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卉
魯山縣第八初級中學,河南魯山467300
課外語文閱讀能夠延伸學生當前的知識面,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和文字運用能力。想要學生進行良好的課外語文閱讀,教師需要積極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作為重要的學習階段,語文教學效果的優劣將會影響到學生人文素養的形成。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教師通常會采用課外閱讀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但是課外讀物良莠不齊,而初中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負面因素的影響。所以教師可以讓課外閱讀成為教材內容的延伸擴展。既滿足了學生當前的學習需求,還能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從課堂出發,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方式,同時加強學生在課外閱讀的自主性學習[1]。例如,教師在講解了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劉姥姥進大觀園》內容后,引導學生閱讀傳統名著《紅樓夢》。在閱讀過程中感受詞匯、語句的精妙之處。而且傳統名著通常都具有深層次的涵義,學生在充分閱讀之后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學水平,增強語句理解和詞匯使用能力,為將來的語文學習帶來積極作用。
由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學習喜好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閱讀興趣方面也會呈現出差異。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應當尊重每個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給予積極的教學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閱讀興趣推薦合適的課外閱讀書籍,讓學生自主地進行課外閱讀與學習。避免采用硬性規定的方式要求學生開展相關閱讀學習,這樣會讓初中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課外閱讀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師在為學生推薦課外讀物的時候,在保證種類多樣性的情況下,還要保證思想內容的正確。例如,很多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學擁有較高的興趣,教師可以為他們推薦《三國演義》、《三俠五義》等古典文學名著。如果學生對國外文學擁有較高的興趣,可以向他們推薦《呼嘯山莊》、《悲慘世界》、《霧都孤兒》等國外文學名著。這樣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興趣,實現課外閱讀的高效學習。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不能將其限制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當中,應當積極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擁有一個多元化、趣味性的學習平臺。教師應當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與閱讀喜好。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也可以借助情境創設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學生在學習了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的《三顧茅廬》之后,會對《三國演義》的其他內容有較高的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三國演義》進行深入的閱讀,同時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情境創設。播放與書籍內容有關的影視片段,講解歷史背景,讓學生對書籍中的優秀思想有正確的理解,進而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
初中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對自我的約束能力比較差,課外閱讀學習不能長時間保持,使課外閱讀的積極作用不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劃分不同小組,通過成立閱讀小組來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2]。小組同學之間能夠互相監督、互相幫助。積極展開溝通交流,分享彼此的閱讀心得。學生會在小組交流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優化閱讀學習的方式,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小組合作閱讀還能維護同學之間的友誼,培養團隊意識,進而形成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積累素材,進而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有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實現人文教育。教師在結束課堂閱讀教學之后,應當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對文學具有充足的興趣。引導他們了解課外文學的魅力,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積累,為人文素養的培養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