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紅
摘要: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提倡更新教育理念的今天,以怎樣的行動來踐行師德,成為為師者不得不深入探究和思考的問題。激情、深情與才情是師德之魂,只要教師對教育充滿激情、對學生充滿深情,自己又有過硬的才情,師德會不彰自顯。
關鍵詞:激情;深情;才情;師德之魂
本著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和自己二十幾年的教學體驗,筆者將師德師風總體概括為:激情、深情與才情是師德之魂,只要教師對教育充滿激情、對學生充滿深情,自己又有過硬的才情,師德會不彰自顯。
一、對待工作必須有激情
有人說教師是花的職業。花,多么美麗的字眼!一想到“花”,我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朝氣蓬勃”“蓬勃欲出”“積極向上”這樣的字眼。想一想,一個頹廢、沒有活力的教師,他的學生又怎能夠在他的帶領下開心地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沒有激情,就失去了教學的原動力。巴班斯基提出:“特別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激情的緊張度,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最好的緊張環境,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最好的精神心理氣氛。”因此,教師營造的“激情課堂”就是星星之火,使學生這一片干枯的、急需迸發求知熱情的草原呈現出一派燎原之勢。我是一名英語教師,深深地體會到激情給我的課堂帶來的動力與歡樂。記得我在上朗文版Unit2 Helping people? Part C 時,首先聲情并茂、繪聲繪色地把課文范讀了一遍,把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動了起來。然后,我趕緊給出問題,讓孩子們帶著問題,想象自己是文中的主角——鞋匠,那么身處鞋匠的境遇時,自己是怎樣的心情?讀的時候用自己的聲音把自己的心情有感情地表達出來。孩子們興趣倍增,有的開始在小組里自發分角色朗讀,大家紛紛找自己喜歡的角色來扮演;有的在揣摩用什么聲音讀才能表達鞋匠雖然努力工作卻仍然貧窮的無奈心理;有的開始想象著小矮人得到鞋匠的禮物時那種驚喜的心情,怎樣讀出“Wow !These are great !”這樣充滿感情的句子。孩子們都津津有味地品位著故事情節給他們帶來的樂趣。接著,我叫出在小組里分角色朗讀的幾個孩子,讓他們在講臺上給大家聲情并茂地讀了一遍。孩子們都聽得非常認真,很輕松地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看孩子們興趣正濃,我立刻加深難度,把課文中有感情色彩的幾個重點句子挑出來,讓孩子們有感情地朗讀,并且發揮想象:有了小矮人的幫助,鞋匠以后的日子會是什么樣的?請用你能夠想到的句子來表達。孩子們靈感乍現,有的說“The shoemaker was lazy ,he didnt do anything everyday ”;有的說“He thanked the little men ,he worked hard again ” ;還有的說“The two little men helped him,and he had much money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課堂在大家繪聲繪色的朗讀中結束。看大家意猶未盡,我趕緊給出作業:合理發揮想象,續寫課文。孩子們很開心,下課還在爭論鞋匠以后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有激情,能夠時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啟發學生,如同太陽吸引著無數的小行星圍繞著自己轉。這樣的課堂才是鮮活的,教學效果才能真正實現!如果課堂節奏有張有弛、懸念迭出,教師語速快慢相宜、英語口語標準,那么這堂課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享受了!
二、對待學生必須有深情
我認為,可以把這種深情理解為對學生的愛。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這小小的班主任卻擔負著天下最大的責任!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是班級管理工作的核心與靈魂,其工作既復雜又煩瑣,同時又具有藝術性,它塑造人的心靈,雕琢人的感情與性格。在班級管理中,師愛是建構良好師生關系的首要條件。在工作中,我信奉“師愛”,并且在努力地嘗試、默默地付出著。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老師對學生的愛,從點點滴滴的小處著想,像媽媽的愛一樣無微不至,像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這種愛滲透在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一笑一顰中,它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
三、自己必須有才情
這里所說的才情,是指教師必須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社會見聞。只有精通教學業務,才能將最準確、最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有人說,教師要知識淵博,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師的工作不是通過一個單元或一個課時的教學就宣告結束,而是在時間、空間上都具有連續不斷擴張的性質,教師的職業性質要求教師的專業知識必須有綜合性、統整性、成長性。這種“無邊界性”表明,一個教師光有知識還不能完整地與其他職業區別開來,還需要高超的教育能力,這就是社會賦予教師的“育人”職責。因此,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我們一定要精通、熟悉本學科業務,了解、掌握本學科的教學特點、規律和方法。我認為,教師應該具備“實、深、廣、活”四個條件,即對自己所教學科的基本知識掌握得扎實、深刻、牢固,并且能舉一反三、教一知十,不斷吸收、掌握新的知識,同時還能把所掌握的知識靈活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樣的老師才有足夠的魅力吸引住自己的學生。我們坪山區每學年教師的繼續教育都如火如荼地開展,老師們除了要學習專業知識(通識),還要學習公需課,公需課內含時事政治、地理、歷史等知識,極大地充實了老師們的知識結構。此外,老師們還要掌握并且能夠靈活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學會大數據分析,有效地為自己的教學服務。所以,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在教學中才能有“才情”的儲備。
教育永遠是一個開創性的事業,教師永遠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前進的職業。師德只有理論不行,更要在實踐中體現出來,并對學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的實質是品格教育,教師就是這種品格教育的踐行者。教師必須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幫助和塑造學生的人格,使其對社會有用。教師必須努力通過師德來潤澤人心,塑造和諧的人格,構建和諧的社會。
參考文獻:
[1]王飛 .“深化兩學一做”助推師德師風建設[J].青春歲月, 2017 (31).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