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雄 梁錄瑞



秋季是蘋果樹管理的關鍵期,此期抓好幼園拉枝、秋季修剪、行間生草(割草覆蓋)、果實解袋、抗旱排澇、病蟲害防治、蘋果貼字、摘葉轉果、鋪反光膜、分批采收、秋施基肥等技術環節的果園管理工作。
1 拉枝修剪
幼樹以拉枝為主(圖1),綜合運用拿枝、轉枝、摘心、扭枝、疏枝、主干背干、萌蘗剪除等技術措施,控制旺枝,緩和樹勢,維持營養生長與成花結果協調均衡。成齡園以修剪促進通風透光為主,剪掉過多雙頭和背上枝,打開光路。
2 秋施基肥
秋施基肥(圖2),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施入最佳,越早越好,每畝生產1000千克蘋果,有機肥應達到“斤果斤肥”,畝生產2000千克以上蘋果,有機肥應達到“千克果2千克”肥,同時畝需按1∶2∶1的比例施入氮、磷、鉀肥。
3 御旱防澇
生草果園入伏前當草高超過20厘米時應及時刈割1~2次(圖3),7月中旬入伏后不能再刈割;增加果園噴水、噴肥次數,既可在早上9時前或下午4時后對樹冠多次噴水,也可結合果園施藥,躲過太陽直射時段噴施2~3次黃腐酸、腐植酸,災害天氣噴施天達2116,增強樹勢、減少小果率及日灼病的發生,澇災發生要及時排澇。
4 病蟲害防治
秋季使用三唑類藥物防治后,再使用銅制劑藥物防治病害。采取如下措施:①噴施30%戊唑·醚菌酯懸浮劑2500倍液(或用33.5%喹啉銅懸浮劑2000倍液替代)+5%阿維菌素水乳劑5000倍液+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3000~4000倍液+0.3%磷酸二氫鉀溶液;②7月及時選用1.6%噻霉酮50倍液等藥劑對主干、大枝等部位進行涂干,矮砧果園仍可選涂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水按1∶1~2∶30(質量比)配置,既可有效減輕樹干病害,又可防止主干發生“日燒”)。③對金龜子防治:用紅糖∶食醋∶白酒∶敵百蟲∶水=0.3∶0.6∶0.15∶.25∶15(質量比)的糖醋液誘殺,每畝放10個盆,傍晚放,早晨收,直到藥盆內沒有金龜子時結束。天牛防治:一是捕殺成蟲,早晨6點以前或大雨過后及時進園捕捉成蟲;二是捕殺幼蟲,在主干與主枝上尋找細小的天牛蟲糞,一旦發現即用鋒利的小刀劃開樹皮將幼蟲殺死;三是糖醋液誘殺,用紅糖∶食醋∶白酒∶水=5∶20∶2∶80(質量比)的糖醋液倒入容器中(倒1/3即可),懸掛于行間樹蔭下,距地面1.5米高,3~5天加一次液體;四是藥劑防治,可用棉花蘸毒死蜱或敵敵畏,把棉球塞入洞中用泥巴糊住洞口殺死幼蟲。紅蜘蛛防治使用螺螨酯、特滿靈等藥物。卷葉蛾用腚蟲脒、毒死蜱等藥物防治。
5 合理疏枝
合理修剪可以改善果園的光照條件,滿足后期果實著色對光的需求。對各主枝背上萌發的直立旺枝,內膛、剪鋸口處的萌生枝、各主枝兩側當年隱芽萌發的密生枝、樹冠外圍的徒長枝及過密的遮光枝等及時疏除,枝梢上部幼嫩瘦弱部分輕剪,抑制秋梢生長,增加樹體貯藏養分,促進蘋果著色。
6 分批摘袋
套有紙袋的果實,一般在9月末至10月上旬,即果實采收前20~25天摘袋為宜。套雙層紙袋的果實,應分兩次進行摘袋,先摘除外層紙袋,保留內層紅色紙袋,5~7天再去內袋。
7 摘除葉片
可在采收前15~20天,摘除果實周圍的遮光葉片,使果實充分接受太陽直射光,達到全紅。一般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摘除直接貼在果實上的貼果葉片和附近果實的遮陰葉片;第二次摘掉果實周圍新梢葉片,時間在采前10~15天,只摘除葉片,保留葉柄。
8 適度轉果
為了達到果實全面著色目的,等到果實陽面接近完全著色時,用手托起果實萼洼處,使果實陽面轉向陰面,陰面轉向陽面(圖4)。轉果應順從一個方向,幅度不宜過大,還要避開強光直射,以防日灼。
9 鋪反光膜
在去除內袋后,及時在樹冠下鋪設銀白色反光膜,利用其反光促使果實全面均勻著色。用后的反光膜及時回收,清理干凈,不要亂丟,以免污染果園周邊環境。
同時,增加濕度。充足的水分供應是促進蘋果著色的重要生態因素。在蘋果著色期內,如遇干旱無雨天氣,應及時灌溉,增加果園濕度,調節果園的晝夜溫差,促進果實著色。著色期內如遇露天著色較快、較好,如遇無露或少露天氣則著色較慢、較差,應在傍晚進行噴水增加濕度。
10 葉面噴肥
葉面噴葉貝每1千克+1500千克水或葉霸每瓶(0.2千克)+100千克水,同時噴糖醇鈣,提高果品品質。摘袋后在樹冠上噴施500毫克/升的稀土,全紅果率可增加12%。或噴施CA鈣寶蘋果增色劑400倍液加0.3%磷酸二氫鉀,或0.2%~0.5%的硫酸鉀,或高磷高鉀澄清液肥料,可促進養分的運輸轉化,提高蘋果著色。在蘋果摘袋后立即噴綠沃生有機硒葉面肥200~400倍液,每畝噴2瓶,分2次葉面噴施。兩次間隔2~3天,噴施后可提高果品質量,達到健康果品的目的。
11 分批采收
按照品種成熟時間,實行早熟早采,晚熟晚采,防止采摘過早或者過晚(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