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蓮娜(BABIKOVA ELENA) 陳蕾

摘 要:在目前世界貿易和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國家加大扶持出口型企業發展的議題變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全球化和世界貿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出口型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也受到世貿組織和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關注,并主動要求各個政府為出口提供財政扶持。2000年開始,俄羅斯政府對中小企業出口商的融資問題給予了關注與財政資助,但這些資金的使用效率仍然存在很多漏洞,為了全面了解俄羅斯政府扶持出口活動效率低的困境,有必要查明存在的障礙。本文分析主要出口國和有資助經驗的國家針對出口活動的財政資助制度,從中發現政府對出口資助制度的優勢,找出阻礙俄羅斯中小企業出口活動發展的因素,探究這些阻礙因素對政府資助出口的影響,以及客觀評估它們,提出改進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出口活動;俄羅斯;資助效力
一、政府支持中小企業出口活動的背景
在許多國家,政府關注中小企業群體,并創造條件鼓勵中小企業開展對外經濟活動,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有兩大原因:首先,世界貿易的發展促進企業對外貿易,從而增加國家出口和進口,提高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其次,支持中小企業的出口活動有助于創造就業機會和資本的再分配,從而刺激整個經濟的發展。
大多數這類研究從上個世紀80 年代初開始,直到2000年初,與特定企業集團有關的問題沒有進行全國范圍的評估,主要原因是缺乏單一的信息庫,無法收集所有企業的必要信息。因此,迫切需要評估各國公共財政對中小企業出口的現有資助制度的效力,特別是在全球化和世界貿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出口型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受到世貿組織和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關注,并主動要求各個政府為出口提供財政扶持。
在俄羅斯,政府對出口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問題討論熱烈。2017年12月,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關于設立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非正式工作組的決定的發起者之一是俄羅斯。然而在俄羅斯,國家支持企業出口,特別是中小企業出口的制度歷史較短。這給評估政府對俄羅斯出口商財政資助的有效性造成了一些困難,因此應該找出現行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并借鑒國外經驗,為完善和進一步發展現行國家支持機制提出建議。最近,各國政府特別注重對中小企業出口活動的支持,也正是這部分經濟活動在許多國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全球化背景下,出口型中小企業在世界市場中的自信地位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今后幾年里,隨著世界貿易的發展,來自國家政府的支持將呈現增長趨勢。
目前,俄羅斯并沒有充分注意到中小企業出口活動的問題和障礙,中小企業的出口業績不佳,為了彌補俄羅斯現有國家財政出口資助制度的缺陷,必須要提高這種資助的效力。本研究查明各國政府對中小企業出口活動的財政資助特點,并結合俄羅斯中小企業發展的困難,制定出一套解決這些難點的措施。
二、發達國家扶持中小企業對外經濟活動實踐經驗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許多支持中小企業出口商的國際機構一直在發展,并成功運作很長時間。下表顯示了美國和某些歐洲國家的出口支持組織結構。
這些國家的政府機構在支持中小企業出口商方面的工作受到特別重視,在出口前和出口階段都采用了廣泛的金融和非金融措施、直接和間接措施。發達國家對中小企業出口活動的國家資助系統有兩種組織模式:第一種模式適用于美國和英國——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是基于維護管理自由和外國經濟活動的基礎,利用金融工具支持中小企業出口活動。國家在這里的努力指在出口前和出口階段主要使用間接支持措施,包括信息、咨詢和財務支持,包括提供出口信貸和擔保、保險等。第二種模式適用于德國、法國和大多數歐盟國家,即所謂的歐洲模式。財政支持是以代理商和銀行的參與為基礎,出口活動通過政府部門資助獲得資金,與第一種模式不同的是,優先重視企業創新,從而促進企業技術發展,這也正是歐洲政府出口資助辦法的特點。
對美國和歐盟中小企業出口資助方案的比較后看出,雖然美國有廣泛的金融工具支持中小企業的出口活動,但歐洲國家的資助領域,如外匯風險、直接貸款和出口流通信貸等并不發達。美國對早期出口支持和短期信貸的重視程度高得多,例如美國進出口銀行的周轉金擔保方案。在歐盟國家,大多數情況下不提供出口前貸款。
歐盟更重視投資作為促進出口的手段。一些歐盟國家積極吸引外國投資。特別是德國鼓勵外國投資者建立出口導向型生產工廠,以提高德國中小企業的出口能力。
在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活動中,對出口組成部分的支持非常復雜。它幫助中小企業經營活動轉移到國外市場,尋找新的合作伙伴,發展經濟互動。最終,隨著中小企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改善貿易平衡,產生新的技術解決方案,消除周期性波動并總體上確??沙掷m性經濟發展,整個國家的經濟都會受益。
