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此背景下,課程思政的發展既是順應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積極探索,基于此,有必要對如何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元素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思政融合;問題;對策
2016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提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校的思政教育在中央的重視下不斷加強改進,高校思政教育取得明顯成效。但這種成績主要是在高校思政類課程中呈現出來的,在各類專業課的教學中依然存在重教學輕育人等弱化立德樹人的現象,出現了思政教育面臨孤島的困境
一、高校專業課思政融合的現狀
1、教師對于“思政教育”內涵認識不深入
很多專業課教師對思政教育的認知依然停留在思政教育就是負責思政課老師的事情,只要教授《思修與法律》、《毛鄧三概論》等基礎思政類課程的教師做好課程授課就可以了,認為專業課的功能只是教學生學習專業技能,與思政教育無關聯。
思政教育改革內涵有二,一是推進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思政課要守正創新,持續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外;二是構建“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學科思政”有機協同的育人格局,促成思政課教學和學生發展之間的契合、思政課作為主渠道與日常思想工作主陣地之間的結合、思政課與專業課建設之間的融合、理論講授與實踐育人的結合,努力培養出一批扎根地方社會、服務地方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由此可見,專業課需要與思政教育融合,與思政課一起構成新時代的思政教育改革體系。
2、教師對如何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元素存在困惑
思政教育具有涵蓋面廣、概念抽象、內容宏觀等特點,很多老師不知道如何將各種與價值觀有關的元素“潤物細無聲”的融入到知識性很強的專業課中。雖然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有共同的課程目標,即傳播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但是二者在課程講授方法上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課程思政往往采取一種比較潛隱的形式滲透于專業課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于潛移默化中接受主流價值觀念的熏陶;思政課程更多強調一種顯性的社會意識形態灌輸,通過系統化的課程體系,由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教師將各種社會主流價值觀及道德規范通過講授法等方式直接地傳授給學生,這一點對很多老師而言是很大的挑戰。
3、思政改革中,體系不完整
部分已經開展專業課思政融合試點的課程改革中,僅僅在課程內容上加入了思政要素,但缺少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考核體系等配套實施手段。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課程思政還僅僅停留在表面,并未進行實質性運行,從結果看,課程思政效果不明顯。
二、高效推進專業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對策建議
1、正確理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內在區別
思政課程主要指學校專門開設的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一系列顯性課程,在課程內容上主要是傳播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具有鮮明政治屬性的課程;課程思政是指“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節、各方面,實現立德樹人潤物無聲”,即尋求各科教學中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并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匯于學科教學當中,通過學科滲透的方式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思政課程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但是僅僅依靠思政課程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融匯于各科專業知識的教學當中,將育人目標貫穿于課程教育的全過程,恰到好處的將學科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結合,不僅能夠豐富學科教育的內容,而且也讓學科內容變得更加有深度,讓學科教學最終回歸到“育人”的本真目的,這也是新時代背景下穩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形成大思政育人體系的一個重要方向
2、加強與思政課教師的交流與溝通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背景下的新任務,對于絕大多數專業課教師而言都是陌生而富有挑戰的,只有對思政教育的內涵有準確、全面的理解和認知,才能為專業課思政元素的融入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對思政教育內涵的理解方面,思政課程教師有專業的優勢和從教經驗,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路人。為了提升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需要思政課的專職教師與其他專業課的教師保持互動,需要專業課教師主動與富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思政課程教師多交流、多溝通、多學習,從深度與寬度維度加深對思政教育的認識。
3、擴大考核范圍,創新考核方式
在考核中,將理論、時間和學生的日常表現納入考核范圍,采用多次考核做法,把養成教育貫穿與教學的各個環節,促進學生在道德方面的自我認識、自我調整、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樣性和綜合性,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自我評價和集體評價相結合、課堂表現與日常行為相結合,形成多角度、全方位考核評價學生的立體考核模式。
參考文獻
[1]譚曉爽.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8(04)
[2]趙欣.課程思政“課程”考核方案設計研究[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02)
[3]楊萌,劉雯,王建剛.課程思政在高職食品類專業課教學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以功能性食品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36)
作者簡介:尹愛飛(1984—),女,內蒙古赤峰人,學歷:研究生,職稱:副教授,從事房地產估價、房地產經紀、房地產開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