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曉輝
(博興縣融媒體中心,山東 濱州 256500)
在目前媒體行業發展過程中,融媒體屬于新型的一種媒體形式,也是當前媒體行業的發展趨勢。所謂融媒體所指的就是通過對媒介載體進行充分利用,將電視、廣播及報紙等一些既存在共同點又具有互補性的一些相關問題,在內容、人力及宣傳等相關方面實行有效整合,使具有獨特特點的新媒體得以實現,這種新媒體的出現可以實現資源融合、內容兼容以及宣傳互融,還可以實現利益互融。在目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媒介傳播方式是以發展為前提的,因而在新時期新聞信息傳播過程中,對于信息的整合也需要發展作為前提。
對于新聞媒體融合,其能夠對傳播媒體及新媒體優勢進行充分利用,使得信息資源更好實現系統性溝通,因此,在目前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單個信息溝通結構也實現轉變,實現聯系性發展,并且這在新時代背景下的信息傳播方面已經成為主要方式及方法。就目前融媒體在新聞采編工作方面的實踐而言,在采編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對收集到的各種新聞資料需要合理整合,且需要注意結合社會受眾的實際需求,使收集的各種信息實現有效聯系,創新新聞采編工作模式,保證新聞傳播得到滿意成果。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離不開迅猛發展的信息化技術,其使得新聞信息傳播形式、傳播途徑等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廣大受眾在獲取信息方式、閱讀習慣方面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廣大受眾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新媒體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導致電視媒體正在面臨巨大的挑戰,電視新聞采編發展的滯后性,導致電視媒體的受眾正在不斷被新媒體所蠶食。從電視新聞采編的層面來看,其所面臨的困境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采編人員沒有意識到新媒體所帶來的巨大沖擊,在新聞采編過程中仍舊存在固步自封現象,沒有主動去適應新聞采編、受眾需求的變化。其次,電視新聞采編時限方面存在的跨度,其顯然無法滿足提升新聞消息傳播效率的目標,電視新聞采編時效性面臨巨大的困境。最后,電視新聞采編在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方面存在滯后性,尤其是與新媒體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性,難以有效迎合受眾的需求與習慣。
隨著融媒體時代不斷深入快速發展,社會信息傳輸表現出快速及多樣化發展趨勢,而新聞采編作為社會新聞信息收集及整合中的重要環節,為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采編工作加強認知,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中,應當注意避免出現“標題黨”及“虛假信息體”等錯誤情況。在目前融媒體時代下,有些新聞媒體為能夠吸引受眾注意力,在采編工作中往往會選擇比較夸張的一些標題,影響新聞真實性,因而需要注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確保更理想的新聞采編及傳播。其次,需要將以往程式化新聞采編思路轉變。在當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對于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而言,其中有些內容雖然可以利用系統自動完成,但是并不能完全依賴這些自動化系統對信息進行處理,應當改變這一采編工作模式,從而使采編工作模式更加具有靈活性。再次,避免拖延式新聞采編工作理念。在目前新聞采編工作中,有些新聞媒體為能夠得到信息互動市場,往往將可以一次性完成的新聞信息宣傳分為多次完成,這不符合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服務性特點,并且也導致新聞傳播喪失其應有的價值。
受媒體時代發展的影響,泛娛樂化的節目層出不窮,這導致一些傳統媒體忽視公眾的需求,僅把注意力放在宣揚新聞節目的商業性和娛樂性上,被利益沖昏頭腦而拋棄了新聞行業的基本素養。所以,為了提高節目的質量和效果,新聞采編需要不斷創新采編內容,摒棄媚俗的心態,使新聞的具體內容也要相應地反映民生問題,貼近人民生活。
傳統的新聞采訪和采編工作往往是對新聞的單一敘述,這導致觀眾不能被代入到新聞報道者的視角上,并且因為不同群體所代表的受眾的理解程度不同,對新聞內容的個人理解也不甚相同,新聞報道者過于偏激的言論會直接影響到節目效果,在新聞節目的制作過程中,新聞記者要客觀地澄清自己的觀點,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來評價新聞事件,讓公眾認清媒體的立場,接受新聞內容,提高報紙在評價新聞時的影響力,要把握事件的要害,深入評價,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待新聞事件。
