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香 陳常蓮 劉佩佩 李清萍 揭麗思 晏子友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腎內科,江西南昌 330006
血液透析為臨床常見治療方法,可有效治療終末期腎臟疾病,可有效緩解臨床不良癥狀,促進生存時間延長,改善生活質量[1]。然而,對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期間,疾病本身會引起患者產生不同類型的不適癥狀。加之情緒不佳、飲食結構不合理、透析治療刺激等原因,大部分患者會產生胃腸道不適癥狀,臨床主要表現為惡心和嘔吐。這些癥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透析治療依從性,增加患者心理負擔,降低臨床療效,對患者的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故對其實施有效的干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2]?;诖?,本研究以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60 例患者為例,探究對其實施中醫推拿、生姜穴位貼敷結合穴位按摩治療的臨床效果。
選取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2020年1—12月實施治療的60 例血液透析期間出現胃腸道不適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 例。對照組男中,16 例,女14 例;年齡30~76歲,平均(53.00±5.21)歲;病程2~10年,平均(6.22±0.25)年。觀察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齡31~77歲,平均(54.00±5.75)歲;病程2~10年,平均(6.22±0.25)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實施血液透析治療,明確其伴有胃腸道不適;②患者年齡<31 歲。排除標準:①依從性差者;②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者;③機體器官嚴重損傷者,如心臟、腎臟等;④患有精神病、傳染病者。
對照組予以生姜穴位貼敷與穴位按摩結合治療。①生姜穴位貼敷方法:選擇新鮮的生姜20 g,將其皮徹底去掉,洗凈之后,添加少量陳醋與生姜調制成糊狀。為患者肚臍使用濃度為75%的乙醇進行常規消毒后,在肚臍內填滿姜泥,并在神厥穴實施貼敷,使用膠布進行固定。每次貼敷0.5 h,2 次/d[3],連續7 d。②穴位按摩方法:選取患者中脘穴、雙側足三里穴、雙側內關穴,使用拇指指尖進行按壓,控制由輕到重的按壓力度,直到其伴有局部麻、酸、痛、脹感,每次按摩20 min,1 次/d,連續4 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中醫推拿治療。中醫推拿治療具體方法為待患者血液透析處于穩定狀態之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機體、精神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明確其身心狀態為放松時,再對其進行推拿。保證對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不產生影響的情況下,輔助其選擇舒適臥位,促使患者雙下肢充分暴露。選擇足三里、太溪、三陰交、涌泉穴進行推拿。護理人員以手指拇指端或中指端,對以上穴位進行依次按壓,按壓手法有力、持久、均勻、柔和,每個穴位按壓3 min。推拿期間,患者伴有麻、酸、脹、熱感,表示推拿具有效果。為患者進行推拿時,若其出現不耐受情況,需立即停止推拿治療,需要的情況下,予以針對性的干預。推拿完成之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雙下肢進行放松按摩,3 min 即可。每次推拿15 min[4],每周3 次,連續治療4周。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治療前后的胃動素、P 物質含量;治療前后的中醫證候積分(惡心嘔吐、食入即吐、嘔吐清水、頭暈厭食)及生活質量(心理狀態、軀體健康、社會角色、物質生活)情況。
中醫證候積分判定標準:以《中藥新藥臨床觀察指導原則》[5]參照,評估患者惡心嘔吐、食入即吐、嘔吐清水、頭暈厭食緩解情況,主要分4 個級別,為無、輕、中、重,分別為0、1、2、3 分。
胃動素、P 物質含量測定方法: 以試帶法實施檢測,采集患者晨起靜脈血,血量為3 mL 即可,并以3000 r/min 進行離心處理,離心半徑15 cm,5 min 之后,取上層血清,運用放免測試法,對患者血清中胃動素及P 物質含量實施測定[6]。
生活質量評估標準:患者生活質量情況的評估以生活質量量表[7]為參照,含有心理狀態、軀體健康、社會角色、物質生活,各項總分為100 分,分數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參考治療總有效率判定標準[8],①治愈:各項不良癥狀全部消失,飲食恢復正常,停止使用藥物后,未出現復發的情況,經過尿酮體檢查,均3 次顯示為陰性;②顯效:患者經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獲得顯著緩解,飲食獲得改善,通過相關檢查,結果顯示均得到改善,尿酮體檢查顯示陰性;③有效:治療后,患者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稍有好轉,能夠進食,相關檢查結果顯示稍有改善,尿酮體檢查結果顯示為陽性;④無效:未符合上述所有標準,甚至病情進一步惡化。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胃動素、P 物質含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胃動素、P物質含量水平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對照組胃動素水平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P 物質含量水平高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觀察組胃動素、P 物質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動素、P 物質含量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胃動素、P 物質含量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例數胃動素(ng/mL)治療前治療后P 物質含量(pmol/L)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30 30 50.37±6.50 49.50±7.89 0.466 0.643 49.30±6.40 79.70±9.70a 14.328<0.050 40.01±9.69 40.02±9.70 0.004 0.997 50.10±10.10a 65.10±10.05a 5.766<0.050
