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
【摘 要】目的:比較分析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措施,對乳腺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所產生的影響與效果。方法:從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選取10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數字隨機均分為對照與觀察兩組,每組50例,基礎的常規護理施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兼顧手術室護理,對比分析兩種護理模式下患者的應激反應情況。結果:相較于護理之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之后的舒張壓,收縮壓以及心率均有顯著的上升,并且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上升幅度,觀察組更為理想,比較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乳腺癌患者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措施,對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確保手術開展的順利性,臨床意義深遠,值得推廣。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乳腺癌;應激反應
針對乳腺癌手術患者予以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幫助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對手術順利地進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文章對比分析兩種護理模式下患者的應激反應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選取10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年齡38歲~45歲,平均年齡(42.23±6.4)歲。數字隨機均分為對照與觀察兩組,每組50例,基礎的常規護理施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兼顧手術室護理,對比分析兩種護理模式下患者的應激反應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的基本臨床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價值(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接受基礎的常規護理,護理人員落實術前各項準備工作,提前30分鐘將患者送進手術室,保證手術室內合理的溫度與濕度,營造安靜的環境,確保空氣流通。護理人員的態度應和藹、熱情,動作應溫柔、舒緩,與手術操作意識積極配合。手術過程中嚴格緊密監測患者的各項基本生命體征,針對意識清醒的患者,需要觀察其動作語言,手術后護送患者回到病房,與管床護士進行有效的交接工作。
1.2.2 觀察組患者以常規護理為基礎,聯合手術室護理,具體包括:(1)術前護理。手術室護理人員術前加大力度巡查病房,告知患者手術具體知識,講解態度應誠懇親切,語言簡單易懂,叮囑患者術前禁食禁水的具體時間與重要性,幫助患者了解手術室環境、麻醉方式、麻醉所需的體會以及手術的具體操作,針對性的為患者梳理心情,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保證患者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手術。(2)術中護理,麻醉開始前護理人員深入與患者溝通,平緩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患者在術中如果為清醒狀態,護理人員應及時予以支持與鼓勵,一旦發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必須及時妥善處理。(3)術后護理。使用清水擦拭患者皮膚上的消毒液與血跡,更換干凈整潔的被單與衣物,落實引流管與手術切口的護理工作,注意保暖。術后定期隨訪,加強對患者心理情況的了解。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收縮壓、舒張壓與心率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相較于護理之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之后的舒張壓,收縮壓以及心率均有顯著的上升,并且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上升幅度,觀察組更為理想,比較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乳腺癌是臨床上女性惡性腫瘤發病概率較高的疾病之一。現階段臨床上針對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使用最為廣泛且療效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手術[2,3]。如果乳腺癌患者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應激反應比較強烈,將會嚴重影響麻醉效果,對手術的順利進行造成阻礙,因此需要對乳腺癌患者術中提供積極有效且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4,5]。
針對乳腺癌患者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措施,對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確保手術開展的順利性,臨床意義深遠,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倪霞.手術室護理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評價[J].心理月刊,2021,16(6):130-131.
[2] 李婷婷,陳蓉,邵蕾,等.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與心理變化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2):153-154.
[3] 汪恒.手術室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15):146-149.
[4] 石向麗,石露.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于乳腺癌手術患者對其應激反應的作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22):144,173.
[5] 余莉.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0):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