新聞采編還要不斷創新新聞內容的表現形式。傳統的節目制作內容形式固定,缺乏趣味性。因此為了吸引受眾的興趣,進一步提高收視率,新聞行業的新聞采編應該增加采訪信息量,提高新聞的深度和廣度。新聞行業可以通過提高采編技術,對素材進行二次創作,適當增加其趣味性,使傳統新聞媒體得到更廣闊的市場,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關注。在新時代背景下,可以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各自的優勢,發揮出各自的潛在價值,塑造全新的新聞行業面貌。它不僅可以進一步豐富傳統媒體的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傳統媒體的趣味性。通過全媒體記者發布的文字、語音、視頻,我們可以與群眾進行全方位的互動,制作和生成更加個性化的節目。
區別于傳統模式,新媒體背景下的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逐漸開啟新的發展思路,通過積極地轉變傳統模式改變之前單向式的傳播途徑,實現現代多元化傳播的具體發展和實踐。可以重點把握“一次采編、多種生成”為基礎構建豐富的多媒體材料機制。其也是有效地將新媒體發展滲透化,促使利用多元化的手段提高電視新聞媒體采編的優化內容。例如,電視臺在進行熱點事件報道的過程中可以積極依托新媒體資源,通過微視頻的方式實現全網推送,促使人們在手機客戶端、電視屏幕、廣播等媒介中都能獲得相關的信息,以此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如此耳目一新的新聞媒體報道會在一定程度上帶給觀眾豐富的內心感知,同時,采用專題策劃報道,運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出動態信息,讓人們能夠及時有效地獲取信息,并且愛上這種信息傳播的新途徑。總之,新媒體時代的不斷深化發展為我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提供新的發展動力,積極改變傳播模式,形成一種契合時代發展的重要形式,不斷推進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和發展。
在各種新興的媒介平臺中往往存在著一些熱點性的話題、段子、特效甚至是背景音樂,融合媒體為了維護受眾數量可以對這些熱點性的信息進行適當地追逐,但是在整體上還應當保留主流傳統媒體的認真性和嚴肅性,切記要避免為了追求受眾數量而產生泛娛樂化效果。同時,媒體工作者還應該時刻謹記自己的使命與責任,在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主流媒體應當一直是主力軍、先行者和示范者,背負好引導輿論和塑造主流價值觀的偉大責任。如今的網絡時代背景下,國內的輿論發展整體向好,“正能量”“核心價值觀”依然是大眾關心的熱點,在應用新技術將媒介融合向縱深領域發展的同時,主流媒體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主流媒體應當旗幟鮮明地塑造正確的輿論方向和價值取向,將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傳播真善美的積極思想作為自己的追求。守正創新,做好思想的引領和輿論引導工作,在國際形勢日益嚴峻的同時,把好信息傳播的關卡,防止偏激反動的聲音流入,守好國內輿論場。要繼續牢牢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維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社會上的弘揚。在信息魚龍混雜的網絡時代,主流媒體更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用人民群眾易于接受、樂于接受的方式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
1.作為當地文娛管理部門,需要基于國家新聞管理標準,規范采編工作中的信息整合及信息發表內容,實現進一步細化。
2.對于當前采編工作中的每個環節,社會新聞傳播企業都制定出真實性責任個體化體制,也就是說在實際進行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一旦有問題出現,參與采編工作的所有人員都需要負責。
3.在對新聞媒體人員進行管理方面,對每個員工都實行持證上崗管理,并且對在職人員每年都需要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培訓的內容不但要包含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所需要的新技術及技巧,也要包含職業素養及職業法律制度等相關內容,使采編工作人員的能力可以有效提升,確保融媒背景下的采編工作模式得以進一步完善模式,實現新聞采編工作的更好發展。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面臨困境是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新媒體也為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造了諸多發展機遇。對電視新聞采編人員來說,能否抓住機遇推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轉型發展就成為突破困境的關鍵所在。這就需要電視新聞采編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環境下新聞傳播發展趨勢、受眾新聞閱讀發展趨勢,嘗試將各種新興技術引入新聞采編工作中來,綜合利用新媒體引用拓展新聞采編深度、通過電視與新媒體優勢互補提升采編實時性、注重新聞采編內容的媒體融合式生產以及圍繞親民化理念提升新聞采編影響力,全面推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順利轉型,為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