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在首都北京正式開館。這座總建筑面積14.7萬平方米的黨史展覽館是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親自批準建設的,百年黨史主題展覽也是在總書記親自關心下舉辦的。首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通過2600余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第一次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展現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濃墨重彩地反映黨的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學習黨的歷史,就要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在鑒往知來中奮力前行,開創新的歷史偉業。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一百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艱苦奮斗,歷經無數艱難曲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黨的輝煌成就、艱辛歷程、歷史經驗、優良傳統,蘊藏著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成功密碼。深入學習黨的百年奮斗史,才能深刻認識我們黨的先進政治屬性、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純潔政治品質,從而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學思踐悟中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百年黨史,鐫刻著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充盈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蘊含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信心,是我們繼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動力。學習黨史,就是要從黨史中尋找精神支柱、理論滋養。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就要從黨的思想發展史、理論創新史中,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光輝典范,深入把握其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不斷夯實思想根基,強化理論武裝。
學史力行,以行踐知。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在于辦實事、開新局。要在黨史學習中永葆赤子之心,心懷萬家憂樂,努力解決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為民造福上作表率。要在黨史學習中砥礪擔當精神,更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勇挑重擔、敢當先鋒,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摘編自新華社評論)
作者:滿運玖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18級本科生1999年9月出生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以“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為主題,以全景沉浸式的裝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鑄就百年輝煌的不懈奮斗、不怕犧牲、理論探索、為民造福、自身建設的壯闊歷程。置身其中,可以深切體悟到我黨從反帝反封建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及至進入新時代百年來的崢嶸歲月與豐功偉績。
在展覽館中,我們可以見到許多彌足珍貴的革命文物,例如八路軍第129師政委鄧小平同志曾經使用過的手槍、賀龍元帥的臂章與胸章、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身著的服裝……在歷史的長河里,百年倏忽而過,但這些革命的一手文物承載著曾用者穿越時光的殷切囑托,靜默地陳列在玻璃窗內,與每一雙心懷感念的緬懷者的眼睛相互注視。
習近平總書記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這場參觀的儀式中,我深刻認識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之不易,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我們與文物一同撥開歷史的風塵,執著而堅定地重述著未完待續的當代史。
立于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面前,感受著和平與繁榮年代里吹拂而過的清風,我心中的激昂無法抑制,耳畔回響起來自百年前的波瀾壯闊偉大征程的余音,久久不絕。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2021年6月30日,我在中國共產黨百歲生日之際踏上長沙這片偉人誕生的土地。當晚,橘子洲頭毛主席像前燃起漫天的煙火,我與眾多虔誠為黨慶生的人們一樣駐足道旁,望見璀璨的鎏金花雨響徹云霄,熾烈的紅星橫貫盛放,再看湘江北去。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員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銳意開拓,換來如今的和平安瀾與富強繁華,不知先輩們看到此情此景,是否會感到動容與欣慰。
從恢宏展廳到街頭市井,我感受到黨的光輝熠熠、長久不衰,百年來的輝煌黨史不僅在陳列館中由文物承載,同時也銘刻在人民心中讓后人流連。
作者:滿運玖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18級本科生
1999年9月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