的形體
維米爾的畫作即少又非常小,是因為他精確到每一個細節,對構圖進行微妙的處理,使空間變化和諧地融合在畫面中。不強調視覺錯覺,以清晰的物體輪廓和大面積的光和暗部支配著畫面,把不需要的物體舍棄掉。例如,最初畫在《倒牛奶的女仆》墻上的一個類似地圖的物體被修改掉了,對他的作品進行x射線研究,人們發現這幅作品被修改過就多次。可以看到沒有過量的修飾,只有簡單樸實的黑白灰,恰到好處地表達以及視覺的精細化,體現了他對形體精準度。經過藝術史學家對維米爾油畫作品的對比研究,發現他是根據物體本身的特點用光線描繪物體以及對物體輪廓的描繪也是非常真實和精準的。并將其用于《倒牛奶的女仆》中,維米爾用前景的面包籃與掛在后面墻上的竹筐相比,出現聚焦不準的情況,還原了物體的本質,而且也進一步營造了畫面的氣氛。他對光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觀察,并對物體的不同材質與光線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光線分割的明暗關系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繪畫空間,并結合畫家的主觀意念,使畫面中的陶瓷、竹籃、面包等表現了自身的材質的同時,也反映了一個自然而生動的世界。
(三)絢爛鮮明的色彩風格
維米爾藝術作品中的人物,面孔都表現出光影的魅力。我們在欣賞一幅作品的時候,在腦中最先聯想到的問題首先是畫面的藝術語言,其次才是內容故事情節。創作的內容通常來講要立足于內容本體,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打開思路,放開思想。從古到今,藝術大師的藝術作品無不帶給人們視覺沖擊和強烈情感的表達。繪畫技法上維米爾在光線和色彩上的持之以恒,以及對其應用與調控是值得人們謳歌的,這些藝術特征都與他對特殊光學影像的研究有著絲絲縷縷的關系。在參照x光中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可以作為作者繪畫方式的證據,并提出維米爾在畫面當中的運用了“暗箱裝置”。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他運用深色的暗部對光線進行調節使珍珠上反射的光比一般畫作上的珍珠更真實更耀眼,使珍珠耳環球面高光近乎完美的。
除上述之外,暗箱產生的藝術表現是物象本身色彩在暗部中的色彩變化,他細致地展現出鮮明的色彩層次。維米爾在畫面用色上采用的是大面積的涂繪,沒有去摳局部的細節。《戴紅帽的女孩》這幅油畫作品在色彩上突出維米爾“暗箱裝置”在色彩上應用。畫面色調主要使用的是紅色和藍色,體現在畫面中的帽子和外套處,在女孩毛絨帽上用了大面積的紅色給人一種暖暖的感覺,在女孩臉上大面積的淡橙色突出了暖色的眼睛。通過這些微妙的變化使畫面中的兩種冷暖色調相協調,看起來和諧而用穩定。在這此幅作品里,維米爾還在亮部和暗部做了細微的對比和調控,就比如維米爾在畫女孩前額和鼻子上的暗部都用了與紅色互為補色的綠色,這讓我們看到的畫面更協和。在維米爾畫作中最吸引人們注意的是,他根據光源的不同使畫面的色彩不同,賦予了畫面一種空間感和抒情色彩。
參考文獻
[1]房龍,楊家盛.人類的藝術[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
[2]李覺輝.論哈爾斯與維米爾繪畫藝術的大眾審美趣味[J].襄樊學院學報,2009.09.
[3]于欣偉.維米爾的方式[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