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彥
摘要:人工智能是當下科研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將以企業的會計信息化建設為背景,淺談人工智能在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潛在的風險以及對這些風險的有效防范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的人工智能以及會計信息化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人工智能;會計;信息化;風險
信息化建設是當下諸多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不斷深入,在信息化建設進程中,進一步加強了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但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于運作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以及缺陷,想要真正意義上的讓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我國各行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就必須要針對這些不足以及缺陷進行進一步的加強與優化。
1.人工智能環境下企業會計信息化風險分析
1.1過度依賴
人工智能本身作為一種極為智能的系統,能夠將所有工作都在規定范圍內按部就班的完成,減少因流程或程序中的問題,導致工作的質量受到影響。并且在會計工作中,人工智能較強的計算能力,也能夠進一步提升會計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如若過于依賴人工智能的判斷結果,就有可能讓會計人員的判斷力受到影響,甚至喪失自身在會計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失去會計崗位的意義。并且,人工智能雖然具備較為高效準確的計算能力,但是現如今其仍然只能完成部分基礎會計工作,對于企業的流水管控等,并不能直接取代會計人員完成相關工作,這也就導致了人工智能在當下的技術條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如若無條件的信任并過度依賴人工智能,就有可能導致企業的財政管理出現問題。
1.2信息安全
人工智能自身是依賴于信息化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各類軟件予以支持。但是,在各軟件以及計算機運行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漏洞,這些漏洞便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惡意利用,導致信息丟失或者信息外漏,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1.3法律邊界
目前,我國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較為迅速,其發展進程遠超于我國相關法律的更新。因此,在會計領域,對人工智能的應用,缺少切實可靠的法律支持與法律約束。其主要呈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第一,在人工智能運作的過程中,可能會侵犯客戶的隱私。人工智能的相關軟件在處理相關數據的過程中,可能會分析企業當下的運作情況,并且將企業運營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各項數據作為計算依據,部分企業就有可能通過該種方式,來獲取客戶的購物數據以及偏好等,在這一過程中,便有可能侵犯客戶的隱私。
第二,責任承擔問題。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并不能滿足所有的工作內容,在運行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若人工智能出現問題,由于其自身不具備死人財產以及法律義務等,即便企業經濟受損,也無法向人工智能索要賠償,承擔責任。
2.人工智能環境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風險防范對策
2.1辯證看待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術自身是通過設計出智能機器來實現對人腦工作模式的模擬,也就人的智能的物化。在當下的技術水平下,人工智能技術與會計工作的有效結合,能夠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并且有效促進了當下各企業會計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在部分重復性較高、耗時較長的工作中,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在冗長的數據中,能夠在相關程序以及計算系統的支持下,更進一步的提高計算效率以及精準度,避免會計人員在從事相關工作時可能出現的信息丟失或者信息不準確等問題。但是,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應當認識到人工智能自身所具備的局限性以及所隱藏的風險,應考慮人工智能與人力的結合,最大限度的發揮人力與人工智能的優勢所在,實現相輔相成。會計工作不僅包含了對企業流水的計算,還要做好相應的決策以及流水管理等工作。以當下的技術水平來看,人工智能并不具備會計工作的決策能力以及流水管理能力,這些更具人性化的工作內容仍需要由人力完成。這就需要企業正確認識人工智能,將人工智能作為會計工作的輔助系統,幫助會計人員更好地完成工作,而不是將人工智能作為主流勞動力,徹底替代會計人員的崗位。
2.2提高會計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人工智能自身十分依賴信息化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其在計算數據、采集數據乃至分類信息的過程中,都需要依賴于計算機。而信息的安全很大一部分也就取決于計算機以及網絡安全。這也說明在應用人工智能完成會計工作時,企業應當重視起相關信息數據安全性的管控,提高會計信息安全管理能力。首先,企業要進一步優化人工智能軟件的水平,加強防火墻建設,并且通過多重身份認證,來減少對系統的惡意入侵。其次,企業應當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在應用人工智能的過程中,完善相應的操作流程,并且明確人工智能的工作范圍與會計人員的工作范圍。并且嚴格管控人工智能相關軟件以及硬件保養維護人員,確保在企業的員工團隊能夠嚴格按照企業的相關要求展開工作,并且嚴格遵守相應的安全條例,保障信息安全,避免在人工智能相關軟件以及系統運作的過程中,出現信息流失等問題。最后,加強企業內部會計人員對信息化技術的了解以及應用,能夠在人工智能出現問題時,及時查漏補缺,并且在系統運作異常時,能夠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進行備份保存,避免信息流失,最大限度的保障信息安全。
2.3完善人工智能法律規制
第一,進一步加強關于人工智能信息收集的立法,明確人工智能的工作范圍以及收集信息的范圍,保護用戶以及企業客戶的個人隱私信息。
第二,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在人工智能處理相關信息數據的過程中,需要用戶以及企業客戶方面擁有知情權,確保自身的隱私信息不會受到侵害。
第三,建立嚴密的監管機制。在人工智能發展的進程中,無論是新技術的研發還是應用,都需要由專門的監管部門以及監管人員實施監管,確保其責任具備可追溯性。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下的會計領域,企業想要避免各類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就必須要正確認識人工智能在當下環境中呈現出來的局限性,并通過切實合理的應對措施,規避并解決各類風險。
參考文獻:
[1]劉忠.會計工作中審計風險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3,(10).
[2]沙妹菊.大數據時代企業會計信息化的風險及防范措施探討[J].環球市場.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