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慧
濟南市萊蕪人民醫院藥劑科,山東濟南 2711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wborn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較為常見,其多發于早產兒群體,出生4~12 h 內新生兒可發生呼吸困難等癥狀并逐漸加重,促使機體嚴重缺氧,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1-2]。目前,臨床治療本病多于通氣支持基礎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療,可有效補充內源性PS 不足,加快肺泡表面細胞發育成熟,以提高肺泡細胞穩定性,糾正患兒氣體交換障礙,改善通氣功能,從而緩解機體缺氧癥狀[3-4]。但PS 經氣管滴入不易于肺泡均勻分布,且滴入過程中會造成不同程度肺損傷,導致患兒恢復較慢。布地奈德屬于糖皮質激素,其具有較高脂溶性和水溶性,且對肺泡Ⅱ型細胞受體親和力高,進入患兒肺組織后可加快肺泡Ⅱ型細胞合成,促進PS 分泌,以增強肺功能。此外,布地奈德具有強效抗炎作用,可阻止肺泡間滲出液生成,減輕肺水腫,降低肺損傷。相關研究顯示[5],激素聯合PS 可降低NRDS 患兒病死率和并發癥風險。鑒于此,本研究選取濟南市萊蕪人民醫院收治的98 例重癥NRDS 早產兒作為研究對象,旨在分析PS 聯合布地奈德治療重癥NRDS 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濟南市萊蕪人民醫院收治的98 例重癥NRDS 早產兒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49 例。對照組中,男25 例,女24 例;胎齡27~34 周,平均(30.15±1.24)周;出生體重1205~1484 g,平均(1328.56±104.39)g;身長36~42 cm,平均(39.52±1.53)cm;NRDS 分級:Ⅲ級34 例,Ⅳ級15 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22 例;胎齡27~35 周,平均(30.18±1.26)周;出生體重1212~1488 g,平均(1328.63±105.12)g;身長37~42 cm,平均身長(39.57±1.56)cm;NRDS 分級:Ⅲ級33 例,Ⅳ級16 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濟南市萊蕪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患兒家屬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患兒均符合《兒科學》[6]中NRDS 相關診斷;患兒的NRDS 分級為Ⅲ~Ⅳ級;患兒的出生體重低于1500 g;患兒的胎齡<37 周;患兒均于分娩8 h 內進行治療。
排除標準:呼吸道存在先天畸形的患兒;伴有吸入性肺炎的患兒;神經系統嚴重異常的患兒;對本研究用藥過敏的患兒。
兩組患兒均接受保暖、通氣支持、抗感染、清除氣道分泌物等對癥治療。
對照組患兒加用PS(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128,生產批號:20190528)治療,于分娩8 h 內給藥,先對PS 進行預熱,待溫度達37℃后,將150 mg/kg 的PS 抽取至注射器內,插入氣管導管內,抬高患兒上身30°,仰臥位將藥液緩慢滴入支氣管內,完畢后加壓給氧5 min,便于藥物肺內均勻分布,若病情無明顯改善,8~12 h 后可再次予以PS。
觀察組患兒于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布地奈德(As traZeneca Pty Ltd,國藥準字H20140475,生產批號:20190615)治療,將0.25 mg/kg 與預熱的PS 混勻后采用上述方法滴入支氣管內,PS 劑量同對照組,若無明顯改善,可于8~12 h 后再次予以PS,但不加用布地奈德。
兩組均用藥至吸入氧濃度低于40%或拔管。
①動脈血氣狀況。治療前和治療24 h 后,以GEM3500 型血氣分析儀(南京漢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兩組患兒的動脈血氧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O2)、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和氧合指數(oxygenation index,OI)變化,其中OI=PaO2/吸入氧濃度。②呼吸機相關參數。治療前和治療24 h 后,比較兩組患兒的吸氣峰壓(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IP)、吸入氧濃度(frac tion of inspire O2,FiO2)和呼吸頻率(respiratory rate,RR)變化。③通氣相關指標。比較兩組患兒的有創通氣時間、撤機時間和住院時間。④不良反應。包括發熱、心率減慢。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治療前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后的PaO2、OI 均高于治療前,PaCO2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PaO2、OI 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動脈血氣狀況的比較(mmHg,±s)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動脈血氣狀況的比較(mmHg,±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1 mmHg=0.133 kPa
組別PaO2治療前治療后PaCO2治療前治療后OI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n=49)對照組(n=49)t 值P 值44.15±5.03 44.18±5.05 0.030 0.977 81.79±6.79a 76.68±6.34a 3.851 0.000 60.35±5.71 60.42±5.74 0.061 0.952 40.52±4.58a 45.31±4.62a 5.154 0.000 203.96±12.52 205.48±12.75 0.595 0.553 283.69±19.13a 264.41±17.76a 5.170 0.000
