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超
(蘇州大學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江蘇 蘇州 215006)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讓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體系,成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的重要途徑.
大學物理實驗是理工醫(yī)農類大學生的第1門基礎實驗課程. 在大學生開始接受系統(tǒng)實驗方法和技能訓練初期,同步做好課程思政教育,對于塑造學生的理想責任信念、培養(yǎng)求真務實品格具有基礎作用,對于后續(xù)實驗課程的立德樹人教育具有引導作用. 因此,大學物理實驗的課程思政教育得到了國內專家、教師的廣泛關注[1-9]. 目前采取的主要途徑是:
1)在課程資源中引入思政元素. 通過增加實驗背景與物理學史,引入愛國物理學家的故事,引領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愛國主義情懷進入實驗課堂[1-3].
2)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思政元素. 通過強化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過程管理,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作風、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和科學探索的精神[1-2,4-5].
3)在教學改革中引入思政元素. 通過物理實驗教學項目和實驗教學方法改革,融入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3,6].
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整個教育體系,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更需要在落小、落細、落實上下功夫,做到以小見大、潤物無聲. 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許多小事例、小過程都蘊含著大道理. 從小事例引出大道理,即以小見大,是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思政教育落實、落細的有效途徑.
課程思政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思政意識、思政能力以及道德水準,是課程思政成敗的決定性因素[6],合格的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教學能力[1,7]. 因此,教師必須有理想、有責任、有才能、有品格;另外,教師還必須具備傳道授業(yè)的意識與能力. 這樣教師才能“以小見大”,實踐課程思政教育.
作為大學物理實驗教師,課程思政的自覺意識較為關鍵. 教師的自覺意識主要來源于以下2方面:
1)教師自身在思政知識層面和道德修養(yǎng)層面的積累. 沒有廣博的課程思政知識,課程思政教育就成了無米之炊;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就會缺乏正確的價值觀,課程思政教育就沒了靈魂. 因此,廣博的課程思政知識和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是教師自覺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基礎.
2)教師自身具備的愛心、熱心. 教師只有對學生視如己出,才會自發(fā)地產生把學生培養(yǎng)成才的愛心,才會自覺地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以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要求學生. 因此,教師自身的愛心、熱心是教師自覺開展課程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礎.
作為大學物理實驗教師,做好課程思政教育,除了自身的課程思政知識積累與課程思政的熱心,還需要自覺做好表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出思政要求時,要率先垂范. 在家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課堂,教師是學生的榜樣. 只有教師具備為人師表的自律,做好表率,才能夠讓學生信服. 因此,打鐵還需自身硬.
要想在落小、落細、落實上下功夫,實現(xiàn)“以小見大”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實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以小見大”的切入點,能夠從小事例引出大道理,避免為了課程思政教育而生搬硬套. 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很多物理實驗背景都與愛國主義、求真務實、追求真理相關,很多物理實驗過程都與責任、品德、能力、修養(yǎng)相關. 通過小的切入點,建立課程思政橋梁,引出大道理,潛移默化實現(xiàn)課程思政教育的放大,是教師踐行課程思政教育的功夫所在. 因此,善于自尋切入點,實施“以小見大”教學法,是教師面臨的考驗.
蘇州大學具有120多年的歷史傳承,物理實驗室還存有蘇州大學前身各個時期的實驗器材,這些器材可作為課程思政教學的素材. 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使用這些實驗器材,通過觸摸歷史痕跡,樹立學生的理想責任. 例如,在雙臂電橋實驗中,使用了東吳大學物理系實驗工廠制作的電鍵式開關(圖1). 在課上介紹實驗儀器時,教師讓學生識別開關上的銘牌,當學生發(fā)現(xiàn)是東吳大學的實驗器材時,都很驚訝. 此時,教師會介紹此開關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并自然引出東吳大學的建立:19世紀中葉以后,清政府不敵英法俄日等國侵略,被迫簽下數(shù)紙不平等條約,美國人在中國設立了十多所學校. 然后,引用毛澤東主席的文章《“友誼”,還是侵略?》:參加八國聯(lián)軍打敗中國,迫出庚子賠款,又用之于“教育中國學生”,從事精神侵略[10]. 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今天在觸摸歷史痕跡之時,不能忘記屈辱歷史,牢記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要為建設強盛的中國而努力學習、奮發(fā)圖強.

