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芳
(徐水區高林村中學,河北 保定 072550)
如今,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新形式的教學模式被越來越多地引入課堂,并且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在眾多的教學模式中,情境教學模式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情境的設置能夠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并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文章根據初中英語教材內容,對情境教學的方案進行分析,試圖找出更加符合當前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情境方案,以實現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雙重提升。
實際上就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而言,教師并沒有過多地強調情景教學的應用,而是按照傳統的強灌式教學模式盲目地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只接受英語學習的文化知識理論,對英語文化的起源沒有積極的思考,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它影響了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利于學生在這種情況下體驗英語知識和文化的魅力,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有一些學生和教師不重視英語學習,教師在課堂情境教學中只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認為情境教學并沒有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甚至有些學生認為英語學習不重要,這影響了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對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如今,英語在人們的生活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這不只是單純地應用在國際經濟交流中,英語也逐漸滲透到了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大量的英文文件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而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關鍵時期,在學生今后的英語發展道路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提升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應用情境教學法也是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要求,是推動初中英語教學不斷革新的重要手段,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情境教學法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讓他們在一個相對輕松和諧的環境中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其整體素質地有效提升,最終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要求。

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環境能夠對他們的學習效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現如今的許多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并不高,而且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并沒有足夠的興趣,因此他們很難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這與他們所處的學習環境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必須根據所制訂的學習計劃以及學習內容,創建一個能夠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在教師創建的教學情境中,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授,能夠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從而有利于他們理解各種英語難題以及相關的知識,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課堂英語學習的效果。
初中階段的學生大多比較活躍,處于好奇心較強的年齡階段,而英語的學習對他們來說較為無聊,因此部分學生都缺乏學習積極性,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很難集中注意力,導致英語學習效率并不高,英語成績提高也特別困難,使用情境教學法創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環境,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更加認真地進行英語學習,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傳統的教學方法早已難以滿足新時期英語教學的發展需要,若是教師繼續沿用教學成效不佳的教學方法,則會限制學生英語水平的有效提升。為了突破初中英語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束縛,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引入了情境教學法,這對英語教學產生的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可為學生提供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其在身臨其境的前提下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以更快的速度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有利于學生及時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可以維持正常的學習進度,適當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成效。其次,情境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上的融合運用,可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自信心。這是因為情境教學法可為學生提供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學習的真實性,體會到語言知識的實用性,有利于增強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當學生勇于參加英語學習活動,敢于嘗試自主表達,則會慢慢發現:主動學習英語、主動開口說英語都變得很容易。最后,情境教學法可增強英語課堂上的教學活力,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學習思路也變得更加清晰。這有利于調動學生更深層次的學習驅動力,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課堂上的英語學習活動,為提高英語教學實效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農村初級中學的英語情感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作用不容低估。合作學習允許學生在小組中工作,并通過合作學習的過程獲得知識。在合作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效地加深彼此的友誼,培養團隊精神,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容忍他人,最終促進學習的發展。因此,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為學生未來社會功能的發展提供重要幫助。具體來說,我們的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合作閱讀、合作寫作、合作討論等方式獲得了扎實的英語知識,他們在合作過程中形成的友誼正是農村初中英語情感教育的目標。通過學生之間強有力的合作關系,學生可以不斷創造更好的學習成果在未來。
在傳統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需要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能應對英語考試就好。應試化現象嚴重,讓學生的英語能力得不到培養,學生在課上得不到鍛煉。因此,老師應該改善教學方式,通過對話來進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的參與興趣提高,積極地進行英語學習。英語是一種語言,既然是語言就需要在不斷的交談中得到鍛煉和鞏固。對話能夠讓教學氛圍更加靈活,讓學生在課上積極地面對和參與。
新課改后的英語教科書中有一個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大量英語對話所選擇的背景都是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關的。在這種大背景下展開的人物對話和故事講述,為教師進行教學情境的設置提供了方便,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學生在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中,可以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學生集中精力來組織更加合適的語句。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改變過去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口語交流活動之中,避免了啞巴式英語學習現象的出現。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能夠讓學生養成在課后主動學習的習慣,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將英語應用其中,加強對單詞的記憶和應用,真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角色扮演是情境教學最大的特點之一,能夠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角色扮演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可以持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新課改后的初中英語課本中,增加了很多對話類型的知識內容。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應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學方式。一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交流。教師要安排學生提前了解對話內容,挑出不認識和不能完全理解的單詞,然后通過查詞典等多種方式解決存在的問題。學生完成自學之后,教師還要讓學生組成合作小組開展對話表演。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從而持續增強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學習效率。二是要注意把握好各階段的時間。教師在最初引導學生自學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以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在情境創設教學中,教師也可在師生互動環節,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在師生對話的過程中,學生可更深刻地理解教師傳達的對話意圖,并從中獲悉新課的學習主題,進而走進更深層次的教學情境中,去捕獲新課的知識點。這一對話式的情境創設教學活動可起到很好的教學作用,初中英語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師生對話創設相適應的教學情境。
最常見的教學輔助工具是實物。利用真實的物體,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能夠坐在教室里了解客觀的事物。感性認識主要是通過對真實事物的感知來獲得的。它具有鮮明、生動、真實的特點,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效果是計算機課件無法達到的。在談論食物的詞匯時,老師可以在講完詞匯后把東西帶到課堂上作為獎品,這樣不僅可以解釋詞匯,而且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學得很快,而且能準確地應用它們。教師運用真實的對象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加上自己的語言表達和學生的角色扮演,創造交際的模擬情境。在設計的情境中進行語言實踐,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準確地運用知識。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為課堂教育的主體,大多使用的是傳統的授受式教學方法,教師只負責進行知識講解,學生只負責理解知識,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了解許多英語知識,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學生能否理解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就算是教師盡力進行講解,但是學生也很難真正理解所有的英語知識,不僅會讓學生反感英語學習,降低他們積極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進行真實情境的構建時,要了解現如今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從而創建出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獲得更好的英語學習效果。而且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所取得的效果也很難令人滿意,使用情境教學法進行初中英語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
綜上所述,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學模式變得多樣化,讓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改善農村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完善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不足。當然情境的創設還有很多,不過要遵從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老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讓情境教學模式發揮出最大的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