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中興,宋婕菲,溫 倩,周 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西安 710055)
熱電廠通過負荷預測[1]能夠得到不同時段的負荷變化趨勢,規劃、調度部門可以根據預測結果安排電網建設計劃,調整機組配置,滿足用電需求的同時節省發電成本,各負荷時段預測量可以指導運行部門安排機器檢修及維護工序。因此,無論從經濟還是社會角度,提升預測水平,就是提高電網效益[2]。熱電廠短期負荷預測作為預測的重要內容,需要達到更高的精度。目前,基于深度學習[3-4]、智能算法[5-6]和人工神經網絡[7-8]等模型已廣泛應用于負荷預測中。
國內外對負荷預測及相關模型做了大量研究。霍娟等[9]采用改進支持向量機方法對負荷進行預測,但SVM受自身參數影響較大,預測結果具有不確定性。閆重熙等[10]采用天牛須搜索算法對向量機參數進行自動搜索,能夠有效提高模型的尋優能力,但其算法尋優個體單一,無法滿足種群進化算法多樣性要求。賈永會等[11]通過BP神經網絡算法搭建燃燒區域溫度預測模型,無法避免BP網絡局部極小化問題。孟子超等[12]提出基于遷移學習和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組合優化方法,解決中小樣本學習能力差的問題。劉倩穎等[13]結合Kmeans聚類與BP神經網絡算法,對辦公建筑逐時用電負荷進行預測,在預測精度上有較大突破,但未考慮BP網絡訓練速度慢的局限性。郭彩杏等[14]提出一種結合改進遺傳模擬退火算法和Metropolis準則的BP神經網絡優化算法,有效提高網絡的擬合能力。但該算法影響因子較多,導致模型訓練復雜性高,尋優時間較長。
近年來,BP神經網絡廣泛應用于短期電力負荷預測中,針對目前研究存在的問題,大量學者將種群進化算法[15]與BP神經網絡方法緊密結合,充分利用進化算法種群多樣性的優點,同時,利用BP網絡能夠自適應及自學習的特點,可使優化模型得到更好的預測效果。與其他種群算法相比,2017年提出的天牛須搜索算法,個體單一,運算量較少,能夠較好地解決簡單的尋優問題。但因其只有一個尋優個體,無法滿足進化算法種群多樣性要求,一旦遇到多輸入及更加復雜的優化函數,或維數較多的優化問題時,BAS的優化精度明顯降低,性能變差。本文引入精英個體和變步長策略對標準天牛須算法進行改進,并通過建立IBAS-BP優化模型,改善BP神經網絡的尋優能力,提高預測精度,降低預測誤差。
短期熱電廠負荷預測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一方面,負荷數據呈隨機性和波動性趨勢;另一方面,負荷數據也具有周期規律性的特點,這為實現有效的預測奠定了基礎。影響短期電力負荷的主要因素如下:
1)溫度因素。不同的溫度情況會產生對應的用電需求,溫度因素的變化對短期負荷預測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夏季高溫天氣時,空調、冰箱等制冷設備用電負荷較大;冬季天氣寒冷時,溫度較低,電熱毯,電暖氣等加熱設備用電量明顯增加;春秋季溫度適宜時,用電負荷較前兩種情況趨于平穩。因此,氣溫的變化已成為影響短期負荷預測的關鍵因素[16]。
2)日期屬性。通常,短期電力負荷以星期為單位呈現周期性變化[17]。工作日用電負荷趨于平穩,雙休日用電種類較多,用電負荷較工作日有較大波動。因此,星期屬性是影響短期負荷預測的重要因素。
3)電價因素。電網運行結構影響負荷特性的峰谷值,合適的峰谷電價不僅能夠降低高峰負荷的增長速度,還可以較明顯的拉高負荷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電力負荷的預測精度及電網設備的利用率。
4)其他因素。短期電力負荷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影響因素的多樣性對負荷預測產生不同的影響。除去溫度,日期等外界影響因素,還包括用戶習慣、深度調峰需求、靈活調峰需求等。
BP神經網絡信息正向傳遞,誤差反向傳播。信息從輸入層流向隱含層,隱含層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后傳遞給輸出層,當輸出層結果無法達到要求時,權值沿著誤差變化的負梯度方向調節,最終達到誤差最小值[18]。
由大量實驗可知,輸入層和輸出層節點個數可根據實際問題和需求確定,隱含層神經元個數無法直接得出,可通過經驗公式窮舉法,選擇最優隱含層節點數。

