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琴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創新,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悄然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對我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生產方式產生了極大地影響,對社會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很早以前,會計監督就已經開始有所應用,它在企業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比較好的滿足企業在發展中所需要的“自控”與“外控”需求,但是社會在不斷的發展變革中,會計監督所發揮出來的作用始終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期望。大數據的快速發展,給會計監督提供了更多新的途徑和方法,但是同時也讓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遇到了一些問題。
關鍵詞:會計監督;大數據技術;會計信息;內部監督;外部監督
隨著我國與國際化接軌的大趨勢,經濟活動愈加頻繁,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投融資項目、財務收支等應加大監管力度,企業會計監督體系因這類需求從而需要重新解構。會計工作的正常運行和發展需要完善的會計監督來對其進行保證,在一定的內部控制條件下,會計監督職能的作用才能得以發揮,在COSO框架中, 如果內部控制環境沒有加以完善和重視, 就不能保證企業全面的展開內部控制工作,進而會導致會計監督工作會遇到一些阻礙而不能順利地進行, 最終將會使得會計信息的質量缺乏一定的權威性,而其真實性也將會遭受到質疑。
如今,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大數據成為了一種新型的資源,它有著巨大的潛在價值,并且對改變了經濟發展的模式、對社會治理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大數據作為一種全新的數據獲取,處理,分析模式,將在會計領域中發揮其獨特影響力。會計工作也因大數據的變革而進行了變革,而這種變革給會計監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1 文獻綜述
對于大數據時代下的會計監督問題,許多學者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彭佳豪在2016提出,大數據技術為會計工作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但同時也使會計監督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1] 而宋鵬(2018)則提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將會提高對人力資源從業者的素質要求。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數據分析,并對整個資源進行挖掘和有效整合,實現大數據價值的最大化。[2]從業者素質的提高,將會對會計監督產生一定的影響。鄧子綱在其2018年的研究成果中提出大數據是推動新舊發展動能轉換的重要手段,通過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貫穿于傳統行業的生產、流通、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3]
而以上學者的研究都表明了大數據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會計監督。而本文也將從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挖掘大數據對會計監督產生的影響。
2 企業會計監督信息化過程中的問題
會計信息系統下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數據失真的風險,在會計信息系統下,會計人員認為系統會自動核賬而對錄入的數據放松警惕,最終因錄入的數據出現錯誤從而導致整個信息系統的數據都失去原有的真實性。二是數據安全性的風險,數據的安全風險主要來自于儲存介質、病毒防范措施、操作權限等。三是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得到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在制定的相關制度上面如果不完善將會降低對企業對會計人員的約束,進而導致會計信息化失控,同時還會使得企業會計人員對內部控制的管理制度缺乏強有力的執行力,進而使得會計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監控。四是在會計信息化的大環境下計算機軟、硬件可能出現缺陷的風險,當硬件系統遭到惡意破壞或者系統失靈時就會導致整個會計信息系統出現奔潰或是中斷,導致信息泄露或遺失,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 大數據對會計監督的影響
大數據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龐大的數據規模、數據處理比較高效、數據類型也多樣化、數據的來源是否真實可靠、數據具有復雜性。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會計監督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非結構化數據不斷增加,會計信息結構日漸復雜
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信息數量增加,結構日漸復雜,非結構化數據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會計信息中的非結構化數據主要是反映企業的文化、員工工作積極性等,這些因素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非結構化數據可以進行人為性的造假而不易察覺,這將會使得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受到質疑,這對于會計監督工作來說是一項新的挑戰。
3.2 會計從業人員職能發生轉變,重視數據分析和加工能力
會計人員的職能發生了改革性的變化,由以前簡單的記錄核算職能向著對會計信息的加工和分析轉變,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和結構化數據、非財務數據和財務數據、準確的數據和錯漏的數據堆積在財務人員面前,數據加工和分析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企業也越來越重要,這使得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具備更高的能力去勝任這項工作,而且隨著會計工作職能要求的變化,相應的會計監督內容就必須得針對性的進行調整。
3.3 會計的職能的轉變改變了會計監督的目標和范圍
會計的職能由以前的反映過去向著預測未來轉變,會計信息的戰略性作用和前瞻性作用得以更好的發揮,企業可以對當下會計信息進行加工和分析,對企業的未來經濟活動進行預測并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采取風險控制措施。而會計職能的轉變使得會計的監督范圍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會計監督工作也打破了傳統的只判斷會計信息是否如實反映過去的局限,對企業的經營決策以及其使用的前提和運用的基礎等是否合理和準確進行監督。
3.4 信息的整體質量下降
大數據技術的興起帶來的弊端之一就是,信息的整體質量下降,有價值的信息占總體信息的比重也有所降低,能獲取的信息不僅數量龐大,類型也繁多,結構還復雜,來源也各不相同,并且其中還包含著大量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信息,因而對財務報告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5.會計信息管理模式的改變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會計部門逐漸與其他部門區分開,更好的擁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可以及時準確的為不同部門提供各自需要的會計信息并做好保密工作,提高了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同時還促進了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然而,經不同等人匯總的會計信息具有多樣化、個性化等特點,而且不同的人加工和分析的數據存在差異性并且在結構和格式上各具特點。所以這使得會計監督在企業改革變化中面臨著與機遇并存的挑戰。
5 結論
大數據技術改變了會計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形式,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為社會的進步注入了新新鮮的血液,在這個蓬勃發展的數據時代,機遇和挑戰同時存在,會計監督工作也面臨著這樣的情況。在這樣一個時代,企業應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潮流,在大數據的洪流中尋找機遇,積極應對企業面臨的挑戰,對會計監督工作進行不斷的創新,尋找并把握住時代發展的帶來的契機,讓企業的會計工作和社會的經濟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彭佳豪.大數據背景下會計監督面臨的挑戰與創新[J].財政監督,2016(15):45-47.
[2]鄧子綱,賀培育.借力大數據推進高質量發展[N].經濟日報
[3]宋鵬.大數據視域下人力資源管理的轉型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