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建 肖 衛 胡小花 劉沖順 張 萍 黃紆寰
江西省撫州市中醫院肺病科,江西撫州 344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簡稱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且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的慢性肺部疾病[1]。COPD 緩解期患者常表現為咳嗽、咳痰、活動后氣短等癥狀,并且常因呼吸道感染而反復發作,最終受累各個器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2-3]。噻托溴銨粉吸入劑能夠維持治療COPD 緩解期患者,雖然能夠暫時緩解病情,但卻無法阻止COPD 患者肺功能下降[4]。中醫認為,COPD 屬于“肺脹”的范疇,因肺、脾、腎氣虛,夾痰飲、瘀血而發[5]。本研究所用補肺化濁湯具有補肺健脾、清化痰濁、化瘀通絡的功效,穴位貼敷具有以膚固表,以經通臟,扶正強身的作用,內外治法聯合,以期為COPD 緩解期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討補肺化濁湯聯合穴位貼敷治療COPD 緩解期的臨床效果。
選取2020年3—12月于撫州市中醫院就診的60 例COPD 緩解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30 例。對照組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齡45~82 歲,平均(64.38±12.24)歲;病程2~6年,平均(4.44±1.33)年。試驗組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齡44~81 歲,平均(63.36±12.14)歲;病程3~7年,平均(4.59±1.29)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診斷標準:①西醫標準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6]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中醫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中“肺脹”穩定期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肺功能Ⅰ~Ⅲ級者;③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因肺癌、肺囊腫等非COPD 而致慢性咳喘者;②有嚴重認知障礙者;③貼敷穴位局部破損或瘡瘍者。
對照組患者給予噻托溴銨粉吸入劑(Boehringer IngelheimPharmaGmbH&Co.KG;國藥準字H20140933;生產批號:200825502;規格:18 μg/粒)吸入治療,18 μg/次,1 次/d。試驗組患者給予補肺化濁湯及穴位貼敷治療,補肺化濁湯藥物組成:黃芪30 g,白術、黨參、地龍、丹參、浙貝母、茯苓、補骨脂各15 g,防風、杏仁、黃芩、半夏、陳皮、款冬花各10 g。肺虛有寒者加肉桂、細辛等溫肺散寒;兼有傷陰者加麥冬、沙參等。水煎劑,1 劑/d,每次150 mL,2 次/d。穴位貼敷貼方組成: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地龍、半夏、紅花、黃芪按2∶1∶1∶1∶1∶1∶1∶1 比例,共研細末,過100 目篩,用生姜汁調配,選用雙側肺俞、脾俞、腎俞、定喘穴,貼敷2~6 h/次,2 次/周。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8 周。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療效、肺功能、呼吸困難程度、生活質量、血液流變學指標。①中醫證候評分及療效:參照《國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中的評分標準,選取COPD 肺脾腎氣虛證夾痰、夾瘀證的咳嗽、咳痰、氣短等十幾個主要癥狀和體征,按其嚴重程度分為“無(正常)、輕、中、重”,分別記為0、1、2、3 分,制定成癥狀分級量化表,再根據尼莫地平法計算得出證候減分率[證候減分率=(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根據減分率進行療效評定,減分率≥95%為臨床控制,70%≤減分率<95%為顯效,30%≤減分率<70%為有效,減分率<30%為無效。總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肺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FGC-A+肺功能檢測儀(安徽電子科學研究所)測量患者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1 second,FEV1)及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as a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EV1%)。③呼吸困難程度及生活質量:呼吸困難程度采用改良版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問卷(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mMRC)[9]進行評估,分卷分值為0~4 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呼吸越困難。生活質量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10]進行評估,滿分4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后填寫問卷。④血液流變學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加入肝素抗凝,采用MEN-CA100 型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濟南美醫林有限公司)檢測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漿黏度。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的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VC、FEV1及FEV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VC、FEV1及FEV1%水平均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FVC、FEV1及FEV1%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bP<0.05