圖1 東吳大學物理系實驗工廠制作的電鍵式開關
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是課程的主要目標,也是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切入點. 由于大部分學生接受過的實驗訓練較少,實驗動手能力較差,因此強化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與書本知識的學習同等重要. 因為建設強盛的中國不僅需要創(chuàng)新研究的科學家,還需要實現(xiàn)中國制造的大國工匠. 大國工匠的點石成金才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滴水穿石的打磨煉就的. 通過思政教育可以引導學生重視基本操作,強化基本能力培養(yǎng),避免眼高手低. 只有具備了扎實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才能造就更多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做貢獻的大國工匠.
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儀器設備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設施. 隨著儀器設備的不斷更新,高質量的國產儀器比例在不斷提高,新的功能也不斷出現(xiàn),這為課程思政教育提供了素材. 例如,在示波器實驗介紹屏幕光標測量功能時,可詢問學生:若沒有屏幕光標如何測量信號參量?然后引出我國老一輩科學家在儀器設備嚴重缺乏的條件下,如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fā)圖強,并最終完成了“兩彈一星”等科學壯舉,實現(xiàn)了我國科學技術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又如,在使用鼎陽SDG1010函數(shù)信號發(fā)生器時,學生發(fā)現(xiàn)儀器的顯示界面為多語言界面. 課程講解中教師可以引出:國產儀器設計多語言界面,是滿足全球其他國家的使用需求,表明中國制造正走向世界,影響世界. 因此,從儀器設備的發(fā)展可以展現(xiàn)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彰顯我國科技文化的自信.
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嚴格過程管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品德修養(yǎng)和求真務實人格的重要途徑. 實驗數(shù)據的測量、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是每個學生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必須經歷的基本過程,這一過程也可以成為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切入點. 在課程教學中,要求學生必須如實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嚴禁抄襲、剽竊、作假. 同時,對于如實記錄實驗過程中的錯誤現(xiàn)象與數(shù)據的學生,要提供改正錯誤的機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誠實誠信的品質.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發(fā)生的各種點滴小事也可以成為課程思政教育的切入點. 例如,少數(shù)學生聽課時會不自覺出現(xiàn)不雅姿態(tài),教師可以及時指出高素質的大學生要有優(yōu)雅的行為舉止. 又如,少數(shù)學生完成實驗后不做好儀器設備的整理歸位,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好整理工作. 并進一步引導學生要尊重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勞動成果,讓學生形成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識. 因此,通過教學過程的嚴格管理,可以逐步增強學生形成良好修養(yǎng)的意識,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
雖然大部分學生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只有1~2個學期,但是通過“以小見大”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能夠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現(xiàn)在:
1)學生重視基本操作、強化基本能力的自覺意識增強,特別是在實驗室開放時段,自覺進入實驗室進行自主學習并提高實驗動手能力的學生顯著增加.
2)學生如實記錄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的自覺意識增強,實驗報告的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3)學生具備良好修養(yǎng)的自覺意識增強,大部分學生課后主動做好實驗器材的整理工作,學生與教師禮貌地互動.
立德樹人需要在整個教育體系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核心價值觀、行為舉止產生影響,需要在落小、落細、落實上下功夫. 大學物理實驗是低年級大學生的基礎實驗課程. 在大學生開始接受系統(tǒng)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初期,做好課程思政教育,在后續(xù)實驗課程的教學中,對于大學生具有引導和塑造作用. 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通過從觸摸歷史樹立理想責任,從強化能力造就大國工匠,從儀器進步建立文化自信,從嚴格管理培養(yǎng)品德修養(yǎng)4個方面,探索了落小、落細、落實的課程思政教育途徑,提出了“以小見大”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思政教育放大法,并提出實現(xiàn)“以小見大”課程思政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踐行在無聲中潤物,在無聲中育人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