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姿淇 段擎云
摘要:學習態度是影響學生的重要因素,由對待學習的認知因素、情感因素、行為意識因素三方面構成。為促進體育舞蹈專項學生均衡學習、知行合一,本文從認知、情感、行為意識對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舞蹈專項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現狀調查,剖析學習態度形成的多重原因,以提高學生對專業及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為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良好的就業前景提供有益幫助。
關鍵詞:體育舞蹈;大學生;學習態度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體育舞蹈事業蓬勃發展,眾多學生通過藝術類考試升入大學,從事體育舞蹈專項的專修學習。站在國家人才培養的角度,培養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意義重大,可源源不斷為我國體育舞蹈事業提供專業性優秀人才[1]。但實際上體育舞蹈專項學生教育發展進程著實困難,其中最大問題在于學生缺乏端正嚴謹的學習態度。特別是近年來出現畸形的發展趨勢:一部分升入大學的體育舞蹈專項學生文化課基礎薄弱且“重藝輕文”,在專業訓練中揮灑汗水不留余力,課后努力練習毫不懈怠,對待文化學習毫不在意,曠課不及格等現象頻頻發生。一部分學生秉著考入大學萬事大吉的想法,既不提升專業技能又不重視文化培養,以散漫的學習態度得過且過[2],導致該學科學生缺乏對理想信念的追求,因掛科而難以畢業,阻礙了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專業水平地提高,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舞蹈專項學生的培養相比較于其他專業學生,具有一定特殊性,需兼顧學科學習與術科學習兩條截然不同的培養路線。教學方式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生培養的困難性。因此,培養體育舞蹈專項學生,不僅需要提高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提高學生對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為培養文化專業兼修的雙優學生而努力。
通過對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舞蹈專項學生進行專業課程及文化課程雙向學習態度的現狀調查與研究,有利于全面了解該部分學生的培養現狀及主要問題,剖析形成其學習現狀的多種影響因素,使學校教育能夠更加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為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良好的就業前景提供有益幫助。
二、結果與分析
(一)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學習態度的現狀
教育心理學理論中指出,學習態度是對學生成長、發展造成重要影響的關鍵因素。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及行為意識因素三方面組成[3]。學生最早形成的是認知因素,通常指學生對學習目的及學習意義的認識與理解,是學生對于所學習的對象、內容和結果帶有強烈主觀意識及評價含義的觀念。情感因素是指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因素基礎上形成的情感情緒。行為意識因素則是學生對于學習對象、活動的反映傾向,通常體現于學生在學習中的欲望與訴求。學生學習態度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意識這三項因素之間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為前提、協調統一的關系,共同促進學生學習態度的形成[4]。
1、學生的認知現狀
通過問卷,對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舞蹈專項學生上大學的發展目的進行調查。37.14%的學生升入大學的發展目的是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實現人生理想;48.57%是為了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為就業打為基礎;10%的學生則無長遠目標與抱負,認為在不違反校規校紀的情況下能夠平穩度過大學就好;4.29%則單純是為了獲得學歷文憑而上大學。由此可見,多數學生對于大學生活有明確的目標與追求,且不局限于當選手參加比賽這一發展方向;而確實存在少數對自身“零要求、零目標”的學生,但好在自我要求低且沒有目標的學生占極少數,這在改善學生學習態度上相對減少了難度。
大學生區別于中小學生,是一個身心逐漸成熟,在學習選擇上具有強烈價值判斷的群體。對于學習目標與發展方向,大部分大學生在入學前就有了明確的想法與概念。比起37.14%有明確目標希望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實現人生理想的學生,48.57%目標是為就業打基礎的學生在入學初期更需要得到老師的良性引導。因此,大學生入學初期是關鍵,這是能夠讓學生遠離根深蒂固的機械化學習習慣,進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的首要時期。
