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景波
摘 要:電力能源與人們的生存生活密切相關,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日益增多。電力盜竊問題更加突出,竊電手段更加先進和隱蔽,必須采取智能化的反竊電技術,來預防和降低竊電問題的發生,維護正常用電秩序,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用電服務。
關鍵詞:電力營銷;反竊電;智能系統
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電力供電系統的規模逐漸擴大,不可避免地產生竊電問題。竊電破壞正常的用電秩序,并對電網運行安全及人身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由竊電造成的電力變壓器燃燒、損毀時有發生,因此反竊電不僅是供電企業面臨的問題,更是一項社會性問題。
1常用的竊電手段與方法
所謂竊電,即為利用各種有效手段和途徑進行電能的竊取,這種行為是極為不可取的,并嚴重影響了供電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目前我國出現的竊電案件呈現出逐漸上升的態勢,其中,發生竊電案件最多的是在居民用戶方面,其次,是一些個體工商戶由于各種原因,通過竊電來減少自己的經營成本。還有極少數的高壓專變用戶通過各種手段進行竊電。常用的竊電手段與方法:(1)電路失壓竊電技術。電路失壓竊電技術是幾種竊電技術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種,電路失壓的基本原理是將電力系統中所安裝的計量回路中單一方向的電壓的引線拆除,計量表就無法在用電使用過程中記錄準確的數據,電力企業在進行用電統計時就無法獲知用戶的實際用電量。(2)斷流竊電與分流竊電技術。相比前幾種竊電技術,斷流竊電是一種更高級的竊電方法與手段,其操作方法為是將電力系統線路中的電流切斷,來盜取其中的電流。分流竊電與斷流竊電類似,也是從電力系統中的電流入手,接著執行相關的操作,其操作原理和步驟為:并聯電路分流和電流互感器的引線,通過此來達到控制計量設備中的電流數值的目的,不易被察覺。(3)移相法。應用這種竊電方法主要是作用于電流和電壓兩個因素,促使相位關系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進而實現竊電的真實目的。其中,主要是對電流回路和電壓回路進行私自地變化和改接,或者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外部電源進行使用,又或者是使用一些不合規的變流器。除此之外,可以通過電感,來達到改變相位關系的目的,和前幾種竊電方法相比,移相法相對隱蔽一些。
2電力營銷域反竊電智能系統的應用
反竊電智能系統主要由無線采集裝置、專變采集終端、數據轉化器、系統主站、電能表構成。反竊電智能系統包括電力負荷管理、實時數據采集、實時數據存儲、電力設備管理、客戶區域、線損、電流、電壓、電量行度、地理位置、拓撲關系、歷史曲線展示、數據存儲等功能,能實時反映計量電表的數據情況,并根據設置的閾值進行預警,提示存在用電異常信息,通過歷史數據分析,能判斷出存在竊電的用戶。其實際工作流程如下。(1)在線監測。通過大數據信息采集技術采集用電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電能表掉電、電能表失壓、電能表故障、電能表失流、電能表外力受損等事件。(2)輔助分析。根據在線監測信息與終端事件進行輔助分析,確保分析的準確性。(3)歷史數據分析。對存在潛在竊電行為的用戶,分析其計量信息、接線方式、歷史記錄、功率數據差。(4)智能診斷。分析用戶異常信息并及時處理,結合神經網絡的反竊電模型評價體系,計算用戶的嫌疑指數,充分分析用戶竊電信息的準確性。
3電力營銷反竊電的關鍵技術
3.1加強計量端控制
從高壓計量箱角度來說,要想達成避免竊電行為發生的目標,可以創建單獨的工作線路。此外,也可結合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況及實際發展情況改造高壓線路,這部分工作必須由專業的人員完成,非專業人員絕不可隨意拆卸高壓線路箱,以免破壞電路系統,引發安全事故。改造高壓線路后,需要同步轉移支線,同時將共用線的計量裝置轉移至相應的位置,選擇合適的電線桿,合理安裝線管的計量裝置,為反竊電的監控與管理提供更加便利的途徑。該種方法說明了加強計量端控制,應用于電力營銷反竊電當中的可行性。
