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美霞
摘要:從日常語言交流的情形來看,使用頻率和比例最大的語言活動應該是聽。從英語學習的角度講,聽力是英語學習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項能力。英語聽力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不難發現,一句對于學生來說基本沒有生詞,句式簡單,也沒有生僻習語的英語句子,仍然有很多學生無法聽懂句子意思。這說明造成學習者英語聽力困難的主要原因除了語義、文化、注意力的穩定性等多種因素之外,還存在語音方面的因素。本文從語音這個角度出發,通過對比漢、英語音系統的差異,分析漢語語音對英語聽力理解的負遷移現象及其作用,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字:語言;遷移;英語;聽力;
一、語言的負遷移作用對英語聽力的影響
1.漢語是聲調語言,英語是語調語言。
漢語中,聲調有區分和改變字意的作用,用四聲辨別不同意義。因此,漢語講究字字都要吐字清晰,聲調準確。例如,漢語中“爸”與“壩”兩個字發音相同,但聲調不同,就能使兩者意思大相徑庭。英語中沒有漢語的四聲調,影響到句意和感情色彩發生改變的是句子的語調,包括升調、降低。例如,英語“Good night.”用降調帶有濃溢的感情色彩,而用升調則表示沮喪的心情表露。
所以,只要熟練掌握了英語的語調知識,聽者即可判斷出說話人的語氣,如疑問、諷刺、驚喜、夸張、同情等。另外,說話者語氣和語調的變化還可以幫助學習者把握說話內容的重點。由于這一特點,在聽力理解過程中,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受到了漢語字字需聽清才能辨別意思的認知習慣的影響,把漢語的聽力習慣遷移到英語聽力當中,產生了第一個負遷移現象:講究字字發音清晰,總要試圖聽懂英語句子中的每一個單詞才能聽懂聽力內容。一旦遇到生詞或聽不清的詞,就會不知所措,產生焦慮感。而不會從全篇出發,運用英語語調知識猜測說話者的含義。
2.漢語是音節計時語言,英語是重音計時語言。
漢語句子中一個字就是一個音節, 每個音節所占的時間大致相等,音節越多,句子所用的時間也越長。例如,漢語句子“爸爸,你在哪里?給我一點時間吧!”,此句要比“爸爸,你在哪里?”所用時間更長,且意思更完整、意義更深遠。雖然英語和漢語都有自身的節奏感, 但英語的每個重讀音節總是以“等時距”出現,重音為主干,輕音為陪襯, 輕重音交替。英語句子中具有重音的單詞主要是實義詞。如:形容詞、名詞、動詞等,它們往往隱含著句子中最重要的信息內容,是一個句子中的關鍵詞。非重讀音節的多少不影響一個句子所用時間的長短, 決定句子所用時間的是句中重讀音節的數量。這一語音差異造成的負遷移現象是:每個音節都重讀的漢語認知習慣被遷移到學習者聽力理解過程當中,致使學習者不能有意識地分辨英語句子非重讀單詞和重讀單詞,即抓不住關鍵詞,增加了聽力的難度。
3.漢語的基本描述單位是音節,英語的基本描述單位是音位。
英語和漢語的音素并不完全對應或不對應,英語的某些音素在漢語中沒有。英語分元音和輔音,漢語是由聲母、韻母和聲調構成的。漢語語音系統中的一些聲母與英語語音系統中的某些輔音沒有多大差別,比如/n/、/m/、/1/,但很多英語長短元音以及輔音/θ/、/e/等都不能在漢語中找到對應或相似的音節。當這些音素的差異被運用到聽力當中時,就造成了聽力的負遷移現象:漢語為母語的英語學習者在聽力過程中往往聽不出漢語中沒有的英語音位,分不清長短音的區別。還有,每個句子的每個音節讀起來不發生任何聯系,漢語為母語的英語學習者常常容易忽視英語發音的這一特點,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某個模糊的音節或個別單詞上,造成聽力障礙。
二、英語聽力教學中減少語言負遷移的方法
1.補充英語語音知識
學生之所以犯語言遷移的錯誤,是因為他們不熟悉英語的語言習慣和正確表達方式,以至于在交際中不得不求助于母語。因此,提高學生的英語語音知識是減少語音負遷移的根本途徑。英語語音知識作為聽力教學的必要性的補充可以使學習者通過擴充自己的語音基礎知識或背景知識來協助完成聽力理解中信息重構的過程,提高聽力的預測能力和理解能力。
2.泛聽和精聽相結合
精聽與泛聽是英語聽力練習兩種方法的根本。精聽訓練能使學生達到準確理解聽力材料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辨音能力。通過反復聽錄音材料,學習者能夠有目的地練習區分單個語音音位并聽出語音連讀。精聽的材料可以是課本內容或試卷,其方法可以是聽寫或聽力考試,目的在于聽力中能捕捉到每一個詞、每一個短語,不能有任何疏漏和不理解之處。而泛聽練習的要求和選材就沒有必要像精聽那么嚴格了,很多聽力練習題,每天的英語新聞,電影和各種英語磁帶都可以作為泛聽材料。
從總體情況來看,精聽和泛聽練習是相輔相成的,將這兩種聽力練習方法結合進行是最有效的,但是在實際練習過程中要把握"精聽為主,泛聽為輔"的原則。只要能夠堅持不懈的按照這兩種方法進行練習,我們的聽力水平肯定會取得顯著的提高。
3.培養聽力技能
語言能力的提高是個慢功夫。相對閱讀能力而言,聽力能力的提高更顯得而且不明顯。聽力培養,其實跟其他能力的培養是無法截然分開的。因此,我們要關注平時的聽力技能培養。
近來,在英語學科課程標準修訂過程中,“語言能力”被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一提出,而“聽”的能力又排在了“語言技能”的第一位,可見“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大家都知道,語音是語言的基礎,是區別兩種語言最直觀的要素,它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語言學習者的聽力。由于語音與聽力之間的相互影響,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關注漢語語音對聽力理解的負遷移作用,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聽力習慣,糾正不良的聽力負遷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