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煥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思想價值觀念養成的關鍵時期,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關鍵時期。因此,要正視學生心理健康品質的培養,在開展班級管理時,先要做到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教育能力,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要營造良好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同時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與家長攜手合作,全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才能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從而讓學生形成一個健康心理品質的人。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品質;健康心理
眾所周知,心理健康狀況是評判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標準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也成為了當下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敏感時期,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問題也逐漸顯露。當學生遇到心理問題而不及時疏導、解決,將會阻礙學生們的成長,讓他們陷入更自卑、自大的境地,而使人格的形成也走入了極端。因此,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是一個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
一、提升自身心理素養和教育能力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和引導者,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是學生行為規范的標本,甚至班主任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教育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健康的養成。因此,作為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在遇到教學任何出現的問題時,都能夠用專業的心理來應對和解決,從而讓這健康的心理素質去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不自覺影響下養成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
比如,我帶的班級,叛逆心理的學生比較多,但是我從不選擇逃避地去解決問題,而是先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和教育能力,不管學生出現任何刁難的行為,我都能夠去包容,而不是大發雷霆,引起學生的反抗情緒;而在學生出現了心理問題時,我便及時加以指導,私下先找他們進行聊天,了解他們心理問題出現的癥結,再從他們自身身上幫助他們去分析解決的方法。
打鐵還需自身硬,而作為一個班級的大家長,班主任先要做到的是提升自己的心理素養,以心理影響心理,以教育能力來打動感化學生,讓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品質,讓學生能夠快樂地成長。
二、營造良好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班級是學生在學校的主要活動學習場所,是學生成長的家園,更是學生人格、品行、道德和修養養成的重要場所,顯然,班級的氛圍特點直接影響了一個學生的健康心理的發展。因此,作為班主任,要以良好的修養管理班級,努力給學生營造良好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讓這氛圍去感染和滲透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健康的心理品質,讓學生成為一個努力積極向上的人。良好班級氛圍的養成,需要班主任起主導作用,如制定目標時,班主任可以大到給班級制定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讓學生為班級榮譽去努力;小到給班級中的每個同學制定一個小目標,讓同學之間互相監督、互相競爭、互相進步,從而營造出了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特點;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班級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們養成互相合作的習慣,讓學生們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的真諦,從而促進了老師與同學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感情,最終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實現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如,我帶領班級時,我一直秉承著良好的班集體是一個學生心理健康品質養成的基礎,只要培養出一個良好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品質便會油然養成。因此,我一般都會給學生們設置目標,例如這個學期的期末成績,全班要平均分達到95分以上,就會有獎勵,而學生在這目標的獎勵之下,在期末的那段時間都積極努力學習,同學們互幫互助,班級濃厚的學習氛圍慢慢地形成著,最終通過班級同學的努力,學生們最終達到了目標,突破了自己,這就是良好班級氛圍養成的重要性。
良好的班級氛圍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能夠讓學生們在其中體驗到幸福感、歸屬感和責任感,從而滿足了學生們健康心理品質養成的需求,讓學生們樹立起對人生的自信心。
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合作
初中階段,學生們的心理情感發展比較豐富,加上他們本身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從而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就顯得嚴重。班主任既是知識傳授者,又是班級中的中堅力量,單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能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出現的心理問題,因此,為了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及時通過電話或家訪的形式把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反饋給家長,讓家長認識到心理健康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再跟家長溝通一些正確引導孩子健康心理成長的一些引導方法,讓家長懂得心理健康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形成的,從而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三觀要端正,耐心點出孩子的問題,并幫助他們解決。
例如,九年級有一男生行為非常孤僻、反抗心理特別強,多次在班級中與我和同學們頂撞,我也多次與他私下交流,還是不能夠感化他的叛逆心理。無奈之下,我就聯系了這學生的家長,了解到學生的心理問題原來是家長不打不成材的理念一手造就的,因此,我先跟家長反饋了學生在學校的情況,讓家長認識到孩子這種表現給自己帶來的危害,并做了家長的思想工作,希望他改正教育理念,多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多去關心孩子,多去理解孩子,家長欣然接受了,也開始配合我的工作,用耐心來教育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位學生的逆反心理有所收斂,臉上也開始有了笑容。
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策略是多元的,但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和卻是學生健康心理養成的法寶,與家長的合作,不僅能夠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們的心理狀況,更能夠全面地解決學生們的心理問題,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如花兒般成長,含苞待放。
綜上所述,健康的心理品質對一個學生的成長重要性來說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初中階段,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也是任重而道遠的,因此,作為班主任,要擺正自己的心態,面對學生的異常心理問題,要及時用包容之心來指導他們,用愛心來感化他們,在堅持不懈的管理實踐中,全面把握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探討出更加有效的培養學生心理健康品質的有效方法,為學生們的全面成長保駕護航,為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健康人才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周芹,論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0):106
[2]丁慶輝,淺議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26
[3]呂婷,初中班主任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方式研究[J],才智,2019(1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