3.2安裝失壓、斷流、短路計時儀
由于竊電犯罪分子竊電手段隱蔽,一些竊電方法靠肉眼不能輕易發現。措施:對所有高供高計及部分無專用計量柜的企業安裝失壓、斷流、短路計時儀,將接入二次回路總阻抗自動測試鎖定,當二次回路電流互感器出現短接分流時總阻抗值變化,儀器將觸發計數器報警。同時,當某相電壓、電流低于設置值時,計時器也能正確計時
3.3利用用電信息采集、低壓反竊電裝置系統
借助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能夠檢測用戶用電量的變化,通過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強化信息管理,自動校核本月或者本期用電量與去年同期、上個月比較是否有明顯的差異,在抄核收中應用大數據分析異常數據。對于異常情況,如連續數月用戶用電量低于正常水平,要追蹤上門查看電力設備是否有計量問題或者用戶是否有違規用電問題。定期篩選高損臺區清單,建立線損數據庫,充分利用臺區智能診斷終端進行逐區域安裝及測試。在不影響原有電采抄表的情況下,獲取低壓臺區用戶電表的各種實時數據、歷史數據、事件數據、曲線數據等信息,通過反竊電監控平臺對用戶的各種數據進行多方面、多維度的實時在線監測,觀察其內在的關聯性、邏輯關系并進行深入挖掘和綜合分析,隨后自動篩選、定位嫌疑竊電用戶或故障電表。
3.4無線網絡服務系統
反竊電智能信息平臺的無限互聯網服務,也是會根據用電用戶的實際用電數據和用電信息進行必要的收集和整理的,會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并利用這些收集來的數據和信息在該系統的內部進行用電數據分析模塊、電力營銷模塊和異常用電情況記錄模塊、反竊電確定模塊等,通過相關信息和數據在這些模塊實踐的相互傳遞和對相關數據及信息的處理,是該系統可以自主的找到并自主找到真實的竊電情況和相關數據[7]。其也是可以對電表的運行狀態和運行所產生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和處理的。反竊電智能信息平臺的無限互聯網服務系統,更可以為廣大電力管理人員和使用者,在查詢用電情況上提供非常大的便利條件,相關電力管理工作人員可以利用該系統所提供的相關數據和信息來找到竊電的用戶,用戶也可以更具該系統的相關數據和信息,對一些有爭議的電費進行辯護,而該系統自帶的數據和信息的保密處理也有效保護了用戶在用電方面的安全性。
3.5第一時間分析配線線路損耗
首先,加大對電表的管理力度,嚴格檢測電表的功能與質量,積極推廣新產品與新設備,確保計量設備與電力系統相符。其次,組織專門的人員定期檢查供電線路的重點區域,檢查完成后做好詳細的記錄并登記。檢查時應結合抄表工作及市場調查情況,合理分析竊電行為,判斷該區域是否存在竊電問題。如果發生竊電現象,必須第一時間制定反竊電措施,規避安全風險,維護電力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總之,應第一時間做好配電線路的損耗分析,降低竊電行為給供電企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電能作為我國現代化生活中的關鍵性能源,在國民的心目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而智能反竊電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促使了我國國民的用電趨于安全性發展,同時也成為了供電公司經濟的有力保障。但是根據現實情況來看,智能反竊電技術仍有不足之處,對于竊電行為的搜查、確認等工作存在部分疏漏,因此,需要不斷地更新和優化,從而構建出更為安全、穩定的供電系統,促進我國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翁同洋,榮旭東.淺議供電企業的反竊電技術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8):32+34.
[2]葉德衍.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的智能反竊電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電工技術,2019(2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