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毛亞平
(湖南師范大學,長沙410081)
近年來,國內外商業丑聞頻頻爆發,各種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接踵而至。自2003年美國的“安然事件”后,我國也相繼出現了浙江金華“地溝油”事件(2011)、浙江新昌“毒膠囊”事件(2012)、五星級酒店“萬能抹布”事件(2018)等等。這一系列事件的爆發引起了民眾對企業的信任危機,同時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威脅,因此企業誠信迅速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當下,企業經營管理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發展一種領導理論來重塑下屬的信心、希望和樂觀,在這一背景下,真誠型領導(Authentic leadership)理論應運而生,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
真誠型領導是一種具有特殊領導力特質的領導方式,它既相似于其他領導方式,又區別于其他領導方式。目前,國內已有諸多學者對真誠型領導的有關文獻進行了回顧和梳理,[1-5]主要是通過定性分析的方法系統地回顧了前人關于真誠型領導的定義、結構和測量方法以及其影響因素等,并針對其分析結果對未來研究提出了展望。
但是,當前關于真誠型領導文獻回顧的研究皆采用了定性分析法,鮮有文章采用定量分析法。尤其是利用可視化技術,通過知識圖譜將大量數據信息清晰、準確解讀的文章寥寥可數。因此本文將運用CiteSpace對國內外真誠型領導研究進行定量分析,繪制基礎信息圖譜、關鍵詞共現圖譜以及文獻共被引圖譜,清晰地展示該領域的研究全景、發展軌跡和熱點話題,同時結合相關文獻,分析其未來發展趨勢。
“真誠”一詞源于古希臘哲學,指忠于自己,成為真正的自己;真誠型領導是一種新興領導理論。Luthans和Avolio(2003)[6]認為,真誠型領導來自積極的自我能力和組織發展高度融合的過程,會給領導和員工帶來更好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行為,從而促進積極的自我發展。George(2003)[7]認為,真誠型領導者具有明確的目標和較強的自律意識,能夠根據自己的本性領導他人,從而建立持久不衰的組織。Avolio(2004)等[8]認為,真誠型領導者是指那些對自己的形象和行為有著深刻認知,能夠客觀地了解自身價值或道德觀、知識和長處的人。Ilies(2005)等[9]提出了一個真誠型領導四因素模型(自我意識、無偏處理、真實行為和真實關系定位)。國內學者謝衡曉(2007)[10]通過對華人的實證研究發現,在中國本土化情境下的真誠型領導者具備下屬導向、循規蹈矩、領導特質、誠實不欺和正直無私的優良品質。Walumblwa(2008)[11]從測量的角度,將真誠型領導定義為一種能夠利用并促進積極的道德氛圍和心理能力的領導方式,可以促進自我和下屬積極心理能力和正面道德氛圍的發展。
如表1所示,通過不同學者對真誠型領導基本內涵的界定可以發現,真誠型領導的核心是真誠性,其本質是領導者對自身的認知。
在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選擇數據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Authentic Leadership”或“Authentic Leader”為標題,時間跨度為2001-2019年,一共檢索到347條文獻題錄。
在中國知網上,設置時間為2001-2019年,以“真誠型領導”為主題詞,跨庫檢索學術期刊和博/碩論文,共檢索到中文文獻46篇,排除標題非“真誠型領導”的文獻,最終有效文獻為36篇;以“真實型領導”為主題詞,跨庫檢索學術期刊和博/碩論文,共檢索到中文文獻207篇,排除標題非“真實型領導”的文獻,最終有效文獻為116篇;以“誠信領導”為主題詞,跨庫檢索學術期刊和博/碩論文,共檢索到中文文獻225篇,排除標題非“誠信領導”的文獻,最終有效文獻為60篇。真誠型領導又稱誠信領導、真實型領導,故而三者同義;為方便統計數據和展示圖譜將三者的有效文獻加總,統一用真誠型領導命名,得到的最終有效文獻數量為212篇。
如圖1所示,在2001-2019的時間跨度下,國外關于真誠型領導的研究始于2006年,共發表3篇文章,2007年發表1篇文章,此后兩年內未曾發表過文章,自2010年起文獻發表數量顯著增多,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在2018年達到了歷史新高(70篇);而國內學者對于真誠型領導的研究自2010年起開始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2016年達到了最高峰(37篇)。目前國內發文量較少,我國對真誠型領導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

表1 學術界對真誠型領導的定義

圖1 2001-2019年國內外發表的文獻數量
如圖2所示,文獻發表數量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為美國、加拿大、中國、英國、澳大利亞、西班牙、巴基斯坦、南非、葡萄牙和印度。其中,美國學者發文量最多,占比29.683%;其次是加拿大,占比10.086%;中國緊接其后,發文量排名第三,占比8.357%。

圖2 文獻發表量排名TOP10的國家
CiteSpace是美國德雷賽爾大學陳超美博士開發的一款分析科學中潛在知識引文的可視化軟件。由于其是通過可視化的手段來呈現科學知識的結構、規律和分布情況,因此也將該可視化圖形稱為“科學知識圖譜”。運行CiteSpace軟件,將規范化的文獻題錄載入運算,設置2001-2019年的時間切片為1,閾值為前50。
為了進一步探討真誠型領導的研究熱點,設置節點類型為關鍵詞,選取每年度前50位的文獻作為熱點來源,根據高頻主題詞的頻次來分析該領域的發展趨勢和研究熱點,以較為準確、全面地把握真誠型領導研究的動態演化特征。
如表2所示,摘錄了citespace運行結果排名前二十的關鍵詞(表的左側為國外真誠型領導研究的關鍵詞分析表,右側為國內真誠型領導研究的關鍵詞分析表),它們代表了該領域的熱點主題和發展方向。關鍵詞分析結果表明(見表2),真誠型領導出現的頻次最高,是該研究領域最主要的標簽;有一些高頻關鍵詞與員工的行為有關,如工作態度、工作滿意度;另一些關鍵詞涉及真誠型領導風格的前因后果變量,如員工建言、創新行為;還有一些關鍵詞涉及真誠型領導風格的中介和調節變量,如心理資本、心理授權。此外,還有一些關鍵詞是與真誠型領導相似的領導類型,如變革型領導、道德型領導。