治療前,兩組患者和惡心嘔吐、食入即吐、嘔吐清水、頭暈厭食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惡心嘔吐、食入即吐、嘔吐清水、頭暈厭食積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惡心嘔吐、食入即吐、嘔吐清水、頭暈厭食積分高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的惡心嘔吐、食入即吐、嘔吐清水、頭暈厭食積分高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例數惡心嘔吐治療前治療后食入即吐治療前治療后嘔吐清水治療前治療后頭暈厭食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30 30 2.52±0.52 2.50±0.48 0.155>0.050 1.47±0.54a 0.75±0.36a 6.076<0.050 2.85±0.49 2.82±0.47 0.242>0.050 1.45±0.52a 0.89±0.28a 5.194<0.050 2.92±0.52 2.90±0.49 0.153>0.050 1.44±0.45a 0.78±0.30a 6.684<0.050 2.78±0.49 2.79±0.46 0.081>0.050 1.33±0.42a 0.80±0.24a 6.001<0.050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軀體健康、社會角色與物質生活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心理狀態、軀體健康、社會角色與物質生活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心理狀態、軀體健康、社會角色、物質生活評分高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的心理狀態、軀體健康、社會角色、物質生活評分高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例數心理狀態治療前治療后軀體健康治療前治療后社會角色治療前治療后物質生活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30 30 48.52±5.18 48.15±5.25 0.275>0.050 64.10±5.20a 80.10±4.64a 12.575<0.050 49.11±5.20 49.00±5.15 0.082>0.050 59.10±4.68a 79.56±5.10a 16.190<0.050 48.77±5.15 48.76±5.20 0.007>0.050 62.10±5.13a 79.68±5.02a 13.415<0.050 49.05±5.20 49.11±5.11 0.045>0.050 65.10±5.23a 81.20±5.67a 11.432<0.050
終末期腎臟疾病為臨床中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早期患者無明顯癥狀,腎功能呈現為進行性的下降狀態,機體內不斷積聚毒素,可導致機體產生各種不良癥狀,如嘔吐、惡心、皮膚瘙癢、胃納差等,嚴重者甚至出現并發癥,如貧血等,嚴重危害身體健康,降低生活質量[9]。目前,治療此疾病最為有效的方式為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受各種因素影響,患者常出現胃腸道不適癥狀,并以脾虛、腎虛為主[10]。中醫認為,脾虛則氣血瘀滯,經絡不通,腎虛則腎之陰陽出現失衡狀態,氣化開合失常,水濁降逆,遏阻上、中、下焦,因此出現惡心嘔吐癥狀[11]。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胃動素、P 物質含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惡心嘔吐、食入即吐、嘔吐清水、頭暈厭食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心理狀態、軀體健康、社會角色、物質生活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予以患者中醫推拿、生姜穴位貼敷結合穴位按摩治療,與單一使用生姜穴位貼敷結合穴位按摩治療比較,臨床治療效果更加顯著,可有效提升治療總有效率,提升胃動素、P 物質含量,降低惡心嘔吐、食入即吐、嘔吐清水等中醫證候積分,提升生活質量[13-14]。究其原因,中醫推拿治療方法中,主要按壓穴位為足三里、太溪、三陰交等,經過依次按壓,不僅能夠對經絡進行刺激,促進機體的抵抗能力增強,而且還可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有助于人體正氣發揮其固有的效果[17-18];生姜穴位貼敷結合穴位按摩治療中,生姜性味辛、溫,具有良好的降逆止嘔、溫中和胃的效果,可有效對胃腸黏膜進行刺激,顯著改善惡心、嘔吐等癥狀,同時結合穴位按摩治療,穴位主要為神厥穴、內關穴、中脘等可有效降低胃腸不適。通過對以上穴位的按摩,可充分發揮和中降逆、寬胸理氣、降低胃氣、緩解嘔吐等效果[15-16]。另外,可有效平衡陰陽,調節腎臟功能,保持機體較佳的功能狀態,提高抵抗邪氣能力。兩者聯合治療,相輔相成,可顯著提升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血透期間出現胃腸道不適患者予以中醫推拿、穴位貼敷結合穴位按摩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緩解胃腸道不適,增加胃動力,減少中醫證候,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