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靜
【摘 要】目的:研究橈骨頭骨折內固定手術護理中個性化護理方式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間收治的橈骨頭骨折手術患者,總計60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0例患者以常規護理方式進行干預;觀察組30例患者接受個性化護理,比較不同護理方法應用后患者治療效果和疼痛分級.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提高,與對照組比較中,差異較為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疼痛分級降低,VAS視覺模擬評分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較為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橈骨頭骨折內固定術中,使用個性化護理方案效果較為明顯,可提高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有利于加快康復進程。鑒于個性化護理應用價值較高,相關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推廣,為患者健康提供支持。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橈骨頭骨折;內固定術;手術護理
橈骨骨折是人體經常發生的骨折現象,在中年或老年群體中較為多見,女性發病率超過男性,造成橈骨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骨質疏松,臨床中多見粉碎性骨折,患者關節面被破壞,疼痛感明顯,嚴重影響日常生活[1]。針對橈骨骨折的有效治療方法為內固定術,并加強術中護理。本文研究了個性化護理在橈骨骨折臨床護理中效果,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統計資料為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期間收治的橈骨骨折患者,總計60例,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開展對照分析,其中對照組30例,剩余30例納入觀察組。
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48歲~65歲,平均年齡(55.35±12.39)歲,Mason分型:Ⅱ型19例,Ⅲ型11例;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49歲~64歲,平均年齡(55.35±12.39)歲,Mason分型:Ⅱ型20例,Ⅲ型10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常規護理支持,主要對患者進行術前健康指導和身體護理,對手術常規注意事項進行明確,在此基礎上,落實骨科臨床基礎護理方案。
1.2.2 觀察組采取個性化護理模式,主要護理方案如下。
1.2.2.1 術前準備。術前充分執行無菌操作理念,對患者進行備皮。為患者提供冰敷護理,防止發生關節腫脹問題。為患者介紹手術成功案例,降低患者焦慮感,并注重加強健康教育指導,增加患者臨床治療信心。
1.2.2.2 術后護理。術后為患者提供個性化飲食方案,增加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多進食高纖維、高蛋白質食物,組織患者開展前臂旋轉練習,注重對肘關節進行屈伸。術后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計劃,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實際需求,增加護理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統計分析不同護理方式下患者疼痛分級,使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對疼痛狀況進行評估,總計10分,分值越高,則說明患者疼痛感越明顯。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有效率組間比較分析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十分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前后VAS評分組間比較
觀察組護理前VAS組間比較差異較小(P>0.05),經過個性化護理后,VAS評分值降低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增加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橈骨骨折對患者行動能力造成影響,患者在治療中容易產生負面情緒,護理依從性較低。為改善這一問題,推薦使用個性化護理方案。個性化護理能夠根據患者病情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對患者身體、疾病、心理、飲食和運動進行指導,確保患者臨床狀況改善,加快康復進程。
臨床中,將患者主訴疼痛進行分級,輕度疼痛:患者有疼痛感,但是可以忍受,對正常生活與睡眠不構成干擾。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感明顯,不能忍受,其正常的睡眠受到影響,需要服用鎮痛類藥物;重度疼痛:患者劇烈疼痛,睡眠受到嚴重干擾,出現自主神經紊亂。了解不同疼痛分級能夠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為護理方案的調整奠定基礎[2]。
綜上所述,在橈骨頭骨折內固定術手術護理中,使用個性化護理措施產生了顯著臨床效果,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提高,治療總有效率得到保證,護理后患者疼痛感降低,對康復治療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 戚鴻飛,馬騰,崔玉,等.假體置換與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橈骨頭骨折的Meta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20,9(6):425-431.
[2] 倪博文,肖紅強,陳康.兩種手術入路方式對C型橈骨遠端骨折鎖定加壓接骨板結合克氏針內固定術療效的影響[J].創傷外科雜志,2019,21(5):37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