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報設計豐富多變的樣式是大多數設計師喜歡做海報的一個主要原因,隨著現在互聯網的快速推廣,海報的形式也在隨之發生變化。海報設計在設計時既要保持設計是流行風格,又要對大眾保持一定的接納度,所以在海報設計中的設計語言對海報設計有著直接的表達作用。本文形式美法則的角度闡述了設計語言在海報設計中的作用,而在隨之現代多種媒介的出現,海報有了更多的表達方式,同時也有了更大的挑戰,如何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來表現海報的更多特點是現在設計師所需要面對的。
關鍵詞:海報設計、形式美法則、視覺形態、創新
內容:
一、節奏與韻律在海報中的作用。
二、對稱與均衡在海報中的作用。
三、變化與統一在海報中的作用。
四、對比與調和在海報中的作用。
一、節奏與韻律在海報中的作用。
節奏和韻律的起源于音樂,這種節奏關系的強弱給以心靈上的撫慰,即使你不能用語言描述或者看見這種變化,讓你感受到藝術的升華。這些美學因素在設計中體現的作用也是一樣的,在海報的編排中,畫面中的顏色、圖形、顏色等元素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存在畫面中,或大或小,或明或暗,這種大小和強弱關系的變化體現出的節奏感讓畫面產生了韻動之美,這種節奏關系的產生帶來的影響效果在設計中是一樣的,當我們在進行海報的文字編排時,畫面中的文字和圖片的節奏關系是通過各個元素之間的位置擺放和關系變化所嶄新的,這種節奏關系確實是各個元素之間通過不同的形式語言進行相互融合。所謂的節奏是各個設計元素之間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影響,他們在編排中不斷的進行連續組合,改變其中的前后位置關系就能造成主次關系的重新排列。它使得海報中的元素和畫面關系極為豐富多樣,這種韻律性的視覺感官造就了飽滿的視覺層級關系。
二、對稱與均衡在海報中的作用
在對稱的定義中,要求的是一個畫面里必須呈現出2個或者2個以上的視覺元素以規律的秩序進行擺放,這種擺放是以橫軸或者中軸來表現的,給人帶來虛實強弱的前后對比關系。人們在感知事物時的心理感受是會發生變化的,在生活中,我們看見貼滿喜字和窗花的視覺排列方式時,內心的感覺是圓滿和完美的,這種寓意著安定的視覺語言給人以幸福的感覺,這種也是對稱與均衡呈現的視覺感受,在我們設計海報的時候,通過對設計語言的均衡擺放,衡量視覺元素的數量和色彩,讓這些元素在畫面達到平衡的美感。
三、變化與統一在海報中的作用
變化和統一是形式美的總規律,變化是將幾個完全不同的事歸納在一起,體現出一種差異性,大小、顏色、字體方向、虛實都是變化中所常用的表現方式。統一就是把一些不同形態的元素進行和諧的處置,形式整個畫面都是一種有機統一的整體感。布魯諾認為,世界的多樣性造成了世界的美,如果整個宇宙都是由完全一樣的元素組成的,世界的美就不復存在了,元素的多樣性造就了我們現在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我們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追求的是變化中進行統一,統一中也有變化在其中。
如果在畫面中沒有統一來規范元素的排列,就會形成畫面中的視覺元素亂的感覺,整個視覺元素堆疊在一起,畫面的層級和主次關系不能分開。統一是讓海報中的設計元素保持視覺上的一致,讓其處于和諧的框架里,變化和統一是相輔相成的,缺少了其中任何一個都會讓畫面顯得單調乏味。
四、對比與調和在海報中的作用
在現代海報設計中,設計師們通常采用一些對比強烈的顏色來進行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區分,在顏色進行對比時,就呈現出顏色之間的差異性。海報設計里的絢麗的顏色對比,呈現出了信息之間的差別,這種視覺對比呈現了豐富的視覺層次和立體感。在視覺感知里,這種顏色之間的強對比關系能夠加深用戶對海報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達到信息傳達的作用。
設計師為了在海報表現一個主題,通常會把幾種顏色進行混合處理,經過調和后的顏色在畫面中會呈現出一種和諧的視覺效果,這種和諧感可以緩和對比顏色帶來的沖突感。
五、總結
形式美是對形式的一種系列認知的系統表達,養成對形式美的敏感有利于我們在設計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學生掌握理性的設計方法,而不只是像藝術那樣進行感性的表達,讓學生學會通過形式美法則來打造畫面是做設計的一種基本技能。對設計而言,形式感的打造通常具有數學性,由比例、對稱等數學關系推導出各種形式感,這種數學形式的培養在對學生的教學中也有著積極的作用,這種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的特點既是設計這門學科的復雜性。
我們在設計海報時,創意、字體和圖片是三個非常重要的視覺元素,創意是海報的生命,這種生命在貫穿在海報的整個畫面中,海報是通過多種的元素來傳達設計語言的,通過創新的方式來傳遞海報里的信息,可以更快的在海量海報中脫穎而出,可以提升產品在用戶心中的品質感,所以在商業設計中海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商業設計海報抑或是表達個人觀點的藝術性海報,創新的都是以服務用戶為前提,企業在請設計師做設計的時候出發點也是以更好的賣貨或者是提升品牌行的,只有設計更好的為企業服務才能獲得源源不斷設計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日]佐藤直樹+ASYL.海報排版基本的基本[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
[2] [美]埃米·格雷弗.國際版式設計基礎教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
[3]劉 行.海報海報設計中信息傳達方式的研究[J]. 美術教育研究,2013
[4]王紹強.設計中的點線面[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5]伊延波,張建設.意象思維與創意表達[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6] [日]伊達千代.版面設計的原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7]顧建華.藝術設計審美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8] [美]喬納森·費恩伯格.一九四零年以來的藝術—藝術生存的策略[M].王春辰,丁亞雷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9] [英]B·鮑桑葵.美學史[M].張今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10] [英]W·C·丹皮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M].李珩譯.張今校.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11] [美]羅伯特·威廉姆斯.藝術理論—從荷馬到鮑德里亞(第 2 版)[M].許春陽,汪瑞,王曉鑫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呂欽(1987.3.14),男,漢族,籍貫:湖北荊門,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廣州工商學院美術學院專任教師,碩士學位,專業:美術學,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