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芳
摘要:農業與互聯網結合中,主要以促進農業發展為方向,在網絡技術的力量支持下,傳統的農業技術開始向信息化方向發展,互聯網與農業的結合使我國的農業發展模式發生變化,也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當前,互聯網技術與農業技術推廣的結合尚處于探索階段,還需要加大農業信息化研究。
關鍵詞:網絡技術;農業技術推廣;應用
引言
我國各級各部門在農業技術推廣、農作物增產增收方面越來越加大投入,農業也隨著網絡技術的應用展示出新活力,與傳統農業技術發展有明顯差異。
1.概述
農業技術推廣是一項重要工作,將互聯網和農業技術相互搭配在一起,產生了新的農業發展情景,在農業的發展歷程中,農業中的生產與加工,以及推廣和銷售的不同環節都與互聯網技術息息相關,通常是在互聯網平臺上向所有人展示農場的信息和農戶的相關信息,從而達到生產和銷售流水線的動態模式。先進的網絡技術為農業的生產和銷售提供了更好的技術保障和銷售渠道,從而達到農業生產和銷售網鏈更好的互補和發展。
2網絡技術的應用
2.1拓展大農業市場
互聯網平臺可以收集全國的數據信息,這些全面的信息技術服務給農產品的銷售帶來更多的銷售空間,互聯網的誕生增進了農村經濟的繁榮,農村現代化技術振興,更推動了傳統農業技術向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的速度。互聯網滿足了農村人們的需求,農民不需要高價聘請技術人員,自己可以直接通過平臺上的學習成為技術人才,互聯網的應用也把更過的城市人才吸引到了農村,在農村也找到了自己的發展平臺。農民也可能會遇到產品滯銷的現象,互聯網就可以幫助農民解決這些問題,相關部門還可以帶有需要的企業和采購商到生產現場進行農產品的選擇,這樣商家可以有多重的選擇,更可以選擇質量滿意的產品。互聯網是全球性的平臺,好的產品在網絡的上推廣可以從農村走向縣市,也可以銷到全國,更可以走出國門。
2.2打造農業產品品牌
隨著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農產品也要提升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根據不同的地區原生態特色,農產品也可以創立自己的品牌,通過品牌建設和品牌效應更好的讓全國以及全世界都知道中國連農產品也走品牌的路線,通過系統化的管理和專業的農業技術再借助互聯網平臺,對農戶所種植的不同產品進行檢測、指導,保證農產品的質量,真正的做到品牌建設的需要,通過網絡對品牌產品進行推廣和健全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讓消費者更信賴品牌的農產品,也通過周到的服務,對每一款農產品都買的放心和滿意。無論是從農民的角度還是消費者的角度都能充分的依賴中間的網絡營銷平臺,也充分的展現了網絡營銷模式的價值和作用。品牌的建設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到農產品的價值所在。
2.3提升產品質量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農產品的質量也要跟上人們的需求,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需要是互聯網平臺的基本保障,農產品需要借助互聯網來拓寬更多的銷售渠道,互聯網的信譽需要高質量的農產品來更好的維護。因此現在的農業生產中,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需要有更好的管控,當下的農產品市場魚龍混雜,想要管控好農產品的質量更需要互聯網技術和農業技術的合力,這樣能更好的把控農產品的質量,使最終的消費者在農產品的質量上滿意和放心,也能更好的產生復購的環節,真正的做到讓消費者買的放心,用的舒心。我國農業技術和互聯網的協同發展,成為了農產品質量和效率的基本保障,也為農產品的發展搭建了更好的平臺。
2.4提升農業技術含量
農民的收入從原來的單方收入也轉向了多渠道收入的形式,但農產品的收入仍然還是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借助互聯網技術和農業技術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告別沒有技術帶來的生產上的困擾,兩種技術的廣泛推廣也提高了農民的技術水平,農民也不用為不懂技術發愁,通過網絡上的學習直接可以把學到的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在生產的過程中產品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到互聯網上查詢各種問題的原因,并且更好的解決掉。
2.5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
在農業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通過互聯網技術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把控,可以更有效的提高產量,通過互聯網技術對生產過程中進行跟蹤和指導,也更好的提升產品的質量。在整個的生產過程中都處于科學化的管理,確保產品優質優量。通過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可以更好的幫助農民從開始就做有效的生產者和有效的生產行為,再借助互聯網上的多種渠道達到更好的銷售,同時也保質保量的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
3.發展前景
3.1發展復合型農業
互聯網農業技術除了推廣之外,還能夠利用互聯網進行有效的銷售,改變傳統的農業銷售模式,對于實現農作物產銷一條龍服務等問題能夠借助平臺得到解決,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電商平臺,在銷售方面不僅能夠節約一些業務成本,而且還能夠利用自己的農產品優勢進行集中宣傳和推廣,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利用電商平臺實現產業鏈發展,帶動農作物周圍的旅游業等鄉村發展。
3.2研發和推廣相結合
幫助農作物技術研究、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能夠有效的相互結合,不斷的實現成果轉化,特別是在信息的收集方面,利用電子信息將農作物數據進行提取,然后反饋給農業院進行研究,利用互聯網進行技術輸出,幫助農民更快的了解農作物生長情況,有利于提高技術的掌握。
4鄉鎮農技推廣的發展
4.1與先進的種植技術聯網
對網絡上的技術和產品要做好考察甄別,選擇與本地相適應的技術和產品,在一定范圍的推廣實驗,用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說服帶動轄區內的群眾參與。
4.2與互聯網帶貨直播聯網
利用本地產品優勢,與網絡帶貨直播合作,找準合作點,創立當地農產品自己的品牌,實現合作共贏。例如拼多多的助農幫扶措施、新鮮果蔬直通車等模式。
4.3與科研院校聯網
不斷提升農業的科技含量,提高當地農產品的品質,以質量求生存,拉長農產品產業鏈條,實現農業生產良性循環。
4.4與先進的生產模式聯網
依據當地風土人情和人文環境,學習外地成功的農業生產管理模式,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在自愿的前提下發展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模式,發掘當地經濟能人和吸引外資想結合,實現多元化農業模式。
4.5讓農業農村農民實現大聯網
變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既要引進又要推廣本地特色,在互聯網的大平臺上找合作點,引進農業所需推廣本地特色,吸引多方資金技術,發展特色農業、特色小鎮,實現農業農村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網絡技術一直沒有停止發展的腳步,社會經濟也在飛速的提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農業的生產中,有效的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更好的規范了農業生產的正確方向,互聯網平臺也為農產品提供了更多的銷售渠道,使農民經濟收入大幅度的提升,更好的帶動了農村整體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尹宏奎,林勛勇,鐘海敏. "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應用前景[J]. 江西農業,2020(12):143,145.
[2]呂悅. 農業網絡信息技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究[J]. 南方農業,2020,14(32):209-210.
[3]王傳岐. 發展農業網絡信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江西農業,202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