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應該突破傳統的職能定位,更好的參與到“三全育人”工作中來,尤其在科學規劃與布局校園、校園景觀規劃設計、建筑功能設計、規范施工管理等方面,需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
“三全育人”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核心觀點,即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程余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重在把思政工作和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因此除了教學單位之外,高校的其它相關職能部門也應該思考如何更有效的參與到育人過程中來,例如高校基建管理工作作為辦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在育人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理應承擔重要的育人責任。
在三全育人的視角下,高校除了教學單位外,其它服務教育教學的各個職能部門的定位也須圍繞“三全育人”概念相應調整職責定位,須將職能定位更進一步的融入到服務于學校的育人工作中來,而不是孤立于部門本身的職責定位。高校基建部門作為一個專業性和綜合性非常強的部門,如何結合基建工作的內容,更加有效的參與到“三全育人”工作中來,發揮基建育人的作用是一個值得梳理和思考的問題。
筆者作為一名在高校基建管理部門工作的一名黨政管理工作人員,對于基建工作參與到“三全育人”工作中來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和思考,認為在“三全育人”視角下基建育人工作能發揮出更加突出的作用,也能夠為高校培養人才方面做出更具體的貢獻。
一是高校基建管理部門可以科學進行校園規劃與布局,適應學校人才培養的需要。校園規劃是學校事業規劃和人才發展規劃在物質空間上的表現和落地,類似于城市總體規劃對于城市發展的作用,校園總體規劃也是學校戰略發展規劃的重要一環,是學校推動改革創新的有力抓手,同時也是學校實現長足發展和科學管理的物質空間基礎。高校基建管理部門結合學校的事業發展規劃,科學規劃校園的物質空間,通過校園規劃的布局,能更好的服務于學科發展以及人才培養的需要,尤其在當前“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做好校園在未來五到十年的科學規劃,建設一流的校園環境,能夠有力的去提升學校師生工作和學習的獲得感和歸屬感,從而更好的促進學校育人工作的開展。
二是高校基建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做好校園景觀規劃建設,突出基建管理工作文化育人作用。校園環境的最大特點和優勢就是獨特而又豐富的景觀環境,這也是師生關注的重點,究其根本,在于校園景觀環境是校園文化的載體,例如北京大學的未名湖、武漢大學的櫻花林、湖南大學的岳麓書院等,不僅因其優美的環境,更因其歷史淵源、文化積淀以及人文精神,吸引大批的學生報考就讀,筆者實地參觀調研了鄭州大學新校區的規劃,其中鄭州大學新校區的規劃在景觀規劃和建設上充分突出了中原文化歷史積淀,讓師生置身實地就能充分感知到文化的熏陶,將基建文化育人與景觀設計相融合,不僅能夠提升校園環境的整體質量,也能夠充分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讓基建管理工作中的基建文化育人功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三是高校基建管理工作可以優化建筑功能設計,滿足學習不同人才培養的需要。基建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是為學校教育教學,為學校培養人才服務,在區分不同人才培養目標上,應該進一步優化建筑功能設計,建筑功能的設計區分既要結合學校的類型,也要綜合考慮學科類型。例如教學類建筑在功能區域劃分及單體設計在追求校園空間高效、合理靈活運用的基礎上,還要結合人才培養的類型,有契合教學項目的設計理念和設計策略,創造一個功能齊全、布局合理、服務于教學的建筑,來實現建筑功能設計的初衷。圖書館的功能設計方面除了滿足傳統的圖書借閱的需要之外,還要考慮功能多樣性的設計,注重室內室外空間的流動和共生環境的創造,注重衍生功能的設計,滿足師生多樣化的需求。
四是基建管理工作可以通過嚴格規范施工管理工作,服務好學校的管理育人工作。管理育人是指高校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在履行管理職能過程中圍繞立德樹人所開展的各項工作,各職能部門的管理干部要將育人的理念滲透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即在實現學校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能的過程中,實現管理育人的職能,在基建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規范施工管理,例如在規范施工過程,保證良好的校容校貌,在施工過程中盡量避免因施工而導致斷水斷電,從而無法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以及出現類似的情況如何及時處理,當施工面過于廣大的時候,如何保證學生的健康和安全也是需要及時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文俊,王翔,劉建:高校基建“三全育人”的實踐與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9(1)。
[2]僬利平:高校基建工作在服務育人踐行群眾路線路徑研究——以北川醫學院為例[J]:赤子,2014(21)。
[3]李傳磊:搞好基本建設 ?優化育人環境——臨沂師專新校基建工作概觀[J]:臨沂師專學報1998(20)。
[4]王書生:以人為本,建立安全高效的校園基建管理模式。管理科學[J]:2010(2)。
作者簡介:覃文杰(1989年6月-),男,土家族,湖北宜昌人,助理研究員,研究生學歷,現工作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