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錫亮
在語文教材中,古詩詞占有的比重很大,這是因為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優秀的組成部分,其表達的內容對小學生來說教育意義十分重大。然而,就當前小學的古詩詞教學來說,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小學生漢語基礎不高,他們認為古詩詞中有些句子晦澀難懂是正常的,學習中只是注重于背誦全詩,對古詩詞內容的學習談不上快樂,學習興趣不大,對于古詩詞中所表現出的美感難以體會。這些都表現了我們古詩詞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為此,教師應從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角度出發,在古詩詞教學中體現品析鑒賞的教育理念,通過對古詩詞的品析鑒賞,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注重古詩詞品讀鑒賞教學中的朗誦,發展學生的語言素養
在小學教授我國的古詩詞時,必須注重學生語感的發展和朗誦的重要性。從語言素養培養的角度引導學生通過朗誦直觀地感受語言的神奇,是積累語言的必由之路。而語言的積累是構建和應用語言的基礎條件,因此朗誦在小學語文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詩詞韻律豐富,通過古詩詞的朗誦和吟誦,小學生可直接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語言的魔力,從而增強語感鍛煉。古詩詞的朗誦由于語言的變化而發展很快,尤其是現代白話和普通話時代,因此在朗誦古詩詞時要注意技巧和方法。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經歷了顛沛流離的遷徙生活定居不久后寫的一首詩。他在成都定居,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朗讀時,可以利用音樂營造舒緩歡樂的氛圍,讓小學生隨著音樂朗讀,更加投入情感。只有沉浸在詩中所營造的氣氛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古詩詞所傳達的意義。在充分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分不同角色朗讀,更準確地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調、內心想法和感受,也能更好地調動多種感官。學生可聽可讀,在看、悟等感知和綜合理解的過程中,升華古詩詞朗誦的別有洞天的境界。可見,朗誦古詩詞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直觀感受語言的神奇,對小學生語言知識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實施古詩詞品讀鑒賞的現場演繹改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在鑒賞古詩詞時,教師應借助各種輔助手段,讓學生在實際接受的基礎上,體驗詩詞情感,感受古人的思想感情。動畫、情景劇、演示讀物、圖形解說等都可以與古詩詞鑒賞相結合,豐富學生的情境體驗。教學時,教師要合理選擇,引導學生開展古詩詞鑒賞活動。
比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就是一首形象感很強的詞——風景和眾多的人物形成了整體和諧的氛圍,舒適和愜意之感流淌在詞的字里行間。課堂上,教師可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改編教材為劇本,劃分學習小組進行現場解讀。學生在面對本文教科書劇的創作時,可能會一頭霧水。老師跟進,要求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情節,以互動人物的形式呈現詞的藝術形象。學生逐漸走進劇場,成功地創作了教科書劇式的劇本。進入課堂演繹環節,學習氛圍被推向高潮。由于解讀有不同的版本,在課堂解讀中也有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教師組織學生反饋,將課堂教學引入學習環節。
古詩鑒賞本來就無規范的格式,教師從創作教材劇的角度進行指導,從創作的視角出發。詩歌鑒賞教學穿越了時空旅行,通過演繹的過程,學生仿佛回到了詩人生活的時代,獲得了深刻的情感體驗。在古詩鑒賞中,引導學生從更廣闊的視野去發展和探索,可以讓學生獲取新的認識,達到傳授文本的目標。
三、通過古詩詞品讀鑒賞發展思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古詩詞通常具有藝術美、藝術性強的特點。因此,古詩詞是審美修養的良好來源。在教授古詩詞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藝術鑒賞,引導學生分析古詩詞,展示和體會詩詞獨特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首先,教師要采用情景教學法來品味和欣賞古詩詞,通過情景創設的方法盡可能結合教學內容靈活變化,避免造成乏味的情景,束縛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可以用生動的語言讓學生想象穿越詩詞中描繪的情景,或通過圖片和視頻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古詩詞的場景。前者可以隨時使用,后者最有效。最好不要在課前給學生看,因為這可能會限制學生對詩詞的想象。此外,要運用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方式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深化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例如,在教《泊船瓜洲》這首詩時,可以將詩中水、鐘山、春風、明月的意象描述與詩人寫詩的背景相結合,使學生在對以上意象把握的情況下,在腦海中形成一幅畫,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在課堂結束時,教師可以使用照片和視頻來加深學生的感受。在教授《泊船瓜洲》這首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觀看視頻后,結合課堂所學內容,結合眼前畫面中的場景和自己對詩人的理解,從詩人的角度寫出一篇現代味濃郁的文章。這樣,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創作,使學生在加深對古詩詞理解的同時,發展自己的寫作能力。
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不能僅停留在表面上,而要能夠體會到古詩詞的藝術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有興趣學習古詩詞。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古詩詞的鑒賞,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能力。
古詩詞教學自有規律。在古詩詞品讀鑒賞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古詩詞的朗誦與鑒賞,通過實施古詩詞品讀鑒賞的現場演繹改編和古詩詞鑒賞來發展思維,對古詩詞所表達的形象、情感、主旨進行形象化的探索,形成系統的認知能力。古詩詞鑒賞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