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曼·加怕爾拜克
摘要: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為我國和周邊國的積極合作提供了理想的平臺。結合跨文化的背景和內容,為了加強和周邊國家而交流,語言翻譯人才也成為了當前社會發展的熱點。本文針對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哈薩克語”翻譯機遇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國內積極發展其他小語種,少數民族的語言翻譯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背景;哈薩克語;機遇
一帶一路是我國現代化的“絲綢之路”,經提出后該項戰略方針也已經幫助我國和周邊六十多個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蒙古語、朝鮮語、俄語、法語、德語、哈薩克語等也成為了跨境民主交流的常用交流語言。哈薩克語是哈薩克族常用語言,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為哈薩克語的應用、翻譯等擴展了范疇,也帶來了無限的機遇。
1.分析一帶一路背景下哈薩克語的發展機遇
1.1哈薩克語是當地語言文化的基礎
目前哈薩克斯坦國內人口1700多萬,有130多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占六成以上。因歷史原因,哈薩克斯坦國內多用俄語交流,經過蘇聯解體后獨立成國。
經過國內的語言受眾情況,當地將哈薩克語作為國家語言,將俄語作為民際語言。經過不斷發展,當地將哈薩克語作為公民的基本義務,并提升了該語言的國家地位。經過多年的實踐發展,哈薩克語的使用人群不斷增加,在經濟交流和文化發展的背景下,哈薩克語的使用范圍變廣,而該語言的學習者和使用者也越來越多,相關翻譯人員數量變大,其翻譯專業相關就業崗位有所增加。
1.2政府積極鼓勵哈薩克語翻譯專業建設
在2013年,我國的領導人在哈薩克斯坦首都的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的構想。
第二年,當地政府提出了“光明之路”的經濟政策,提倡加強國內的基礎建設,從農業、交通、能源等多個方面進行優化,全面刺激經濟,同時減少石油出口依賴,致力于將哈薩克斯坦變成歐亞大陸交通、經濟發展的要道。
這一戰略策略和我國的一帶一路目標一致,因此形成對接,兩國的合作勢頭明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絲綢之路和光明之路經濟政策提出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國內外漢語、哈薩克語的相關技術人才數量也逐步將增多,這全面刺激了國內哈薩克語翻譯專業的發展,系統化、市場化態勢明顯,可補充翻譯人才不足的缺口,可促進兩國在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對于促進政策改革等有時效性作用。
1.3國家的宣傳和交流要求哈薩克語翻譯專業化
一帶一路的建設需要“民鄉親”。為了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的綜合建設,加強哈薩克斯坦和我國的積極交流,國家要加強翻譯合作,利用翻譯專業技術來表達我國的國家形象,進而為其他國家一個良好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信息塑造中,對外宣傳可利用媒體、國際會議、文化傳播等多種途徑進行宣傳,整體可結合語言習慣等方面進行對外宣傳,進而形成了翻譯人才需求鏈。
目前,我國積極提倡中華文化宣傳,并全球范圍推廣建設孔子學院,如以語言為媒介,積極促進國際交流,希望能夠為其他國家帶來一個正面的國家形象。如今,哈薩克斯坦的多所高中學校也開設了漢語專業,兩國之間也相互派遣留學生進行學習交流。這種方式可以促進文化往來,并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實現文化推動的作用。
整體而言,外宣翻譯是塑造國家形象,加強國家文化等綜合宣傳的重要途徑。我國可以通過鞏固一帶一路的建設戰略目標,加強實施建設,并結合漢語,哈薩克語的雙向翻譯建設,進而實現國家文化、國家精神的多方面建設,可有效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減少文化摩擦、文化偏見。對建立更好的、深遠的民族友誼奠定基礎。可見,外宣翻譯人才是文化信息、現代政治信息的傳播使者,國家也可以加強相關人才的建設,同時也要增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如筆譯、口譯能力教學,最終提升體專業能力。
2.對于促進哈薩克語、漢語雙向翻譯專業化的措施建議
從現有的發展趨勢來看,哈薩克語的雙向翻譯的發展態勢良好。與此同時,大量的翻譯崗位也會不斷創造,政治、經濟、文化、醫療、旅游等與之相關的翻譯環境也被看好。
目前我國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新疆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紛紛創造了哈薩克語專業,同時加強了漢語、哈薩克語的雙向翻譯體系建設。但是整體發展現狀來看,哈薩克語多是依靠單純的翻譯理論,學生之間缺少實踐其沒有口譯、筆譯等多方面的訓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
因此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積極建設和完善哈薩克語的翻譯專業,不斷培養雙語人才,合理留住留學生人才也是哈薩克語教育發展重要方向。對此,我國的相關院校要積極發揮教育優勢,可聘請專業的語言人才來提升教學效果,為一帶一路的戰略實施提供語言教學的輔助。與此同時也要加強國內漢語、哈薩克語翻譯學科體系建設,并為豐富我國的語言文化體系,加強各個民族的交流,促進國家的友好合作奠定基礎。
3.結語
語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增強民族友好情誼,減少民族摩擦的關鍵途徑。在我國一帶一路和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的國家戰略合作背景下,加強文化交流合作是增強各國合作的基礎。近年來,哈薩克斯坦加強了對本國語哈薩克語的交流和宣傳推廣,我國也加強了少數民族語言的翻譯和教育。對此,我國應當加強該語種的研究和分析,積極鼓勵國內的院校加強雙語教學,為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友好合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如克燕木·吾斯曼江,買熱哈巴·艾力,吐爾根·依布拉音.基于規則的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機器翻譯[J].新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3(03):338 -342.
[2]于健,武金峰.政治文獻中“一詞多譯”問題探析——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漢哈翻譯為例[J].民族翻譯,2017(02):160-169.
[3]郭璇,蓋笑松,張百靈,朱遠來,艾爾肯·莫力大汗.漢語版和哈薩克語版表達性詞匯測驗第二版的效度與信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8,32(10):841 -848.
[4]陳夢君.哈薩克語新詞詞群界定及其構詞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6):124-127.
[5]吐爾根·依布拉音,卡哈爾江·阿比的熱西提,艾山·吾買爾,買合木提·買買提.中亞語言自然語言處理綜述[J].中文信息學報,2018,32(05):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