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卓瓊,付 佳,羅欣月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 南昌 330013)
近年來,隨著習近平總書記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理念的提出,如何有效地進行生態環境建設成為各地區相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垃圾分類回收相關方案的落實,“無廢城市” 的概念也應運而生。 無廢城市建設即在3R(reducing、reusing、recycling)原則的引領下,提倡固體廢物在源頭上減量、在利用時資源回收化以及在處理時無害化。 無廢城市績效評估體系的建立是國家生態文明發展指標體系和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構建江西省無廢城市績效評估體系,一方面完善江西省無廢城市經濟評價指標體系,另一方面對江西省無廢城市績效評估體系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廢物產生量不斷增加,無廢城市逐漸成為國內外研究焦點。 國內的研究中,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郭志達、白遠洋以廢棄物減量化與循環再利用的原則對“無廢城市” 建設的通用模式進行構建,從 “無廢工業” “無廢農業”“無廢商業” “無廢醫療” “無廢工程” “無廢生活” 6個方面闡釋了“無廢城市” 的實現路徑。 為了建立一套有效的無廢城市指標評價體系,彭定洪等基于坎貝拉距離提出并驗證了一種用于刻畫建設方案與理想解間分離度的相對猶豫模糊距離測度,通過TOPSIS 貼近度思想,構建了一種猶豫模糊的雙重貼近度求解方法,即多群組評估方法并用其解決云南省無廢城市建設方案評估的實際問題。
國外學者從零浪費、城市廢物管理系統以及零廢物指數等角度展開研究,涉及建設無廢城市的真正內涵、無廢城市的有效建設機制以及現代城市固體廢物管理等方面。 但由于每個國家的各方面發展狀況不同,相關結論的適用性不強。 國內學者主要從固廢減量化、資源化,源頭減量優先原則,廢物 “減污” “減耗”,建設循環型社會和公眾企業政府協同合作等層面分析我國無廢城市建設現狀與未來發展具體路徑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經濟發展模式各不相同,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大,廢物管理過程也各有區別,具體措施是不能一概而論的,需因地制宜,找出切合地區發展的最佳模式。
本研究通過查閱大量無廢城市相關的文獻與資料,結合江西省無廢城市發展的現狀,認為一地區的無廢城市構建與五大方面密切相關。 因此,本文基于可回收、可利用、可循環的3R 原則,從該五個維度選取22 個指標來構建江西省無廢城市構建指標體系。 指標構成及權重見表1。
表1 江西省無廢城市構建指標體系
目標層 準則層 指標層 指標方向指標權重無廢城市建設績效評估體系A1工業固體廢棄物(權重0.1459)A11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 萬噸 負 0.2049 A12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量/ 萬噸 正 0.1508 A13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傾倒丟棄量/ 萬噸 負 0.1576 A14一般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量/ 萬噸 正 0.1391 A15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廠數/ 個 正 0.1289 A16危險固體廢棄物運行費用/ 萬元 負 0.0884 A17危險固體廢棄物實際處置量/ 萬噸 正 0.0658 A18危險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量/ 萬噸 正 0.0644 A2農業固體廢棄物(權重0.2625)A21農業秸稈實際處理量/ 噸 負 0.3650 A22農業固體糞便實際處理量/ 萬噸 負 0.4168 A23農業塑料薄膜使用量/ 噸 負 0.2183 A3建筑垃圾(權重0.2791)A31房屋施工垃圾產量/ 萬噸 負 0.3017 A32建筑裝修垃圾產量/ 萬噸 負 0.3332 A33建筑拆除垃圾產量/ 萬噸 負 0.3905 A4生活垃圾(權重0.2125)A41生活垃圾處理廠數/ 個 正 0.2706 A42生活垃圾運行費用/ 萬元 負 0.2541 A43生活垃圾實際處理量/ 萬噸 負 0.1586 A44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正 0.1539 A4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噸/ 日) 正 0.1628 A5醫療固體廢棄物(權重0.0999)A51醫療廢棄物處置廠數/ 個 正 0.4374 A52醫療廢棄物處置量/ 萬噸 正 0.3123 A53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理回收利用率/% 正 0.2402
構造五大準則層相關的判斷矩陣,并且通過了一致性檢驗,得出五大準則層的指標權重W
=(0.2791,0.2625,0.2125,0.1459,0.0999),同理,得出指標層權重,最終得出指標權重。 課題組通過AHP 計算出這22 項指標的權重后,進一步計算出各個測度值,從而衡量無廢城市建設發展水平。1.江西無廢城市構建的工業固體廢棄物水平分析
由江西省2010~2018年的數據可知,江西省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A)呈現124% 的增長,可見近年來江西省大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廢料;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廠數(A)逐年增加,有賴于江西省固廢管理的有效措施的出臺,提高了公眾對于無廢城市的關注程度;危險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量(A)顯著提高。
2.江西省無廢城市構建的農業固體廢棄物水平分析
由2010~2018年的數據變化可知,江西省農業秸稈實際處理量(A)逐年下降,農業固體糞便實際處理量(A)變化不顯著,波動幅度小,整體呈現減少趨勢,農業塑料薄膜使用量(A)逐年上升。
3.江西無廢城市構建的建筑垃圾水平分析
2010~2018年江西省房屋施工垃圾產量(A)、建筑裝修垃圾產量(A) 和建筑拆除垃圾產量(A) 大體呈現上漲趨勢,其中2019年的房屋施工垃圾產量(A)和建筑拆除垃圾產量(A)與2008年相比,增加數量超過2 倍,建筑裝修垃圾產量(A)與2009年相比,增加數量超過1/ 3,可見江西省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建筑行業快速發展。
4.江西綠色無廢城市構建生活垃圾處理水平分析
