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9月13日,江蘇南京市一所小學的學生在課堂上朗讀課文。圖/中新
隨著教育部10月14日宣布設立12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近日,網絡上關于綜合改革實驗區將縮短學制的傳言被熱炒。
據教育部官網發布的信息,此次設立的實驗區包括: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長治市、江蘇省常州市、浙江省金華市、安徽省銅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山東省諸城市。
上述設立綜改實驗區的通知發布后,部分地方的教育界開始流傳實驗區或將實行“縮短學制,改為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四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取消小升初,高中前完成基礎教育”等傳言。
傳言經網絡發酵后,深圳、成都、金華、西安、銅陵等地教育部門紛紛辟謠。比如,據紅星新聞報道,就相關傳言,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說法沒有依據,家長不要輕信謠言,要關注官方渠道發布的權威信息。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就在回應有關義務教育階段學制變化的咨詢時表示,該消息不屬實,教育部目前無相關政策出臺。”
10月18日,教育部新聞辦公室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微言教育”轉發了“深圳特區報”“四川觀察”等微博和官方公眾號的辟謠截屏。同時,教育部官網當日發布信息稱,建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主要目的是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
近幾年,文化界、教育界關于建議縮短學制的聲音一直存在。2016年“兩會”時,時任全國政協委員的莫言就曾提案,建議取消小升初和初升高兩次統考,實行十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今年8月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建言,走出內卷需普及高中教育,如果中國的財力做不到實行12年義務教育,可考慮縮短學制實行十年義務教育。
對于縮短基礎教育年限,擴大義務教育范圍的建議,2020年9月,教育部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180號(教育類189號)提案答復的函》中曾表示,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課程設置是經過長期實踐、反復調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國際上普遍做法,基本與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基本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目前還不具備縮短學制和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在2016年9月教育部關于政協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0203號(教育類043號)提案答復函中,其也曾表示,學制改革需要更加充分的科學研究和論證。縮短中小學學制事關重大,涉及課程設計、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與高等教育知識體系銜接、教師編制、人口變動以及勞動用工等多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