圖1 BP網絡結構
天牛須搜索算法(BAS,beetle antennae search algorithm)是一種觀察天牛覓食行為提出的仿生啟發式算法。天牛通過左右須感知食物氣味,并向氣味更強的方向飛行,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依據這一簡單原理天??梢钥焖俑咝У卣业绞澄?。同理,在模型尋優過程中,食物的氣味可看作一個函數,天牛采集自身附近的函數信息,對其進行分析比較,不斷更新自己的空間位置,直至找到函數最優解。
BAS算法步驟如下:
1)天牛參數初始化,設置天牛須初始方向隨機向量。
(1)
式中,K為空間維度,rand()為隨機函數。
2)建立天牛左右須的空間位置坐標。

(2)
xt為第t次尋優時天牛的質心位置,xl,t和xr,t分別代表第t次尋優時天牛左右須的位置坐標,dt代表第t次尋優時天牛左右須的間距。
3)創建天牛搜索行為移動模型。
根據適應度函數計算天牛左右須的適應度值f(xl)及f(xr),通過比較天牛當前空間位置左右須的適應度函數值,判斷下一步天牛位置的移動方向,更新步長δ。
(3)
式中,xt+1第t+1次迭代天牛的質心位置,xt為第t次迭代天牛的質心位置,δt為第t次迭代天牛移動的步長,sign()為符號函數。
2.3.1 多個體精英策略種群更新方式
本文對標準天牛須算法進行改進,將個體尋優擴充為多個體種群尋優,引入精英策略種群更新模式,保留了天牛須算法簡單有效的尋優機制,同時,增加目標解的可能性,從而提高算法的尋優能力與穩定性。
多個體精英天牛須優化算法原理:天牛種群中,每只天牛個體同時擁有左,右須適應度,選擇其中較好的適應度,并根據其確定天牛移動方向,直到找到目標函數最優解,記錄每一次尋優過程的最佳適應度。天牛個體尋優能力各不相同,隨著算法的不斷迭代,種群會出現精英個體,這些個體能夠更好地掌握最優解信息,加快尋優的速度的同時,提高求解的精度。
天牛種群矩陣X如下:
(4)

(5)
fxi表示天牛種群在同一維度下最優適應度值。
精英個體擁有較好的適應度值,掌握搜索過程最優信息,通過引入精英個體,參與尋優過程,提高種群搜索能力。精英個體矩陣C如下所示:
(6)

(7)
2.3.2 非線性遞減步長控制策略
步長是控制天牛搜索能力的重要參數,搜索步長的選擇對算法的尋優效率和精度產生重大影響。步長較大時,算法全局尋優能力較強,但可能導致尋優跳離最優解,出現收斂速度慢、精度低的問題;步長較小時,局部尋優能力較強,但收斂速度太慢,易陷入局部極值難以跳出。標準算法中步長為定值,尋優效率較低,求解精度較差,本文在標準天牛須算法的基礎上,設計基于非線性遞減步長控制策略的改進天牛須算法,其搜索前期具有較大的步長,種群不會過早密集地收斂于局部最優值,使得算法在前期具有較強的全局尋優能力,同時,后期步長非線性遞減,使得后期搜索過程中不會因為步長較大錯過最優值,在后期也有較優的局部尋優能力。
非線性遞減步長控制策略可表示如下:
(8)
式中,δ0為初始步長,一般取值較大,增強全局搜索能力,t為當前迭代次數,T為最大迭代次數,eta為0~1之間的調節因子。當eta較大時,全局搜索能力差,較快陷入局部搜索,當eta較小時,局部搜索能力差,易錯過局部最優解。
BP神經網絡因其權值產生具有隨機性,存在易陷入局部最優、訓練速度慢、穩定性差等不足。針對BP神經網絡缺陷,建立IBAS-BP優化模型,采用IBAS算法對BP神經網絡權值進行優化,使BP網絡在IBAS算法的范圍內有效尋優。
IBAS-BP算法流程如圖2所示,具體步驟如下:

圖2 IBAS-BP算法流程圖
1)初始化天牛參數:天牛左右須間距d、質心坐標x、左右須的位置xl,xr,天牛初始步長δ0=15、迭代次數T=200。
2)確定BP網絡結構,網絡參數初始化。本文采用的IBAS-BP模型中,輸入層的34個單元分別為:預測日前一天24 h整點負荷數據、訓練日和預測日最高溫度、最低溫度、平均溫度,訓練日及預測日季節特征、星期屬性。輸出層24個節點為預測日24h整點負荷值,隱含層節點數取值范圍[6~28],通過窮舉法試驗,確定隱含層節點個數為14。
3)確定適應度函數。選取均方根誤差MSE作為適應度評價函數。
(9)

4)更新天牛空間坐標。更新天牛左右須的空間位置坐標,計算當前左右須的適應度函數值f(xl)和f(xr),對其進行比較,確定天??臻g移動方向,根據變步長策略更新步長。當適應度函數值達到訓練精度或迭代達到最大次數時,算法運行結束,BP網絡找到最優權值,建立IBAS-BP組合模型。
5)劃分訓練集和測試集。將預測日期前一周負荷數據作為訓練樣本輸入IBAS-BP模型進行訓練,將測試集數據按照星期屬性分為工作日和休息日分別進行預測。
6)得到待測日負荷預測結果,采用誤差評價指標評估并得出結論。
實驗采用Matlab驗證IBAS-BP預測模型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模型輸入為熱電廠歷史負荷數據、溫度數據、日期屬性、季節特征,采樣數據為熱電廠前一年歷史負荷,采樣周期為每日24 h逐點采樣。模型輸出為24 h負荷預測值。以1月28日(工作日),31日(休息日)為例,分別采用PSO-BP模型、BAS-BP模型和IBAS-BP模型進行預測,通過3種模型結果對比分析,驗證IBAS-BP模型預測性能。
選取4個標準測試函數進行測試,將BAS算法與IBAS算法尋優性能對比,驗證IBAS算法的預測性能。4種標準測試函數如表1所示,其中f1(Sphere)為單峰函數,f2(Girewank),f3(Rastrigin),f4(Alpine)為多峰函數[19]。

表1 標準測試函數
設定BAS種群個數為1,IBAS種群個數為20,迭代次數為200次,每種算法獨立運行各函數30次。
為了更直觀地表現預測能力,實驗選取均方根誤差RMSE、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精度評價指標對結果進行分析。均方根誤差RMSE能夠很好地反映預測的精密度;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能夠正確地反映預測的精確度?;貧w預測指標公式如下:
(10)
(11)
基于4種標準測試函數的IBAS,BAS算法測試結果如圖3所示。分析圖3(b)可知,在有限的搜索代數內,IBAS算法能夠較快收斂到理想值,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極值。圖3(a)、(c)、(d)中,IBAS算法尋優精度分別可達到e-35,e-14,e-20,都能夠尋找到理論最優解0,說明本文算法具有更好的尋優精度。結合表2可知,IBAS算法的測試平均值及標準差均小于BAS算法。因此,與標準BAS算法相比,無論是在單峰或者多峰函數問題上,改進的IBAS算法都具有較高的尋優精度和較快的收斂速度。

圖3 標準函數測試圖

表1 4種函數測試結果
圖4為1月28日(工作日),1月31日(休息日)負荷預測曲線圖。分別采用PSO-BP,BAS-BP,IBAS-BP模型對工作日,雙休日2個星期屬性日24 h電力負荷進行預測。