2018年江西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個數( A) 與2010年相比增加一倍;生活垃圾實際處理量(A)與2010年相比有所增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A)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A)大幅提高,2018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是2013年的2.5 倍,可見江西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5.江西無廢城市構建醫療固體廢棄物處理水平分析
醫療廢棄物處理廠個數(A)9年總增長率達93%,年均增長率超10%;醫療廢棄物處置量(A)平均達7.3 萬噸;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理回收利用率(A)每年穩步增長,年均增長率約為3%,近年該數值保持在100% 左右。 醫療廢物處理水平不斷提高。
課題組在得到22 個指標層測度值之后,再將它們分別乘以指標層的權重并相加,得到五大準則層的分數,然后用準則層的分數再乘以所得權重加總得到總的分數,可得江西省2010~2018年無廢城市建設績效評估得分如圖1 所示。

圖1 江西省無廢城市建設績效評估得分
江西省無廢城市建設績效評估得分總體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
建筑垃圾對江西省無廢城市建設有重要影響,而建筑拆除垃圾產量在建筑垃圾層占比重最大,因此江西省建筑垃圾的減量化和再利用將是無廢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 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在指標層權重較高,而產生量則不斷增加。 此外,值得肯定的是在無廢農業建設方面,尤其在2016年后獲得了顯著成效,農藥、化肥、塑料薄膜使用量減少,綠色無廢化建設質量提升。 生活垃圾與醫療固體廢棄物方面建設也在穩步發展,垃圾處理能力有較大提升。
2016年之前江西省大力發展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環境建設的重要程度。 2016年起,除了建筑垃圾逐年增加外,其他方面有顯著好轉,但是總體得分較低。 無廢城市的五個維度建設存在不平衡問題,需要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垃圾處理能力,發揮優勢持續建設無廢農業,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兩手抓。
綜合江西省及江西省各地級市2010 ~ 2018年的無廢城市建設情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在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方面,2010 ~ 2018年,處理能力有所增強,尤其是廢物傾倒丟棄量幾乎清零,績效得分總體呈上升態勢。 無廢農業建設方面成效更為顯著,尤其在2016年后績效得分快速增長,得分最高。 生活垃圾與醫療固體廢棄物處理水平得分總體上呈上升趨勢,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與醫療廢棄物處理能力顯著增強。 建筑垃圾處理績效得分較低,隨著江西省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建筑垃圾產生量大幅增加,得分不斷降低,但是近兩年垃圾產生量增速放緩,說明江西省城鎮化建設中應著重注意建筑垃圾處理能力的提高,兼顧城鎮化發展與無廢城市建設。
總體而言,江西省的無廢城市建設總分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在2016年前總得分不斷下降,2016年達到最低,之后快速上升,說明在2016年前資源節約與生態保護建設滯后于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而2016年江西省加大了對 “綠水青山” 的保護,環境質量提高,評分快速上升。 在五個維度中工業固體廢棄物、農業固體廢棄物、生活垃圾、醫療固體廢棄物評價得分總體呈增加態勢,而建筑垃圾維度評價得分則逐年下降。 無廢農業建設績效評分最高,醫療固體廢棄物評價得分增加速度最快,生活垃圾得分增加速度緊隨其后,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得分增加緩慢,而建筑垃圾評分下降速度放緩,說明江西省無廢城市建設存在不平衡的問題,要推深落實無廢城市綠色發展理念舉措,更需要注意建筑垃圾處理與工業廢棄物處理能力的提高。
1.政府統籌
(1)搭建綠色制造體系,推進工業綠色化生產。 綠色崛起是江西省追求的目標,而目前江西省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仍然較大,全面推進綠色制造體系發展是減少資源加工使用環節固體廢物的重要途徑,要進一步提高江西省固廢綜合利用能力。
(2)堅持綠色節能理念,重點關注建筑垃圾治理。 重點關注建筑垃圾治理,從強化宏觀管理、加強制度建設、加快技術創新方面著手,加強與其他省市示范區交流與合作,總結凝練現有技術,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理念、技術、設備,建立適合江西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再生模式。 此外,在建筑設計中要堅持綠色節能理念,推動發展綠色建筑,有效實現節約資源、減排節碳,從源頭實現減量化與資源化。
2.市場協調
引入市場力量,明確生產者責任。 江西省當前無廢城市建設主要由政府推進,市場作為 “無形的手” ,應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固廢治理市場化運作,形成配套產業鏈。 在生產方面,提倡企業從源頭生產中減少垃圾產量,創新綠色設計,改進商品的包裝容器等,并提供后期廢物高效回收服務。在運輸過程中,以項目承包方式交付物流公司負責固廢的分揀和打包,規范垃圾收運作業管理制度;此外還可以推廣 “互聯網+” 垃圾分類模式,互聯網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建設智慧垃圾回收站點網絡,強化檢測技術、污染防治技術等,進行實時動態分析。 末端固廢處理階段,鼓勵有技術有資質的公司積極參與招投標,允許合理的競爭,促使企業研發新型垃圾處理工藝。
3.民眾支持
“無廢城市” 建設需要全民參與。 一方面,通過教育和宣傳幫助居民形成 “無廢” 意識,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政府需要采取更好的激勵方式吸引居民參與,如頒布垃圾分類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立法規范居民行為,或者設置一定的財物激勵與稅收減免,讓居民作為利益相關者,提高在生活中的 “無廢” 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