三、發展中國家扶持中小企業對外經濟活動實踐經驗
中小型企業是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業務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貿易國際化水平是一個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成功的關鍵指標之一。因此,發展中國家特別重視支持中小企業的出口活動。國家活動相關方向的研究特點復雜和多面,它使我們能夠挑選出國家對出口的支持發展合適的模式。在所有這些國家中,支持系統的引入都比盎格魯-撒克遜和歐洲模型晚。由于這些國家的資助制度正在改革和消除現有缺點,因此很難挑出具體的資助方式并評估其效力。這些國家為中小企業出口商建立支持系統的過程是漸進的,特別是在那些支持系統不夠完善的國家中,取決于在財務、組織和信息層面有效地組織對中小企業的國外經濟活動進行支持。
考慮到發展中國家對中小企業出口的現有支持系統,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些資助系統效率不足。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中國對中小企業出口商的國家支持體系的特點是效率不高,中國政府采取的大多數出口支持措施都是形式上的,實際上并沒有使中國的中小企業更容易進入國外市場。與印度相比,其中小型企業出口額在國家總出口份額比中國更高,其原因不僅在于國家對出口的支持,還在于國家對出口的特殊政策。印度的出口支持體系對中小企業的出口活動產生了積極影響。
發展中國家扶持政策的特點是:第一,國家鼓勵本國中小企業與國外銷售市場中的中小企業緊密合作;第二,國家組織開發大規模生產集群,該集群可提供高達60%的出口供應,并使該國約77%的中小型企業團結起來。
對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分析表明,出口信貸機構在國家對中小企業出口活動的財政支持體系中的作用是決定性的,與大型企業的出口業務相比,中小企業進行出口業務的風險要高得多。出口信貸機構會以更優惠的條件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特別是為那些正在邁入國外市場的中小型企業服務,畢竟在這個階段,中小企業會面臨最大的困難,這也常常迫使它們放棄出口活動。
四、俄羅斯支持和資助中小企業出口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根據俄羅斯聯邦法第209-FZ中小企業指雇員平均人數不超過250人,收入份額不超過20億盧布(約1.8億元人民幣)的企業。在石油和天然氣等國際能源價格下跌的情況下,俄羅斯多年來在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中所占份額大大超過其余出口份額,因此非資源類出口對俄羅斯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但是,與商品出口一樣,上一年度從銷售商品(工程、服務)所得的收益中,有9家來自大型企業(不包括增值稅)。在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對國家出口的貢獻要大得多,從25%到50%不等,俄羅斯的這個數字低得多。
俄羅斯中小企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21%,中小企業出口占出口總額的6%。這些數據表明,除了中小企業本身的出口能力不足外,政府沒有充分支持出口型中小企業。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小企業在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份額較低證明中小企業在俄羅斯經濟中的重要性不足。截至2015年,俄羅斯約有210萬家中小企業。2014年俄羅斯聯邦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小企業的出口占俄羅斯出口總額的6%左右,從事出口活動的中小企業數量為13400家。
盡管政府采取了措施,但中小企業出口資助系統仍然存在缺陷,這也影響到出口型中小企業的數量。俄羅斯開展出口活動的中小企業數量較少有幾個原因:首先,因為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都在從事貿易工作,在世界許多國家,出口型中小企業以制造業為主,然而在俄羅斯,這類中小企業的比例非常低。據俄羅斯國家統計局稱,此類企業的收入在中小企業總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為9%。俄羅斯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企業的出口潛力取決于特定地區的發展程度,中小型企業出口活動發展水平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有關國外市場的機會和要求的信息。中小企業出口商數量少無助于提高俄羅斯經濟競爭力。為此,加大對俄羅斯中小企業出口商的支持尤為緊迫。
2013年后俄羅斯開始向出口型中小企業提供資助,政府的支持體現在聯邦和地區的法律文件中。2016年7月24日,通過第209-FZ號《俄羅斯聯邦中小企業發展法》增加了第24條,“支持俄羅斯中小企業的對外經濟活動”。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證實了政府支持俄羅斯中小企業對外經濟活動的決心。俄羅斯外貿中心的信息資源對新出口商提供了很大幫助,俄羅斯外貿中心是一個國家組織,通過提供必要的出口信息,促進俄羅斯與外國的對外貿易,俄羅斯外貿中心是世界貿易聯合會的成員。自2011年以來,俄羅斯經濟發展部一直在采取措施建立和發展基礎設施網絡組織,以支持俄羅斯聯邦組成實體的出口導向型業務,包括出口導向型中小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支持中心、歐洲企業家支持網絡——歐洲企業網絡(EEN)俄羅斯代表處的歐洲信息咨詢中心(EICC)。