2、學生的情感態度現狀
通過問卷,調查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程度及部分學生不參加專業比賽的原因。51.34%學生極其熱愛本專業,45.71%一般熱愛,只有2.86%學生對本專業保持消極情緒。但71.43%的學生已經不再參加專業類比賽,這是困擾大學專業教師、影響我國體育舞蹈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剖其原因,影響學生不參加體育舞蹈專項類比賽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主要因素在于學生的個人層面及家庭層面。排在前三位的是:未來有其他規劃、比賽難度與壓力大和家庭條件不允許。54.29%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后有了新的目標與規劃,且不局限于本專業,大多數學生已經開始著手于學習其他專業知識;45.71%的學生放棄比賽的原因是因為比賽前期在金錢、精力、時間上的投入較高,但隨著我國體育舞蹈事業的蓬勃發展,選手提高成績越來越難,因此迫于壓力放棄;由于體育舞蹈賽事在世界各地廣泛開展,選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大環境下,對選手的專業技術水平、比賽次數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比賽開銷也逐漸成為學生不得不放棄比賽的一大理由,其中37.14%因家庭條件不允許無奈放棄。由此可見,學生對于專業的熱愛并不能成為其堅持訓練、比賽的唯一理由;而外在因素是影響學生發展方向的一大重要指標。
藝術生的文化學習狀態一直是阻礙其全面發展、另老師家長十分頭疼的重要問題。經調查,60%學生表示在文化課學習方面不感興趣。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中有六成認為學校所開設的多項文化課缺乏實際意義,難以運用到實踐之中,而已開設課程中能夠使學生真正感興趣且與本專業領域相關的課程少之又少,所學知識很難與體育舞蹈專項融會貫通;24.29%學生表示單純不喜歡文化學習,對于藝術生來說,這是通病也是限制其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15.71%不喜歡文化課程是因為學校的文化課枯燥乏味。在大部分學生都厭學文化的環境下,很難營造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從而達到提高學習興趣的目的。大學生極大程度上區別于中小學生,很難因為對文化學習中的某一學科極其感興趣而熱愛學習。大學生具有更多的價值判斷與主觀意識,對于學習、知識的渴望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其有用程度。60%學生認為學校所開設的多項文化課難以運用到實踐之中,而已開設的課程能夠使學生真正感興趣且與本專業領域相關的課程少之又少。由此可見,令學生對文化課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價值判斷中發現學校開設的文化課程于自身而言無足輕重,而正是這樣的想法一點一滴侵蝕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與自制能力。
3、學生的行為意識現狀
調查發現,訓練、比賽不再是學生的唯一夢想。通過與親人、同學、老師的交流,學生意識到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畢業后謀出路是一項越來越艱巨的任務;他們認為堅持比賽并不能直接有效地幫助自己,已經開始為畢業后的發展做鋪墊。學生表示,課余時間能夠自主學習與未來發展相關的文化知識,積極考取相關證書,例如大學生英語四級證書、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書等,在其他領域的學習與考試上暫無拓展的想法。另外,學生都是目的性極強的進行篩選性學習,注重學習結果,對類似計算機一二級證書這種難度較大且對目前沒有直接意義的知識拓展毫無學習興趣。
4、學生整體的學習態度現狀
學生在認知及行動上,轉變了原有態度,對文化學習日益重視。大學生因自身選擇、外在因素而無奈放棄比賽,并非消極所致。即使學生對今后發展路線有明確規劃,但精進的專業技能并不會阻礙其發展,絕不能以專業無用、另有打算、學習枯燥為借口來消極對待。如果不能均衡學習,把自身專業優勢發揮到最大,在年輕優秀選手如雨后春筍出現的時代中不斷提高自身硬實力,空有實踐經驗盲目追求成長,無異于紙上談兵。
另一方面,即使學生逐漸重視文化學習,通常僅限于認知程度,缺乏行動力難以高效率付諸行動,形成專業文化雙不學現象。調查顯示,學生最不滿意自己的前四類學習狀態為懶散、光想不做、缺乏自制力、沒有時間觀念。且不說現階段“重文輕藝”的現象需要警惕,光對于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重藝輕文”現象有所改善的背后,應拋開觀念看行動,了解學生空有認知卻依然“雙不學”的根本原因。想辦法使學生在接受文化學習的觀念上,加強自我管理,而不是光說不做。從藝術生輕視文化學習到認可文化學習的重要性,經歷了漫長又艱難的過程,這是學校教育的一大功勞。但在今后的學生培養工作中,應進一步提高藝術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從意識到行動,為成為全面發展的藝術類人才而努力。
(二)促進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形成良好學習態度的對策分析
