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錦程
摘 要:現階段,靈活的電力工程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于我國的電網建設中,為我國電網智能化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進一步推動先進電力工程技術在我國智能電網中的應用與發展,是保證我國電力系統穩定與健康運營的重要保證。基于此,本文就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的應用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智能電網建設;電力工程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在當前的發展背景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各行各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在不斷地提升,電網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與壓力,在信息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現代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為智能電網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強大的技術支持。在目前的建設布局中,國家電網結合當前世界上的先進技術,協調各級電網的發展,推動我國電網建設朝著智能化、自動化的目標發展。
2 概述
2.1 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主要是通過融合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的最新信息科技,來不斷對智能電網的改造升級,賦予智能電網更加高效安全的網絡運行管理能力,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電網工業的持續發展需要提供更大的經濟幫助和技術支持。智能電網發展包括多個關鍵方面,對于每個關鍵環節均需要進行相互溝通從而共同促進發展。通常而言,智能化的電網已經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在中國電網中已經能夠同時起到業務監控和風險預測的重要功能,能夠有效避免由于人為因素或自然條件因素可能產生的小面積上網停電停水現象,對于可能出現的用電故障,能夠及時進行自我保護檢測,并及時嘗試自動進行恢復;(2)由于智能化的電網對于不同的用電需求能夠提供更多的服務選擇以及模式來及時滿足客戶用電的不同需要,能夠及時形成更多定制化和個性化的用電服務;(3)由于在上網發電服務環節已經是完全有別于風力、水力、火力等多種智能發電服務模式,而對每一種發電模式的上網電力系統能夠及時做到智能的整合,使電網供電效率大大提高;(4)還具有豐富的技術升級和智能拓展空間,能夠更好的兼容中國電網的各種通信協議以及網絡接口,為日后的中國電網智能升級和電網大數據技術平臺的接入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
2.2 電力工程技術
電力技術是一種遍布在社會各個角落、各行各業的重要技術,其有效確保了電力行業發展以及供電的穩定性。但針對現階段來看,在應用和發展電力技術方面仍有諸多問題存在,急需積極完善和優化。基于能源危機背景,電力技術正慢慢朝著節能環保靠近,這一點在電力生產,即發電方式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在發電能源中,諸如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等各種新能源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讓能源危機得到了有效緩解,同時對環境的污染較小。新形勢下,電力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主要體現在機電一體化方面,值得電力企業引起高度重視同時給予大力支持,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從而以堅實的基礎助力機電一體化的良好發展,有效提高電力技術水平。同時在智能化設備廣泛運用于人們生活中的情況下,必須高度重視電力技術的重要性,其和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3 智能電網建設中電力工程技術的應用
3.1 發電技術
智能電網發電方面,需要依托于電力工程技術,將電力需求情況轉化為數據信息,并基于智能電網的判斷來控制發電量。通過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發電和用電之間建立了信息交互媒介,從而能夠較好地協調發電和用電之間的關系,避免發電量不足造成的用電中斷,也能夠防范發電量過剩導致的電力資源浪費。發電過程需要智能電網針對發電過程進行有序的調度,在智能網電力系統中,要綜合評價系統運行的電壓、電流、功率等情況,進而通過設置通信接口和路線,保證發電數據能夠匹配用電數據,實現智能化的發電控制。電網運行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各項參數,參數調整需要系統按照信息通信反饋來進行分析和計算,得到準確可靠的結論后,系統依據結論來調整參數數值,確保智能電網運行過程符合要求。
3.2 輸電技術
(1)柔性交流輸電技術。柔性交流輸電技術的運用在電力工程項目中尤為重要。目前,電力技術以及微電子技術在柔性交流輸電技術當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關人員通過深入研究之后發現,柔性交流輸電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技術,確實可以保障對交流輸電合理控制。在建設高壓輸變電過程當中引入電力系統,將大量清潔性能源引入電力系統,同時配以工作人員的有效措施以及相關能源的加入,進行合理有效的隔離。(2)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加強對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運用是實行智能電網建設工作中所必然要實施的。雖然在電網輸配電系統中需要使用的是交流電,但有些情況如供配電運行過程,則需要使用的是直流電。為了有效進行逆變,則需要在智能電網過程當中有效控制換流器。而為了促使逆變產生更加有效的作用,則需要采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保障近距離和遠距離都可直流傳輸,實現快速有效和穩定的輸送電力。
3.3 配電技術
通過將電力技術應用到電力系統中,不僅可有效提高電能配送質量,同時還能確保供電更加可靠,最終保證各電能用戶用電的公平性、安全性和快捷性。為了在電力系統中有效運用電力技術,就需要對諸多參數實施精確控制,包括諧波、電壓和功率等,防止電能輸送過程中,受到較大波動。作為此環節中的一種主要應用技術,電力技術的應用技術原理基本上相同于柔性交流電輸電技術。其可有效增強系統的配電能力,提配電的可靠性與質量。且也未有較高的開發成本,所有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若要將電力技術較好地運用于電力系統中,則就需對我國的智能型電網予以加強,其有助于電力的科學發展,確保電力能源的良好輸送,提高使用效率。不僅如此,還可提高經濟效益,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將污染物的排放數量減少,順利實現電力系統控制運行智能化與清潔能源的標準化目標。智能化電網可使電網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提高服務質量。智能電網使電力能夠不受地域的限制,為更好地調劑電力資源提供了便利,可以有效防止自然災害危害電力系統,將更加穩定、安全的電源提供給用戶。
3.4 新能源技術
建設一個智能化的電網研究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一些新型的現代能源技術,對可再生電網能源種類進行合理劃分,最大化地幫助實現電網能源合理配置,這樣才能真正讓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一定的保障。在傳統的電力行業運作中是由于使用一種不可再生能源,我國雖然占有國土面積大,但是由于我國的各種不可利用再生能源相對比較嚴重缺乏,不能完全滿足其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必須要積極開發并推廣應用一種可靠和持續的再生能源。為了實現能夠自動讓新一代能源順利融入到我國智能動力電網中,必須要建設一個能夠與我國智能電網互相對應的通信技術接口,讓這些新能源通信技術順利融入運用到智能電力系統中,建設完善的新一代能源管理服務體系。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能電網能夠實現安全高效、經濟可靠的供電工作,在電力工程中更是能夠展現出種種優勢,它能夠做到電力流、信息流與業務流相融合,使電網的運行效率更高,滿足用戶的用電需求,可見智能電網技術在電力工程運行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何湘寧,宗升,吳建德,等 . 配電網電力電子裝備的互聯與網絡化技術 [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34(29):5162-5170.
[2] 柯洋 . 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運用 [J]. 低碳世
界 ,2016(10) : 31-32.
[3] 李婉卿,王凱,胡品端 . 淺談電力電子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J]. 電子測試,2019(Z1):155-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