圖4 負荷預測曲線圖
由圖4可知:
1)雙休日相對誤差大于工作日,其原因可能為雙休日不可控因素較多,用電種類較多,相比工作日較難建立準確的預測模型,導致預測誤差較大。
2)無論工作日還是雙休日,IBAS-BP模型預測效果均優于BAS-BP模型和PSO-BP模型,PSO-BP預測模型的相對誤差最大,模型的穩定性最差,IBAS-BP網絡穩定性優于BAS-BP網絡。
引入精度評價指標RMSE和MAPE對模型預測性能作進一步評價,如表3所示。

表3 負荷預測誤差評價
由表3所示,工作日IBAS-BP模型的RMSE,MAPE分別為4.163,0.005;休息日IBAS-BP模型的RMSE,MAPE分別為5.595,0.007。對3種模型誤差進行分析,IBAS-BP模型平均誤差小于BAS-BP模型,BAS-BP模型平均誤差小于PSO-BP模型。綜上所述:相較于PSO-BP模型及BAS-BP模型,IBAS算法能更好地改善BP神經網絡的預測性能,模型的負荷預測精度較高。
我國電力系統中,熱電廠機組承擔著主要的發電任務,高參數大容量的熱電機組多采用單元制并列運行方式[20]。隨著社會電力負荷的增加,我國的電網體系架構也愈加復雜,并網機組容量的日益增加,對電網的安全運行和優化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網調度政策遵循《電網調度管理條例》,充分考慮電網配電設備的經濟運行性能,減排節能,電廠機組負荷的優化分配。同時,最大限度地平衡電網公司和電廠對于經濟調度的需求。
由于系統負荷的變化,發電機組不可能始終保持在經濟負荷下運行。如何根據負荷預測結果在機組間進行負荷分配,將會對整個系統的經濟性能產生較大影響。本文基于熱電廠機組煤耗特性曲線、在線用電率曲線、發電功率等數據,結合電網調度政策,對熱電廠接收到AGC指令數據進行實時的優化分配[21]。
本文搭建負荷優化分配的數學模型,需要滿足電網調度負荷指令和機組安全運行的臨界條件。采用粒子群優化算法,依照機組運行狀態和性能參數,優化電廠機組負荷分布。負荷優化分配后,工廠煤耗率較優化前下降,能源利用率有所提升,能夠達到較好的節能優化效果。選取覆蓋全工況范圍的典型工況數據列于表4。

表4 優化前后煤耗分配對比
表4通過對比分析典型負荷分布優化前后的標煤耗可知,當全廠負荷指令在1 465.25 MW平臺時,每個機組的平均功率接近可調節范圍的下限,煤炭消耗量變化不明顯,負荷優化后煤炭消耗量降低1.35 g/kWh,節省標煤耗率為0.372%。伴隨機組穩定運行,設施總負荷的增加,負荷優化所產生的煤炭節約效果逐漸明顯。位于1 985.20 MW平臺時,負荷優化后煤炭消耗量減少了2.81 g/kWh,節省標煤耗率為0.791%,煤炭使用率大大降低,達到節省能源的最好效果。當該平臺上添加總負荷指令至2 240.55 MW時,優化后煤耗降低1.66 g/kWh,節省標煤耗率為0.474%。綜上所述,優化機組負荷分配能夠有效降低煤炭消耗,綠色節能的同時,電廠運行管理經濟性有所提升。
高效的負荷預測為電廠機組實現精準的電力調度提供保障,合理的負荷優化分配能夠提高電廠效益,后期可結合電力系統調度政策,對調度量化指標和提高機組運轉效率方面作進一步研究。
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改進天牛須搜索算法的IBAS-BP組合模型,并將其應用于熱電廠短期電力負荷預測中。通過引入精英策略,改進BAS算法更新步長,增加了搜索過程的多樣性和隨機性。結果表明,IBAS-BP優化模型具有良好的預測性能。調度中心根據負荷預測結果,綜合考慮電網政策、機組本身的調節性能、效率、煤耗等因素,對熱電廠機組進行負荷優化分配,降低機組煤耗率,保證每臺機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研究具有工程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