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科 范新 楊琳瑞



山西省萬榮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土壤富含有機質,生產水果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世界上最適宜栽培優質蘋果的生態區之一(圖1)。近年來,萬榮縣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平臺,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實施農業提檔升級行動,推行農業社會化服務等舉措,不斷推動全縣果業現代化水平邁上新臺階。為進一步掌握蘋果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情況,深入分析制約萬榮蘋果產業發展的難點堵點,近期,筆者深入萬榮蘋果產區,通過實地查看、走訪座談,對全縣蘋果產、儲、銷的情況,產業出現的新業態、新模式以及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進行了調研分析,針對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動態變化提出相應建議,以期為萬榮果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1 萬榮果業產業發展現狀
1.1 發揮自然優勢,調整產業結構
萬榮縣位于汾河與黃河交匯處的黃河東岸,地處華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連接處的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西北部,境內最高海拔1400余米,蘋果產區海拔600~800米,屬黃土高原,日照長,溫差大,土壤中礦物質含量豐富,境內無化工企業,為蘋果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生產的蘋果個大、形正、色艷、肉脆、味甜。從20世紀80年代起,萬榮縣委、縣政府積極發揮自然條件優勢,鼓勵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蘋果種植,促進農民增收。目前,全縣有50萬畝果樹,已建成3個水果主題公園(圖2)、10個精品水果示范園,出口水果認證基地達到5.7萬畝,其中蘋果種植面積達35萬畝。
1.2 創新種植技術,推進精細管理
在萬榮縣,依靠院校科技的有力支持,全縣的技術隊伍不斷壯大,先后培養出1010名鄉土技術骨干。技術骨干每人再幫帶5名技術能手,形成了“戶戶有科技當家人、村村有技術指導員,鄉鎮有坐診土專家、縣里有科研院校教授”的果業技術推廣服務應用體系。萬榮果農以“工匠精神”探索創造了優質蘋果生產的“十大技術、十八道工序”,實現了從種植、澆水、施肥、采摘、儲藏、包裝等各個環節的精細化、標準化生產(圖3、圖4、圖5);萬榮果農以“首創精神”探索創造了“雙套袋”技術模式和“三改六配套”“晚采八增加”等生產規程。2016年國內首家制定發布了紅富士蘋果地方生產標準,實施蘋果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全縣蘋果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面積達31萬畝。全縣10萬農戶就有8萬果農,果業收入占到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1.3 著力培育品牌,提升競爭實力
近年來,萬榮縣在出口水果標準化生產、出口創匯、宣傳營銷等方面不斷發力,從“水、電、路、網”基礎設施配套、構建集良種培育、品種展示、科技服務、生產加工、倉儲物流、餐飲休閑、觀光采摘等于一體的循環發展模式,打造萬榮的桃果文化主題公園。2016年,萬榮縣將萬榮笑話地域特色文化融入萬榮蘋果,發布了“萬榮蘋果,一個快樂的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當年入選“2016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近年來,萬榮蘋果先后參加各種農產品展銷推介會70余次,獲得了150多個獎項。萬榮蘋果曾蟬聯第三、第四、第五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被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指定為唯一專用蘋果,被國家工商總局核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定為“全國蘋果二十強縣”“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縣”。2015年萬榮蘋果代表中國首次出口美國。2017年“萬榮蘋果”被認定為“山西省著名商標”,代表山西參加全國“商標富農和運用地理標志精準扶貧十大案例”評選活動,榮獲蘋果類第一。“八仙過海”“金陵十二釵”等萬榮文化果榮獲第十五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2018年,“萬榮蘋果”被中華商標協會評為“2018年度品牌商標博覽會金獎”,成為山西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8年萬榮宏祥果業公司的“宏祥”牌蘋果作為山西省蘋果唯一代表,被農業農村部選送到加拿大參加全球食品展。2020年“萬榮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價值33.43億元,位列全國果品前十,連續四年位居山西第一。
2 萬榮果業產業發展存在問題
2.1 科技服務不足
雖然聘請了一些科研單位和專家教授,但依然無法滿足果業轉型升級的發展需要。特別由于技術人員短缺、服務不及時,造成了部分群眾的生產困惑,影響了新品種的推廣。
2.2 生產模式粗放
萬榮縣農業勞動力基本為農村婦女和中老年人,多數未接受過專業技術系統培訓,對蘋果種植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掌握不夠,與蘋果產業發展所需的新型農民素質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
2.3 蘋果生產基地在管理上還存在差距
個別蘋果生產基地管理技術跟不上,果園密閉、枝條冒長,沒有修剪,管理不到位,沒有統一的生產技術規程,缺乏現代化的生產技術手段,基地整體示范作用不明顯。
2.4 鏈條延伸不夠
目前,主要是鮮果銷售,還停留在原料出售階段,蘋果精深加工企業少、規模小、技術滯后,產品附加值較低,和先進地區比差距較大。且冷鏈設施較為不足,蘋果儲存和外銷相對不便。受出口檢驗檢測設備不足、檢測范圍狹窄等因素制約,蘋果出口創匯數量和出口創匯金額都還較少,占據出口市場份額不大,效益還不太明顯。
3 萬榮果業產業持續發展的建議
3.1 進一步加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
強化農業領域“六新”驅動,抓農業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推動農業科技貢獻率大幅提升。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網絡學習培訓平臺,實時對果農進行培訓;編寫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的鄉土教材,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
3.2 進一步強化服務規范管理
充分發揮基層農林站的作用,組建果樹管理服務隊,指導果樹栽培技術,督促果農規范管理。要聘請專業技術人才,制定生產標準,對蘋果生產進行全程指導;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配備現代化蘋果生產裝備。全力打造高標準示范園區,讓示范園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3.3 進一步提升農業自然災害防災減災能力
建立相應組織機構,完善運行體系,鼓勵多元化的發展。大力推廣商業性蘋果保險和政策性農業保險,加大設施農業的扶持力度,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加大政府宣傳力度,提高廣大果農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認識。
3.4 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
加大農產品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及功能農產品推薦,創造條件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去”,著重培養萬榮蘋果出口創匯,幫助企業完成出口認證。
3.5 進一步拓寬蘋果銷售渠道
鼓勵干部和當地能人志士帶頭開拓市場,以“協會+農戶”或“公司+農戶”的模式,為水果規模化生產、銷售、加工搭建平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疏通果品加工、貯藏及銷售渠道,確保果農所產水果及時投放市場。 職能部門要結合縣域實際,建立高標準出口蘋果檢疫檢測平臺,為出口蘋果提供檢驗、檢疫、檢測等服務;要扶持一批出口創匯企業,把好品質的蘋果推銷到國外,提高萬榮果業發展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