EICC網絡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國內商品、服務、技術、科學發展到區域級市場、歐盟國家的市場以及EEN網絡的成員市場,發送有關俄羅斯中小企業的數據,與外國合作伙伴建立業務、技術、科學聯系,從而進行商品銷售。該網絡由全世界53個國家以及約250個區域聯盟組成,該網絡的成員通過一個數據庫相互連接,使他們能夠在該網絡的所有國家分享信息和技術。EEN和EICC合作的結果是建立了一個外國和俄羅斯公司有關商業查詢的數據庫,通過這些數據庫開展工作大大便利了海外市場的運作。出口中小企業資助協調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為中小企業出口活動提供信息、分析咨詢和組織資助,并鼓勵俄羅斯企業進入國際貨物、服務和技術市場,所有這些都要進行市場調查,向國外傳播企業信息,組織與國外合作伙伴的會議和談判,達到產品標準化的目標。EICC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出現兩個問題:第一,在產品出口對應國家進行產品認證的困難,EICC的活動并不總是能滿足企業對此類信息的需求。應該對企業進行更清晰的通知,告知其產品出口國的法律。第二,緊張的金融環境和從國外籌集資金的困難使中小企業出口商無法獨立地將其產品推向國外市場。區域經濟共同體的資助是有針對性的,并非所有中小企業出口商都能夠在出口到國外市場時得到區域經濟共同體的援助。
俄羅斯政府對中小企業出口的金融支持領域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各區域中小企業對政府可能采取的出口資助措施缺乏了解;
(2)一些出口財政資助機制的實用性不夠,使得中小企業出口商在獲得資金方面遇到了很多實際問題;
(3)獲得資金程序的復雜性。從出口商向中小企業提出融資申請到獲得融資往往需要很長時間。中小企業出口商面臨大量的制度要求,交貨時需要提供一系列文件,如必要的許可證以獲得額外資金額度;
(4)開展對外經濟活動存在的制度性障礙。
俄羅斯某些地區在不同時期缺乏甚至沒有關于國家出口資助資金的統計數字,無法詳細地評估公共財政資助出口的效力。某些部門立法不完善,外部經濟條件復雜。為了改進和確保俄羅斯國家出口財政資助系統的有效運作,建議采取下列措施:
(1)改進向出口商提供財政資助的機制,以優惠條件提供新的金融產品,并為特別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代表提供出口擔保;
(2)增加中小企業出口所需的財政資源;
(3)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使出口型中小企業更容易獲得資金,并鼓勵金融機構以更有利于出口的條件提供出口信貸;
(4)完善對出口型中小企業的稅收支持機制,對增值稅退稅機制進行透徹的闡述;
(5)建立一個單一的信息數據庫,顯示國家和私營部門對中小企業出口的財政資助水平。
將俄羅斯國家出口財政支持制度與發達國家的經驗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以下主要特點。第一,發達國家出口資助系統的特點是資助工具的有組織和多樣化。例如,美國和英國的特點是出口商獲得融資的條件很優厚,這些國家的政府在出口資助的不同階段采取了直接和間接措施。歐盟主要國家除了主要的出口資助措施外,還特別注意通過吸引外國投資者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出口機會來促進投資。俄羅斯的出口支持體系遠不如西方國家,主要原因是西方國家政府資助系統的發展歷史長,聯邦和地區兩級資助工具也更加多樣化。第二,更加注重出口融資便利性,特別是對新興出口商而言。俄羅斯中小企業出口商在收集所有必要文件方面遇到一些實際困難,對許多新興出口商來說,提供出口資助的公共金融機構的一些要求實際上很難滿足。資助機構即使確實為出口資助提供資金,申請資金的時間也很長,相比之下,大多數發達國家,出口商可以在三個月內獲得融資。
參考文獻:
[1]Hashim F.Challeng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Es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the case of Malaysi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y,2012.
[2]Gencturk E.F.,Kotabe M.The effect of export assistance program usage on export performance:a contingency explan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1.
[3]Rodriguez J.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J].Prometheus,2007.
[4]Shkolyar N.A.Adjustment of the export support system: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J].Russian foreign economic bulletin,2014.
[5]Du J.,Banwo A.Promoting sme competitiveness:Lessons from China and Nigeria[J].American Advanced Research in Management,2015.
作者簡介:葉蓮娜(BABIKOVA ELENA)(1995- ),女,國籍:俄羅斯,集美大學海外教育學院,2018級俄羅斯留學碩士生,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學;陳蕾(1981- ),女,福建莆田人,金融學博士,集美大學財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資本市場與宏觀金融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