組別例數FVC(L)治療前治療后FEV1(L)治療前治療后FEV1%(%)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30 30 1.84±0.61 1.76±0.73 2.35±1.05a 3.03±1.41ab 1.17±0.37 1.09±0.47 1.22±0.47a 2.02±0.69ab 51.04±2.44 50.23±2.08 53.29±2.71a 63.45±3.37ab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mMRC、CAT 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mMRC、CAT 得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mMRC、CAT得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RC、CAT 得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RC、CAT 得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bP<0.05
組別例數mMRC治療前治療后CAT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30 30 2.56±1.12 2.66±1.03 2.15±1.03a 1.44±1.01ab 17.17±6.16 18.09±5.75 14.22±5.47a 12.12±4.58ab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比較(mPa·s,±s)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比較(mPa·s,±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bP<0.05
組別例數高切全血黏度治療前治療后中切全血黏度治療前治療后低切全血黏度治療前治療后血漿黏度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試驗組30 30 5.91±0.47 5.03±0.53 5.52±0.63a 4.52±0.36ab 5.28±0.63 5.38±0.77 5.07±0.57a 4.42±0.38ab 22.89±4.32 23.63±5.61 19.18±3.17a 17.89±2.48ab 3.47±0.34 3.59±0.28 2.16±0.61a 1.71±0.22ab
COPD 屬于臨床中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因有毒顆粒或氣體暴露而導致肺泡或(和)氣道異常,吸煙及空氣污染是導致疾病發作的重要原因。COPD 緩解期的治療關鍵是減輕患者癥狀,減少急性發作次數,增強患者肺功能,從而避免病情加重[11]。噻托溴銨粉吸入劑是一種抗膽堿能藥物,其能夠與平滑肌上的M3 受體結合,從而擴張支氣管平滑肌,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但卻無法減少急性發作次數,改善肺功能下降的趨勢[12]。
中醫認為,COPD 穩定期病機為肺脾腎氣虛,夾痰飲、瘀血,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癥,故治療應遵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原則[13]。補肺化濁湯方中由黃芪、白術、防風組成的玉屏風散益氣固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由黨參、半夏、陳皮、茯苓、白術、甘草組成的六君子湯益氣健脾、燥濕化痰;杏仁、黃芩、浙貝母清肺化痰、抗炎、舒張氣管;地龍、丹參化瘀通絡平喘、降低血液黏度、抗氧化;補骨脂補腎納氣平喘,舒張氣管;肉桂及細辛溫肺散寒;麥冬潤肺生津,與沙參合用則增益氣養陰之功效;諸藥共用發揮補肺健脾、清化痰濁、化瘀通絡之功效[14]。穴位貼敷中的白芥子具有化痰逐飲的功效;甘遂善行臟腑經絡痰飲;細辛溫肺散寒;延胡索及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生姜汁溫經散寒,中藥外敷能夠到達溫肺平喘、行氣活血的功效[15]。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的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漿黏度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補肺化濁湯聯合穴位貼敷能夠改善COPD 緩解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血液流變學指標,控制病情發展。FVC 是測定呼吸道有無阻力的常用指標,其水平越低表明患者病情越嚴重;FEV1表示肺呼氣的速度,其水平越高,表明通氣功能越好,患者病情有所好轉。現代藥理學表明,丹參中的隱丹參酮能夠抑制白細胞釋放自由基,從而控制炎癥反應以加強對肺功能的保護[16];黃芪中的黃芪多糖能夠激活肺泡巨噬細胞,增強對病毒和細菌的吞噬能力,從而改善肺功能[17]。穴位貼敷通過中藥直接刺激穴位,能夠改善經絡氣血的運行,調整機體內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以膚固表,以經通臟和扶正強身的目的[1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mMRC、CAT 得分低于對照組,FVC、FEV1及FEV1%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補肺化濁湯聯合穴位貼敷能夠改善COPD 緩解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補肺化濁湯聯合穴位貼敷能夠改善COPD 緩解期患者的臨床癥狀及血液流變學指標,從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