兩組患兒治療前的呼吸機相關參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后的PIP、FiO2、RR 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PIP、FiO2、RR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呼吸機相關參數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呼吸機相關參數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PIP(cmH2O)治療前治療后FiO2(%)治療前治療后RR(次/min)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n=49)對照組(n=49)t 值P 值23.16±3.12 23.21±3.16 0.079 0.937 17.89±1.86a 19.65±2.02a 4.487 0.000 51.42±5.39 51.45±5.42 0.028 0.978 29.68±4.05a 33.71±4.27a 4.793 0.000 45.63±4.85 45.71±4.91 0.081 0.936 35.42±4.31a 40.28±4.65a 5.366 0.000
觀察組患兒的有創通氣、撤機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兒通氣相關指標的比較(d,±s)

表3 兩組患兒通氣相關指標的比較(d,±s)
組別有創通氣時間撤機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n=49)對照組(n=49)t 值P 值3.25±0.42 4.51±0.86 4.25 0.00 27.69±3.65 31.14±3.85 3.92 0.00 40.13±5.62 46.85±5.79 2.08 0.02
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4)。兩組患兒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經過對癥處理后未影響治療。

表4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n(%)]
NRDS 多由PS 不足所致,患兒肺泡因PS 缺乏會逐漸萎縮,引起進行肺不張,從而導致氣體交換障礙,誘發呼吸困難等癥狀,造成機體缺氧、酸中毒[7-8]。而PS 于孕18~20 周開始分泌,35~36 周時肺部方可發育至成熟狀態,故本病多發于早產兒群體,且越早出生發病風險越高。目前,臨床治療本病多于早期予以輔助通氣治療,以快速糾正機體缺氧狀態,阻止病情繼續惡化,緩解呼吸困難等癥狀,但常規通氣治療效果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PS 分泌不足問題[9]。
PS 是由肺泡Ⅱ型細胞分泌的脂蛋白,經支氣管滴入后,可快速到達肺組織,增加肺部PS 含量,并于肺泡液層表面呈單分子層形式排列,以降低肺表面張力,增強肺泡容量穩定性,促使肺泡復張,從而建立良好氣體交換平臺,提高肺通氣能力[10-11]。PS 還可提高肺順應性,減低呼吸阻力,減少肺泡間黏液生成,以降低肺部出血和肺水腫風險[12-13]。但NRDS 病情危急,單藥療效有限,不利于患兒病情快速好轉,且PS 對肺部炎性損傷改善效果欠佳。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兒治療前的動脈血氣狀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后的PaO2、OI 均升高,PaCO2均降低,且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PaO2、OI 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前的呼吸機相關參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后的PIP、FiO2、RR 均降低,且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PIP、FiO2、RR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有創通氣、撤機和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PS 聯合布地奈德治療重癥NRDS 效果顯著,可改善動脈血氣狀況,促進肺組織成熟,縮短有創通氣時間,且不良反應少。周栩平等[14]研究顯示,布地奈德聯合PS 治療重癥NRDS 效果顯著,可改善患兒血氧指標,縮短有創通氣時間、撤機時間,加快患兒病情好轉,與本研究結果相類似。布地奈德屬于非鹵化激素,將其混合PS 一起滴入支氣管,可盡早到達肺內,提高肥大細胞膜穩定性,降低免疫反應和透明質酸酶活性,減少炎癥介質釋放,從而減輕肺部炎性損傷,促進肺組織修復,以加快肺通氣功能恢復。布地奈德還可提高肺泡纖毛擺動功能,減少肺泡萎陷,增強肺順應性,且該藥與肺泡Ⅱ型細胞親和力高,可加快內源性PS 合成,加速肺發育成熟,增強肺功能[15]。與PS 聯用后可協同增效,利于盡早控制肺部炎癥反應,減輕肺損傷,減少PS 消耗,并能拮抗肺實質過度異常修復,避免支氣管肺發育不良,進而幫助患兒恢復肺正常功能,提高自主呼吸能力,縮短呼吸機支持時間。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所收集樣本量有限,可能存在一定誤差,且觀察指標較少,未能進一步分析兩藥聯合對減少重癥NRDS 患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并發癥的影響,后續仍需擴大樣本量,增加觀察指標,進一步明確布地奈德聯合PS 的治療制劑,以論證本研究觀點。
綜上所述,PS 聯合布地奈德可提高重癥NRDS患兒PaO2,糾正機體缺氧狀態,促進PIP、FiO2、RR 降低,以縮短撤機時間,減輕肺損傷,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