表2 國內外關于真誠型領導研究關鍵詞一覽表
時區圖又稱主題路徑圖,它是將關鍵詞與時間聯系起來,從而清晰呈現所分析數據集的發展脈絡。圖中的每一個節點代表進行一個重要關鍵詞,節點越大,表明該關鍵詞出現的次數越多。
如圖3所示,國外學者對真誠型領導的研究起步較早,是當時研究的主流;同年較為熱點的話題還有績效(performance)、影響(impact)、授權(empowerment)等;2011年,學者們對行為(behavior)、態度(attitude)、組織(organization)進行了探討;2012年,學者們針對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建言行為(voice behavior)等展開研究;2013-2019年,學者們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工作敬業度(work engagement)、真誠性(authenticity)等員工層面上。

圖3 進制國外關于真誠型領導研究關鍵詞時區圖
圖4展示的是國內關于真誠型領導研究的演進過程。自2007年起,學者們便開始研究誠信領導;2011年,學者們熱忱高漲,對真誠型領導進行大力研究;2013年,學者們引入了心理授權、心理資本等中介(調節)變量;2015-2019年,學者們將研究視野慢慢轉向為真誠型領導對員工行為和組織領導的研究、真誠型領導的多重中介研究,以及真誠型領導與其他領導風格的對比研究等。

圖4 國內關于真誠型領導研究關鍵詞時區圖
關鍵詞聚類是通過算法將關系緊密的關鍵詞進行聚類,為每個關鍵詞設定一個值,把同一聚類中值最大的作為該類別的代表。
如圖5所示,citespace自動將其聚成了九類,數字越小,聚類所包括的關鍵詞就越多。圖中用于標記是否適宜聚類的指標Modularity Q=0.4642(一般認為Q>0.3聚類結構顯著),故此聚類結構較為顯著;聚類內部相似程度指標Mean Sihouette=0.6741,(一般認為S>0.5聚類結構合理),故該聚類較令人信服。

圖5 國外關于真誠型領導研究關鍵詞聚類分析圖
圖6展示的是國內關于真誠型領導研究的關鍵詞聚類分析圖。運行citespace,系統自動將其聚成了五大類,每個類別的關鍵詞分別為權利距離、工作績效、誠信領導、組織支持感和真誠型領導。其中Modularity Q=0.5245,聚類結構顯著;Mean Sihouette=0.5263,聚類合理,可令人信服。

圖6 國內關于真誠型領導研究關鍵詞聚類分析圖
綜合以上關鍵詞圖譜分析,真誠型領導的研究熱點呈現三大趨勢:一是直接以“真誠型領導”為研究對象的占絕大多數。無論是在web of science還是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檢索,直接以真誠型領導為研究對象的文章占1/2。近二十年來,學者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真誠型領導對相關變量的影響,出現的高頻關鍵詞主要有建言行為、員工滿意度、工作態度等等。二是引入中介或調節變量。在科學研究中,單變量分析能夠快速反映變量間的基本關系,但要想厘清其內在的深層次影響機制,引入中介及調節變量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關鍵詞中就出現了比較熱門的中介及調節變量,如組織承諾、心理資本、真誠性等等。三是比較不同類型的領導風格。單一的領導風格很難看出其利弊,與不同類型的領導風格形成對比,挖掘其潛在價值是當代學者研究的主流方向;根據上述圖譜分析,不難看出學者們熱衷于研究授權型領導、變革型領導等領導風格與真誠型領導的關系。
文章運用Citespace對近20年來關于真誠型領導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知識圖譜分析。研究發現,國內外學者主要的關注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真誠型領導的前因變量及結果變量。通過文獻閱讀和繪制知識圖譜,發掘大量關于真誠型領導的研究皆來自對其前因變量及結果變量的探討,如工作幸福感、工作績效等等。二是對員工行為的影響。近二十年來,學者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真誠型領導對員工行為的影響,如工作滿意度、員工建言等等。三是引入中介變量和調節變量。尋找合適的中介或者調節變量能夠更有力、多方面說服讀者,因此學者們在這方面也做出了大量努力,如以正面心理資本為中介變量、以個人傳統性為調節變量等等。四是與其他領導類型的對比。與不同的領導類型進行對比,其優勢劣勢可以迅速彰顯,如與變革型領導進行比較,與公仆型領導進行比較等等。總的來說,經過國內外學者們的不斷努力,關于真誠型領導的研究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和發展。為了后續研究能夠精準定位,快速上手,提出三點展望:一是尋找更多的中介變量(調節變量)。盡管已經有這方面的研究,但找到更多的中介變量(調節變量)進行跨層次、多變量的研究也許會得到不一樣的結論。二是與不同類型的領導風格比較。在閱讀相關文獻資料時發現討論真誠型領導與其他類型領導風格關系的文章占少數,主要是與變革型領導和公仆型領導進行了對比,后續學者們可以嘗試將其與道德型領導、服務型領導等進行比較。三是另辟蹊徑。透過知識圖譜與研究資料,關于真誠型領導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都產生了積極影響,但事物皆有兩面性,有好必有壞,今后或許可對其產生的消極影響進行突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