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雪清
福建理工學校,福建福州350002
在中職任教十年有余,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中職生,發現現在的中職生許多都是來自一些“問題家庭”,如父母離異,留守家庭,子女寄養家庭等等。這些家庭的父母無法擔任子女的教育工作,而把這一責任留給了學校,這些學習、思想、行為習慣都相對較差的學生,最大的共性就是患有“文化缺乏癥”,表現出來的特點就是不懂規矩、我行我素、無視教育等行為,具有很強的劣根性,這無疑對學校以及班級管理帶來了具大的挑戰。因此如何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引入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成為許多中職班主任及學生科管理人員共同探討與研究的話題。通過班主任的工作實踐,我覺得以德育為核心,通過班級文化的建設,營造文明和諧的育人環境,形成“有特色”的班級氛圍,有利于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以及學習態度的養成。所以,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積極向上、文明和諧、健康的班級文化氛圍,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也意義重大。下面我就以在班級創建“德育情景”的特色班級文化為依托,對于中職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談談我的看法。
有目標才有方向,班級目標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指揮棒,是班集體在一定要達的一個總的指標。在第一學期的開學初,經過師生協商,大家希望能把班級建設成一個“自主管理、勤奮學習、文明和諧“的班級體,在班級活動中,培養同學們吃苦耐勞的良好意志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學會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有一定職業道德、職業理想、文化技能,誠實正直、自尊自強、勤勞勇敢、遵紀守法的社會主義公民。因此,我們制定了班級的班訓——“自主勤奮、文明和諧”,并且張貼在后黑板的上方。班訓是一個班級的奮斗目標,也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它既能使大家產生積極向上的強烈愿望,又能增加班集體的凝聚力與戰斗力。它就像一顆明亮的星,照亮學生走向成功的路;它像一盞導航的燈,指引學生駛向成功的彼岸;它就像思想的引路人,帶領學生享受成長的喜悅,見證成長的足跡,也引領學生用樂觀、平和的心態面對成功與失敗。
所謂班級公約,就是班級管理制度。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定出一些行為有效的規章制度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必要前提。一個有戰斗力、有凝聚力的集體,紀律一定是嚴明的,一定有一個健全的班級規章制度。在入學初期,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我與班委共同商訂、并經過全體成員集體表決的基礎上制訂了一系列的班級規章、制度、公約和紀律等,在班級制度的各項條文中,突出精神風貌、價值觀念、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等。制定后,并認真組織實施,堅持“依法治班”,“照章辦事”,發揮規章制度的強制作用與激勵作用,經過一年的實施,班級的整體風貌有了一定的改善,學生的違紀行為明顯下降。
優秀的班委會,可以使制度得到高效執行,如何選擇班委會成員,需要經過嚴格的組織程序得以保障。入學初,通過同學推薦、學生自薦,老師綜合考量的方式進行選拔得力的班委,并定期進行培訓,讓他們具有相應的管理能力以自覺、主動地管理班集體,實現依靠班委會成員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班級事務規范管理。另外,每學期初針對上一學期的情況,對于不合格的班委進行撤換或適當調整班委的職責。經過一年多的培養與鍛煉,逐漸形成了一支優秀的班委隊伍,基本做到了學生對班級的自主管理。
班級的環境布置是班級文化建設最基本的內容。這不僅能直接體現了班級的精神面貌,而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一定的影響。通過對班級環境的布置,營造一種與教育和學習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環境,既能增添學生的學習生活樂趣,又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班訓是班級建設的總目標,也是班級之魂,因此班級文化的鍛造要以班訓為魂。所以在班級環境布置上,我們班主要以班訓為依托,布置的一些名人名言、警示名句等都很好地詮釋了班訓。如我們選擇了以“勤奮”為主題的名人名言;在衛生角、電源開關等位置貼上了“請保持清潔”、“節約用電”等標語,體現了“文明”;還張貼了一些有關“凝聚力”的圖標,在“校園風采”一角中張貼的照片也做了精心的選擇,選擇班委會議、團體比賽、學習狀態等照片,讓同學們感受到“自主勤奮、文明和諧”的班級氛圍。
班級文化的生成除了溫馨的環境、完善的制度外,更具魅力的就是那些關注學生發展、引導學生成長的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班級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健康有益的班級活動,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發展,通過活動,打造“自主勤奮、文明和諧”的班級精神。
對于班級活動,要充分利用在校的各個時間段開展適合的活動,營造班級文化氛圍。
(1)充分班團會進行文明、禮儀、法制、安全等教育,促進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針對當前的社會熱點、重要節日等,開設主題班會。例如母親節、教師節開展“感恩父母”、“感念師恩”等主題班會;在法制宣傳日、消防安全日開展法制、安全等主題班會。
(2)利用學校大型活動的同時,開展豐富的課外業余活動,促進班級凝聚力的提升。例如校運會以及學樣組織的“陽光體育”、校文體藝術節等活動,通過鼓勵班級同學積極參加一些團體項目,可以使得班級的凝聚力極速提升。
(3)組織學生開展班級業余活動。例如,在學雷鋒月,組織學生到實訓基地進行義務勞動;利用學生的專業知識進行相關主題的競賽,像“學雷鋒”電子板報比賽、“國慶中秋”宣傳海報比賽等。這些活動不但對于學生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的養成具備重要意義,也促進了學生學習氛圍的形成,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
(4)開展“一對一”互助學習活動。在學優生和學困生之間開展“一幫一”活動,發揮優生的傳幫帶作用,促進學困生學習上的轉化,同時,在一階段考試后,采取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強化合作行為,促使學生普遍提高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們首先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做到對癥下藥,并依靠集體的智慧制定出班級的特色目標——班訓,然后進行班級環境布置,并依托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開展班級活動,踐行班級目標。最終定然能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自主勤奮、文明和諧、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富有自己特色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