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立德樹人是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所在。
數學是一門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是刻畫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科學語言和有效工具。數學作為人類思維的表達方式,反映了人們積極進取的意志、縝密周祥的邏輯推理以及對完美境界的追求。數學作為中職學校的公共基礎課程,由于其知識連貫性很強、思維形式非常抽象、邏輯推理極其嚴密,許多基礎較差的學生對之產生畏懼心理,導致數學課教學效果差強人意。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數學課教學不能缺席。那么,如何在中職數學課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呢?
一、用數學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文化博大精深,數學知識遍布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能讓學生深入接觸數學的發展歷史,體會豐富的數學價值和數學意義,于教學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如在講授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時,引入數學王子高斯的故事。高斯在上小學時,有一天他的老師讓大家計算:1+2+3+…+100=?高斯利用等差數列的對稱性很快地算出了答案,令老師及同學們感到很驚訝。借助這類小故事,啟發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化繁為簡、變異存同、靈活變通等所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同時,利用高斯的生平激勵學生養成艱苦奮斗、敢于攀登的學習精神。在學習圓周率π時,介紹祖沖之、祖暅父子在數學上的成就,其中圓周率之精確到小數點后六位數,比西方的數學家早于一千多年,以此讓學生了解祖國歷史文化的悠久,提升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
數學思考力是指應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動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課中,具體包括學生知識理解能力、發現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1. 知識理解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及嚴密的邏輯性。數學學科的學習基于知識的理解,涉及對相關內容的概念、命題、圖式、符號、公式等的掌握。當今是一個知識爆炸的社會,知識的更新非常迅速,學生只有掌握學習的方法、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才能立于時代的潮頭。數學作為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數學知識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然而,數學知識的連貫性讓基礎較差的中職學生對數學產生畏懼,再加上社會、企業及用人單位更注重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得數學課在職業學校中更是舉步維艱。面對這樣的現實,在講授一個新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皮亞杰的“同化”理論,激活喚醒學生原有的相關知識,促進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易于將新知識接納、吸收、遷移、合并為自身的一部分。如在學習《角的概念》的推廣時,讓學生回憶原有的角的概念及一些特殊角的數值,再引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明了原有概念的局限性,由此接入新概念,并對新舊概念進行對比、同化,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培養優良的學習方式。
2.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
經常有中職學生提問,“學數學有什么作用?生活當中哪里用得到數學?”的確,乍看之下好象有那么點道理。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處處有數學。華羅庚先生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到數學。”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多觀察,尋找隱藏在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以增強學生心目中的“實用性”,激發其學習興趣。如在學習向量的運算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行駛在河面上的輪船,是船頭直朝目的地?還是需要根據什么條件設定方向?”引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而隨處可見的建筑中的數字美、音樂中的和諧關系美、花朵中的斐波那契的神奇美、繪畫攝影構圖的黃金分割美等,數學充滿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為數學學科教師,還可以多與專業科目教師溝通,設計一些與學生所學專業聯系緊密的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思維分析現象;用數學知識、技能解決專業問題,更好地提升專業能力,讓學生體驗數學對專業知識的促進作用,明了要學好專業,必須有牢固的數學基礎。而這些最終還是回歸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
3.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知識掌握是基礎,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習的重點,“學以致用”讓學生學會了問題解決,提升了綜合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體驗了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從而喜歡上數學。面對學生學習動力不足這種實際情形,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簡單問題入手,讓學生認識到“我可以的”,克服“慣性認知”,逐漸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在面對難度大一點的問題時,則幫助學生根據題設已知,搜索回憶已學相關知識、建立已知與結論之間的關聯、嘗試執行運用、確定解答方式。或者也可以將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路策略。例如,求函數y=lg2x的單調區間時可以將問題轉化成學生熟悉的問題,進行分層設計:(1)t=lgx的單調性;(2)y=t2的單調性;(3)y=lg2x的單調性。養成如何將知識分解、聯系、遷移,借助聯想、嘗試驗證、類比,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從而形成一套好的學習方法,為終身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在中職數學課中,通過培養學生系統思維、深度思維、主動探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使數學能真正發揮學科作用。
誠然,在中職數學課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最關鍵是教師要有立德樹人意識,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根據學科的特點積極尋找有效的突破口,潤物無聲地進行價值塑造。中職數學教師要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從課堂著力,不斷彰顯育人實效,提升中職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邢秀茶.學與教的心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2]馬復.設計合理的數學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3]吉蓉.合理設計教學問題 促進學生思維發展[J].數學之友,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