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闡述思維能力的概念簡介,確立研究基點;接著簡述培養高中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展示研究價值;然后詳細論述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借助快樂氛圍優化思維狀態、借助友好關系優化思維意識、借助趣味材料優化思維運用、借助主體認知優化思維能力;最后概述英語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再思考,教師要注意思維能力培養的長期性、主體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英語教學;思維能力;高中生;培養
【作者簡介】何寶云,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第二中學。
隨著時代創新理念的大力普及,教師自覺將素質教育思想應用于英語教學之中,以求實現高中生的能力培養和素養提高。期間,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培養逐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風生水起,并展現出明顯的主體性、先進性、交流性和實效性,因而頗得廣大師生群體的普遍喜愛和積極踐行,英語教學局面隨之改變。
一、思維能力的概念簡介
思維能力是指高中生在日常英語學習過程中擁有突出的問題意識、質疑意識、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從而實現高中生對文本材料、音頻素材和視頻信息的認知、加工和處理,且能夠得出高質量的主體感知結果。可以說,高中生的思維能力是高中生進行英語學習、合作探究、快樂交流和全面發展的核心能力,更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賦予英語教師光榮而偉大的教書育人使命。
二、培養高中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思維能力是高中生的核心能力之一,是高中生高效進行英語認知、優質開展主體成長的重要驅動力,更是高中生享有卓越素養、成功人生、美好未來的能力保障。其次,思維能力培養是教師進行教書育人、生命塑造的培養目標之一,還是教師展示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的著力點,更是教師無私奉獻、恪盡職守的突破口。最后,思維能力培養也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共同指向,是英語課堂完成教學任務、提升教學質量的切入點。
三、英語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
英語教學不僅是課程知識立體交互的信息媒介,還是高中生進行能力培養和素質提升的生命認知進階平臺,更是師生積極合作和友好交流的生命樂園。
1.借助快樂氛圍優化思維狀態。思維能力培養需要高中生生命活力和認知狀態的大力支持才能夠真正實現,因此,教師要善于創設積極快樂的教學氛圍,以此引導高中生進入思想放松、精神愉悅、心理積極的良好認知狀態之中。高中生進入良好認知狀態以后,高中生的認知積極性和探究主動性就會得以激活,思維意識也會處于良好的“開機狀態”。因此,教師創設的快樂氛圍能夠有效促進高中生進入良好的思維狀態之中。
以Unit 3 “Travel journal”為例:
本單元講述的內容是“旅游”,因而交流氛圍較為輕松快樂,有助于高中生開開心心地利用英語交流自己的認知所得。因此,教師也可以將自己的旅游經歷與高中生一起分享。當然,教師最好將自己的旅游照片制作成PPT或小視頻,一邊為高中生播放高清的精美大圖,然后為高中生使用英語將自己知道的關于旅游景點的具體信息一一講述出來,使自己由一名“英語教師”轉變為“英語導游”。在教師的英語講解過程中,高中生能夠沿著教師制作的PPT或小視頻慢慢活躍起來,跟隨著圖片順序開啟一段虛擬的“英語旅游”。另外,教師也可以將高中生提供的旅游照片收集起來,制作成PPT或小視頻,并讓高中生進行英語解說,以此為高中生群體輸送更多更好的虛擬旅游之旅,在快快樂樂的英語交流氛圍中放飛思緒、激活思維、輕松認知、高效成長。
2.借助友好關系優化思維意識。教師不僅要創設快樂積極的教學氛圍,還要主動構建友好互助的情感氛圍,以此對高中生的主體狀態施加積極有益的直接影響。友好的情感氛圍與快樂氛圍一樣具有強大的感召作用,能夠讓高中生在教師、同學面前更加放松和自然,因而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之中。因此,教師要在英語課堂上“打情感牌”,讓高中生進入無拘無束的放松狀態,以此優化高中生的思維意識。
以Unit 1 “Friendship Warming up”為例:
教師在這部分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實施開放教學,不必拘泥于選擇哪一個選項,可以讓高中生根據討論話題使用英語進行開放討論、自由發言、盡情交流,開開心心地探討自己與朋友的快樂往事,甚至是曾經“囧事”,讓師生在哈哈大笑中開開心心地討論朋友、探討友誼、回憶往事。教師在完成“Warming up”部分的英語交流以后,還可以將課堂剩余時間完全轉變為“英語聊天”,以“Talk about something about your friends”。教師也可以率先垂范,使用英語說一說自己的青春往事和學習生涯中的好朋友和難忘往事。教師的參與必然能夠“引爆”高中生的英語交流熱情,于是就紛紛打開“英語話匣子”,開開心心地使用英語“拉起家常”來。這樣,高中生的認知思維就會在教師預設課堂活動及其快樂氛圍的催發與牽引下慢慢活躍起來,進而慢慢展現出強大的認知力、思維力和發展力。
