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帥,高春華,俞 超,盛運云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杭州 310003
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為一項高級器官支持技術在危重癥臨床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1]。ECMO器官支持技術費用高昂,護理要求高,涉及細節頗多,步驟繁瑣,護理行為稍有不慎就會影響整體臨床治療效果,甚至造成嚴重安全不良事件。查檢記錄單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對重要環節進行質量檢查,借此保障整體安全,是一項公認的安全管理工具。為提高ECMO支持治療的監護質量,結合科室實際情況,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設計了ECMO護理查檢記錄單應用于臨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通過回顧性調查與根因分析,發現目前臨床發生ECMO相關并發癥主要由于床邊護理過程缺乏全面評估,忽視細節,未及時發現造成的。因此,基于臨床現狀和需求,設計ECMO護理查檢記錄單。該記錄單正面為眉欄、每班評估記錄、每小時評估記錄。眉欄部分包括日期、姓名、住院號、床號、主要診斷、模式。每班評估記錄與每小時評估記錄具體項目參照相關文獻[2-7],其中每班評估記錄包括管道護理、儀器檢查、實驗室指標等,每小時評估記錄與危重患者病情流程記錄實時匹配。監測內容包括激活全血凝固時間(ACT)、出血、血栓、氧飽和度(SpO2)、吸入氧氣濃度(FiO2)、體溫(T)、儀器設備查檢與參數(ECMO主機、氧合器、空氧混合器、控溫儀等)以及患者情況等。見表1。
患者ECMO上機成功后第一時間啟用ECMO護理查檢記錄單,責任護士按照記錄單每班評估內容逐項評估;交接班時,交班護士與接班護士共同按照記錄單評估內容于床邊共同逐項評估,評估結果無異議后記錄。記錄單主要涉及ECMO機器運行和ECMO導管相關亞??苾热?,每小時評估記錄的項目則按病情實時填寫。每張記錄單均留檔保存患者病歷中,每天由護理質控組長督查完成質量,包括:眉欄填寫完整,表格各項填寫真實、規范、及時、有效,簽全名。當患者轉科、出院或死亡時,病歷質控護士再次檢查ECMO所有記錄的完整性和規范性。每份記錄單隨患者病歷保存,交病案室管理。
3.1.1每班評估與記錄時間
比較記錄單使用前后每班評估與記錄平均時間(護士每次交接班時評估與記錄時間和÷總交接班次數)。
3.1.2護理關鍵點遺漏率
ECMO患者由護理質控組長督查每班次24項護理關鍵點(除最近一次實驗室結果)的質量情況,記錄并保存質控查檢單,同時點對點反饋給責任護士及時改進。護理關鍵點遺漏計數參照查檢內容項目,若每班評價記錄中缺失一項未查檢或錯誤記錄為遺漏計數1次;每班包含7~9個每小時評估記錄,只要一項護理關鍵點缺失1個時間點評估記錄或錯誤記錄為該項遺漏計數1次。比較使用記錄單前后ECMO患者護理關鍵點遺漏率,護理關鍵點遺漏率=(護理關鍵點遺漏總數÷班次÷24)×100%。

表1 ECMO護理查檢記錄單
3.1.3ECMO相關并發癥
比較使用記錄單前后ECMO患者ECMO相關出血、感染、血栓,ECMO系統異常等并發癥發生率(各類并發癥發生例數÷患者例數)。1例患者發生多次同種并發癥皆計為1例。
回顧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未使用ECMO護理查檢記錄單的16例ECMO患者,護理關鍵點遺漏總數為4 275項,涉及856班次,護士評估與記錄時間和為13 324 min;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使用ECMO護理查檢記錄單的22例ECMO患者,護理關鍵點遺漏總數為990項,涉及995班次,護士評估與記錄時間和為10 074 min。記錄單使用前ECMO患者每班護理評估與記錄平均時間為15.57 min,護理關鍵點遺漏率20.81%(4 275÷856÷24)。記錄單使用后ECMO患者每班護理評估與記錄平均時間為10.12 min,護理關鍵點遺漏率4.15%(990÷995÷24)。記錄單使用前ECMO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出血37.50%(6/16)、感染43.75%(7/16)、血栓18.75%(3/16)、ECMO系統異常18.75%(3/16)。記錄單使用后ECMO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出血22.73%(5/22)、感染9.09%(2/22)、血栓13.64%(3/22)、ECMO系統異常4.55%(1/22)。
對ECMO患者進行規范化護理評估與查檢記錄的意識隨著ECMO護理查檢記錄單的推廣使用在ICU日常工作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增強。通過該記錄單逐項查檢記錄及組長抽查監督,能有效保障ECMO患者護理措施的落實。記錄單使用能促使ECMO患者護理工作流程變得順暢,以此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保障醫療安全與護理質量。在未使用記錄單時,護士對ECMO支持患者進行評估、核查與記錄,憑主觀想象,不僅費時,而且常導致評估不全面、記錄不完整。在設計專項記錄單后,目的明確,針對性地指導責任護士對具體項目進行評估、核查與記錄,不容易發生護理觀察要點缺項漏項的事宜。護士在評估與記錄上所用時間從15.57 min減短至10.12 min,護理關鍵點遺漏率從20.81%下降至4.15%。評估與記錄所用時間在保證護理質量的前提下縮短了評估時間,進一步提升了臨床護士的工作效率。
ECMO救治低成功率與ECMO運行期間發生并發癥及處理不當有極大關聯。ECMO并發癥主要包括兩部分,即患者機體并發癥和ECMO系統各種異常[8]。患者機體并發癥為手術切口及插管部位出血、血栓、感染等,Vieira等[5]報道出血發生率為45.70%,血栓發生率為22.12%,感染發生率為9.44%。記錄單中設計了出血、尿色、ACT、血栓等觀察項目,每小時評估記錄增加護士對ECMO并發癥的關注度和警覺性,促使其早期發現,能盡早對并發癥進行預防和實施處置措施。同時,記錄單中設計ECMO管道刻度、管路固定、管路連接緊密性、管路下皮膚情況的評估與記錄,利于護士觀察、關注并處置。因此,臨床使用記錄單后,避免了ECMO運行期間患者不必要的機體和ECMO系統功能異常的并發癥,結果顯示ECMO患者出血發生率、血栓發生率、感染發生率、ECMO系統異常發生率等并發癥均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