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以來都認定人類的性別由基因決定。繼承兩個X染色體的胚胎發育成女性,而繼承一個X染色體和一個Y染色體的胚胎則成為男性。溫度無法改變人類的遺傳指令,不能將遺傳學上的男性胚胎轉換成女性,反之亦然。但是,現在的多項研究結果表明,溫度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影響人類的性別比例。大量研究表明,在異常寒冷的年份出生的男孩數量明顯偏少。
很多人不知道,人類只有30%~50%的受孕胚胎會成功出生,而大多數胚胎則在懷孕六周內自然流產,這被稱為“子宮內的自然選擇”。當站在演化的角度思考這一子宮內的自然選擇時,我們就會發現男性胚胎似乎處于不利地位。當他們的X染色體出現任何遺傳突變時,男性胚胎因缺乏另一個染色體來彌補或抵消這種基因突變造成的影響,因而他們對懷孕期間的外部環境變化就更為敏感。這種環境變化不但包括溫度的改變,也包括媽媽的壓力,因為母體的激素、營養變化對于胎兒來說也是一類外界環境的改變。有數據表明,在準媽媽經歷了諸如地震、洪水和火災煙塵污染之類的災難,或是遭遇失業后不久生下的寶寶中,男性的人數都會有所下降。
為什么男性胎兒更可能成為這些災難事件的受害者?有科學家認為,這可能反映出進化的驅動力是孕婦的身體自然排斥那些在困難條件下難以存活的孩子。男性的免疫系統往往比女性弱,這讓男性在任何年齡都更容易死于傳染病。
(摘自《科學24小時》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