3.借助趣味材料優化思維運用。教師不僅要利用快樂氛圍與情感氛圍直接優化高中生的認知狀態、生命活力和思維意識,還要積極投放趣味材料給予高中生更加直接的感官刺激、情緒感染和心理暗示,以便充分點燃高中生的認知興趣、求知熱情、探究動機和發展意識,通過源源不斷的強大生命活力催動高中生去積極思維。
以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為例:
本單元為高中生提供了很多歷史名人,如William Tyndale、Norman Bethune、Sun Yat-sen、Mohandas Gandhi、Nelson Mandela、Neil Armstrong等,從而能夠為高中生提供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英雄素材和趣味故事,將高中生的認知思維“注滿了”英雄情愫。因此,教師還要專門為高中生制作一個“紅色教學課件”,將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歷史偉人的照片及其經典的趣味故事一一通過電子白板用英語輸送給高中生,讓高中生的認知思維積極轉向“紅色偉人”“紅色歷史”與“紅色資源”,將“紅色教育”在英語解說中科學實施,以此將高中生培養成為“又紅又專”的高素質人才。
4.借助主體認知優化思維能力。教師創設的快樂氛圍、情感氛圍和趣味材料,都能夠對于高中生的認知狀態和生命活力起到不同程度的催發效果。因此,教師已經為培養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做好了充分的主體準備。教師還要引導高中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將調控好的生命活力、認知狀態、認知能力全部釋放出去,整合成強大的主觀能動性去催動高中生思維能力的快速發展,并在實訓化認知中獲得持續提升。
以Unit 4 “Earthquakes”為例:
在本單元中,高中生可以學習到很多關于地震的相關知識以及一些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時的逃生常識。因此,教師在完成課本內容的教學任務以后可以讓高中生的認知思維轉向“地震逃生知識的英語大討論”,讓高中生結合課文內容中涉及的地震逃生知識和英語詞匯語句,自由自在地進行英語交流。高中生能夠在自由交流中既加深了對地震逃生知識的認知印記,也在多次使用和多次傾聽中加深了對課文重點句子的認知痕跡,更有效引導高中生的認知思維在地震逃生情境想象中慢慢悅納逃生知識、識記英語句子、擴大英語信息積累,從而有助于高中生的英語認知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之中,加速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培養。
四、英語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再思考
第一,教師要注意思維能力培養的長期性。高中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是一個實訓發展、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生命躍升過程。因此,教師要做好長期引導、科學規劃、循循善誘的心理準備和工作準備,與高中生一起慢慢認知、慢慢成長。
第二,教師要注意思維能力培養的主體性。思維能力是高中生的寶貴素養,因而只有高中生積極配合、主動參與、自覺思考、欣然悅納教師創設的各種培養活動,高中生的思維能力才會獲得主觀能動性的支持,在兼收并蓄中厚積薄發。
第三,教師要注意思維能力培養的實效性。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所設課堂活動的指向性、服務性和實效性,能夠切實提升高中生的認知積極性、探究主動性、交流自覺性和成長自主性,借助生命活力實現思維能力發展。
五、結語
思維能力是高中生進行英語認知、積極合作、主動探究、自覺交流和快樂成長的核心能力,是高中生進行知識積累、能力培養和素養提升的能力保障。因此,教師以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培養為研究對象,并借助快樂氛圍優化思維狀態、借助友好關系優化思維意識、借助趣味材料優化思維運用、借助主體認知優化思維能力等措施而付諸實施,大力加速高中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和素養進階,真正將高中生培養成為會思考、樂動腦、善思維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英杰.高中英語教學中多元思維能力的激發與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5(27)143-144.
[2]游衛華.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6):144-145.
[3]余清芳.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果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9(11):300.
[4]鄧丹.高中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J].贏未來,2018(8):83.
[5]張金秀.英語學科思維品質培養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6(7):6-11.
[6]劉道義.談英語學科素養——思維品質[J].課程·教材·教法,2018 (8):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