1、學校方面
(1)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的入學初期更需要學校的適當引導,幫助學生盡早適應大學的自主化學習模式,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
(2)促進教師個性化教學,注重課程教學管理。如果缺乏優秀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僅用刻板方法傳授知識很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5]。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學校要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與專業能力的重視程度。還要對體育舞蹈專項大學生教學課程內容的設置進行相應的調節與重視。
(3)提高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關注度,注重職業規劃和因材施教。在傳統教學方法中,保持學生的一致性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教師要加強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與動向,在認可學生差異性發展的基礎上提供更優的發展方向與科學的就業指導[6]。
2、學生方面
(1)提高認知能力,注重全面發展
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關鍵在于讓其認識到“兩條腿走路”是今后發展的一大優勢,不可盲目從“重藝輕文”的觀念轉變為“重文輕藝”,任何一種偏科都將成為制約自身發展的因素。學生不僅要重視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文化課學習,還要學會結合自身專業特點與優勢提升實踐運用能力,為今后的就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提高自我約束能力,掌握正確學習方法
學校給予的引導與約束都只是外在力量,關鍵還在于學生的主動與配合。因此學生應該定期自省,督促自己主動提高約束能力,逐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學生基于外在因素、就業趨勢及個人發展方向,對專業學習的重視程度日漸下降,學生熱愛本專業,但認為專注于專業學習對日后的發展沒有太大意義;對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學生逐漸正視文化培養的重要性。
(2)現階段學生“重藝輕文”有所改善,但如何避免學生形成“重文輕藝”的偏科現象也成為當下另一棘手問題。由于學生普遍急于求成功利性強,易形成忽視過程只看結果的學習心態,在片面了解當下社會現狀與就業因素后獨斷形成“一邊倒”的學習習慣,以專業無用、另有打算為借口來消極對待專業學習。
(3)即使學生在文化學習方面提高了重視程度,通常僅限于認知上的改變,難以高效率付諸行動,這是導致學生“雙不學”的主要原因。
(二)建議
(1)學校要加強就業指導,強化學生的就業觀、學習觀,為其樹立優化的就業觀、發展觀。
(2)學校要促進教師個性化教學,加強課程教學管理。嚴格要求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化學習興趣。
(3)學校應加強對不同類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關注度,注重“對癥下藥”和因材施教,認可差異性發展,盡早幫助學生明確發展目標[7]。
(4)學生要加強自我約束,樹立正確學習觀,明確發展目標激發學習動力,通過交流與實踐來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閆立亮.體育特長生文化成績差的原因及其對策[J].山東教育科研,2002(09):31-32.
[2]佟立純,李萬隆,孫海峰,趙萍,王寶山. 首都體育學院競技體校學生文化課學習動機及管理對策的研究[J].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05):77-79.
[3]李穎. 大學生學習態度現狀分析及干預措施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08.
[4]包烏力吉倉,白曉麗,姜永志.新時期大學生學習態度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J].教育導刊,2017(04):82-86.
[5]李小蘭.轉變高職大學生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積極性的思考[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05):212-214.
[6]吳錦城,李淑惠.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2):89-90.
[7] 李娟. 高職學生學習態度及學習行為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
作者簡介:熊姿淇(1997- ),女,漢族,湖南岳陽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北京體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