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贊 黃楚芳
近年來,廣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成效顯著,用綠水青山戰績交上污染防治攻堅戰成績單,書寫新時代廣東綠色發展新篇。
攻堅不怕硬,克難不畏重。茅洲河是廣東省全省治污攻堅最重的擔子、最硬的“骨頭”。廣東省生態環境廳整體謀劃,實施“系統治水、掛圖作戰”的治水新戰略。面對“硬骨頭”,深圳市、東莞市共投入約390億元,新建污水管網2285公里,最高峰時有10000多人在數百個施工作業面同時開展工程建設。深圳累計完成2482個小區、城中村正本清源工程改造,東莞完成12469棟排水戶雨污分流、29992棟排水戶末端截污。
2020年,茅洲河共和村斷面由劣V類跳級提升至Ⅳ類,達到1992年以來最好水平,告別了黑臭30年的歷史。
治差水,保好水,守護老百姓的“水缸子”。為進一步保護東江、西江、北江、韓江等大江大河水質,廣東與廣西、福建、江西等?。▍^)積極推進跨界河流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實施,相鄰地市加強污染聯防聯治協作,入粵河流跨省界斷面水質持續改善。
2021年元旦,每一位廣東人都收到了一份賞心悅目的新年禮物——“開門藍”:陽光明媚,碧空如洗,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空氣質量全優。廣東省生
態環境廳創新舉措,邀請省內外有關科研單位組建省大氣污染防治“硬任務”攻關攻堅中心,并統籌協調5家科研單位團隊駐點,對口幫扶重點地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
“開了這么多公交車,就數這種純電動車最舒服,無油煙,噪聲也小。”有著36年駕齡的陳師傅對電動公交車贊不絕口。2018年廣州投入上百億元,實現全市公交車100%純電動化,一年可為廣州減少氮氧化物約兩萬噸,約占全市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10%。
作為國家低碳省試點,據統計,2020年1至11月,廣東消納清潔能源電量3082億千瓦時,達到了減排二氧化碳約24188萬噸的效果,折算后相當于植樹約18105萬畝,面積約等于16.2個廣州。2020年全省臭氧濃度為138微克/立方米,較2019年下降12.7%。
同時,廣東高度重視工業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的提升,從2016年的320萬噸/年增長至2020年的770萬噸/年。目前,廣東已有22個市縣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稱號。
2018年以來,廣東用3年時間打了一場污染防治攻堅漂亮戰。2020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低至22微克/立方米,優于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創2014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歷史最好成績。全省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2億噸,累計成交金額35.61億元,連續七年穩居全國第一。
2020年,廣州首次實現空氣質量六項指標全面達標;東莞原有3個劣Ⅴ類國考斷面水質全年消除劣Ⅴ類。至此,廣東全省原有9個劣Ⅴ類國考斷面全部“清零”,水環境質量實現重大改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廣東將繼續砥礪前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譜寫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